2012/05/01

《我读》之片光只影


作为《开卷八分钟》的衍生品《我读》,自2010年1月于争议中面世,两年间,系列之4也已在坊间流传,受欢迎程度,不言而喻。为什么?

窃以为,梁道长在讲《The Shallows》一书时,对成因已歪打正着有所触及:互联网影响我们的大脑结构,使人类不再习惯深度思考,而逐渐流于浅薄。相信是凡网络爬虫,都会或隐或显得注意到自己很难再捺着性子去啃读一本厚部头的书,注意力在网页之间的游移,也使人很难再长时间专注一事一物一书一人。于是,象《我读》这样小而精简、广而博杂、所耗阅读时间不读,毋需深度思考、却又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一览群书概要的“二手”货,自然而然契合了现如今“数字原住民”的需要,大行其道不足为怪也。

既然提到了“Digital Native",就很难绕开”数字时代“带来的变化、挑战、新的生活规律,除了去了解、思考和适应,人类社会也别无它选。摧枯拉朽的互联网带来无数问题,此书也略有涉及一二。

其一是人类言行举止的存档、追溯,过去与现在的分野,竟也如此有趣:在前数字时代,人类的档案,是一种需要刻意保存才能留下来的东西;而数字原住民在网上的蛛丝马迹,则需要特别小心才能不被保留下来。你可以有无数的身份标识和id,但要来去无痕、变身乃至告别过去从头再来,难如登天。

其二是电子媒介的版权难题:纸质媒介盛行时的版权法,已经远远跟不上数字时代的脚步了。譬如,读书兴起,好言者评论该书时,若大量引述书中原文,再把它们结构成一篇完整的、有逻辑的文章,算不算侵犯作者的版权呢?又譬如,如我等记忆有所不逮之辈,想借助”烂笔头“来记取书中的吉光片羽,寻互联网一小小角落,留下自己的“雪泥鸿爪”,算不算剽窃抄袭呢?梁道长引介了斯坦福法学教授Lawrence Lessig给读者诸君认识,他通过将经济活动区分为“商品经济”和“分享经济”给出了他自己的见解:混杂现有的文化产品,并将它们改造成一个新事物,是为了分享,是Remix,自有它的意义所在。及此,一直以来每每写读书笔记时徘徊我心头的道德罪疚感,总算稍得解脱。虽非原创,虽是鹦鹉学舌,也总算勉强搭上混搭文化之边了。只要志不在谋利,应该与诉讼之纷扰能够保持安全距离罢?!

其它感兴趣的,不多也不少:

《伟大的失败者》一文,用人类遗传基因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另有其人之故事,说明了成功人物往往只是比较狡猾冷酷兼且心狠手辣罢了。

Ocean feeling,是弗洛伊德从罗曼·罗兰处借用来形容一种人类的感受的:面对大自然的浩瀚无垠,即便是无神论者,也能感受到一种超乎个人事务之外的存在,对无限的接近,和有限生命之外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与震撼。

对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第七集的败笔之评,再次引入了主动选择与命运天定的孰优孰劣之争:如果所有的一切不是经过矛盾的主动选择而获得,这个人物不算是真正成长过。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