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6日星期日

罪与非罪——《洞穴奇案》

一个看似简单明了的洞穴探险案,经过富勒独具匠心的设计、萨伯的“续貂”,演变成一场法理思考的汇聚、碰撞与拷问,纵有各大法官的细致甄别,也难有一锤定音的决断。

围绕着洞穴奇案的这十四份法官判词揭示了我们所生活的多元社会,分歧无处不在,即便连严谨理性的法律也概莫能外。

选择,除了选择,还是选择。人生在世,一切无非都是选择。你可以向智者寻求建议,你可以诉诸法律条文,法律精神,人类常识,道德律令,但最后,决定还得自己做,一如这些法官。不同的思想流派,法学精神,驱策他们做出选择,也导致司法僵局的出现。


为便于比较记忆,我自不量力试图提炼出各法官判词的要义如下,颇有买椟还珠的楚人之呆:

观点一:同情固然促使我们体谅洞穴探险幸存者的处境,法律条文必须得到尊重。有罪判决。


观点二:法律存在的理由停止时,法律也随之停止;其次,法律精神高于法律条文。无罪判决。


观点三:对法律目的的解释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案中的法律疑问也是层出不穷的,支持不同判决的思考既互相制约,又各有荒谬之处。弃权。


观点四:法官既不能以解释的名义混淆法律与道德,也不能以个人的正义观道德感弱化对法律条文的履行。有罪判决。


观点五:法官对法律的运用必须保持必要的弹性,以常识来断案,与人们的情感保持合理一致,确保社会的和谐。无罪判决。


观点六:对立法机关,法律和道德不可或分,但对司法机关,法律和道德必须相互独立。一旦法律经过民主程序得以确立,哪怕它不是理想中的正义,也体现了特定时刻特定民族同意用来统治自己的理想正义,并且为了确保这种同意所达成的诸多妥协。此时,法官若诉诸所谓法律之外的正义,就是在这样一个多元社会中忽略分歧去优待与之正义想法一致的观点,所以,法律不能依个人好恶去解释。此外,法律也无关同情。维持有罪判决。


观点七:没有犯罪意图的故意杀人,他们是为了保存自身而不得不为之的紧急避难,不构成谋杀。此外,无论对法律目的的解释如何因人而异(阻止未来犯罪,惩罚,为人类天然的报复要求提供一种有序的发泄途径等等),惩罚洞穴探险人都不能服务于关于谋杀的法律条文的任一目标。撤销判决。


观点八:法律允许预防性杀人。此外,一命换多命是划算的;选择被害者的规则与过程是公平的。他们的行为,不该被视为一种免责事由来抗辩(因为他们的确有被指责之处),而应被视为一种有正当理由的,由舍大恶行小恶的利益计算驱动的预先谋划行为,适用于紧急避难的抗辩。撤销判决。


观点九:杀人是求生境况下唯一的选择。惩罚他们起不了对未来类似情境的威慑作用和达成其它目标。没有目的的惩罚毫无意义。理想的立法是所有的观点都能得到倾听,但我们所生活的现实社会,法律是根据利益,财富,和权力制定的,而不是由多元的声音根据其分量和合理性来建构的,那么求诸法律之外的正义是让法律符合正义要求的希望所在。法官因此必须通过规则之网看到规则之外的现实。撤销判决。


观点十:承认生命的绝对价值,不应该将生命价值以数字来计算损益。此外,忍受不正义要好过实施不正义,品德良好的人应该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尊重他人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维持有罪判决。


观点十一:探险是他们自愿的行为,由此招致的后果探险人必须负起一定的责任,何况他们忽视被害人的意愿侵害被害人的生存权利。选择我们希望的有罪判决,其威慑作用未必能使将来类似情境下的人们的选择更加合乎正义;但选择我们不希望的无罪判决,则更大可能会导致悲剧的重复发生。维持有罪判决。


观点十二:以设身处地为依据推导出的宣告无罪的判词在我看来荒谬不堪,所以不赘述。——不需要一个圣人才有权做出裁判,只需要法官能根据法律和案件事实做出正确判决即可。法官本人的弱点与如何判决无关。


观点十三:对免责事由的承认会加剧犯罪。维持有罪判决。


观点十四:由于语词的外延开放性,导致自由裁量权的不可避免。而自由裁量权又意味着超乎法律之外的道德标准被纳入了案件解决的过程。此案的症结在于:洞穴探险人之所以按其自订的契约实施杀人行为,也是发生在被当时的法官和牧师拒绝提供建议之后。法官以利益相关为由,回避判决。

阅读之时,我前所未有的疑惑: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何以今日居然有毫无主见之感觉,几乎觉得每一个法官说得都有理有据,合情合法,让我忙不迭得要认可点头,却偏偏他们的观点又大相径庭。要到最后,边整理笔记边读第二遍时,我个人的观点,才渐渐脉络清晰起来:情理上言,本该同舟共济、生死相依的探险伙伴,在死生关头抛弃道义情谊,同类相食何太急。在我们的老祖宗的眼里,兽相食,人且恶之,何况人相食?人之为人,总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若为生存不择手段,与禽兽何异乎?又或者,禽兽不如。何况,赖活不如好死。法律上看,他们的而且确杀人了,处境再可谅,借口再堂皇,理由再充分,过程再公平,也不能洗清行为的罪恶之色。因此,该判有罪。


P.S: 关于观点八中的得失计算,其实在哈佛法学教授Michael J Sandel所授公开课《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s to Do?》中,针对功利主义已经有所论及,其中援引的,恰恰是洞穴奇案的真实生活原型——英国的Dudley一案。他说:道德意味着比利益得失计算更多的东西——某种与人类恰当地对待他人的方式相关的东西。结果并不是我们应当关注的全部,某些权利和义务应当超越于得失权衡受到尊重。毕竟是常春藤学校的公开课,课课精彩,读者同好若有心,不妨找来一听。教材亦已出版成书,不过最好读原版,至不济,也该看台湾的译本,大陆版本,不敢恭维。

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Echo —— 《沉默的告白》

阅读的过程,总有回声从余杰的另一本书《香草山》中不断传来;阅读的感觉,并不舒畅,雷同的文字抒情,总觉得哪里挺别扭的;阅读完毕,阖上书页的瞬间,我已决定从待读书单中勾掉他的其他书籍。

爱用大量排比,是他的一个显著特点。
多愁善感到近乎娘的程度,是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将自己置于受过大苦难大迫害的言说立场,却又缺乏厚实人生经历的背书,“为赋新篇强呻吟”,不但凄苦有余悲壮不足,而且酸腐气重,是他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以此为鉴,戒慎,戒慎。

忽忽又想起某夜与你聊到的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和齐邦媛《巨流河》的高下分野。文字要收敛,感情要节制,大概也只有繁华落尽安于平淡的人,才能达到此境。越是才华横溢文字驾驭功力了得的人,越易煽情,越难有此“舍得”罢。

2012年2月21日星期二

远书(二十七)

周六晨的电话,如期而至。听得出你的状态不佳,听得出你的恋恋不舍,却还是被理智圈禁着,考虑着你的睡眠、健康、责任等等,忍心催促着你去睡觉,一直到你沮丧地说“一个人的脸皮还要厚到什么程度才能继续?”,感性的一面开始破茧而出瞬间take over。与你继续着对话的同时,想起N多年前那一次,你也曾如此脆弱感性的恋恋不挂,我也曾温言细语地百依百顺过。不同的,是爱人与朋友的立场。不敢问的,是你此一时彼一刻的感受差异。

周日晨的电话,有点意外。开场就是你的道歉,弄得我一头雾水。明明昨日是个happy ending的通话,又何来道歉?想来,还是我当时的催促让你耿耿。你又岂知,那样的依恋,正中我无法言说的矛盾心思——欣慰、满足、窃喜、愉悦、庆幸等等,不一而足。只是,我的立场为我戴上令彼此厌憎的理智的面具。

对话流动的方向,谁也不能预测与刻意控制。此刻我已经回忆不起具体的细节,怎么会,就谈到了关于书、影、音的recommend和sharing的习惯,以及自重逢以来令我surprise的你的改变的。你说你并不看重彼此对于书、影、音的共鸣,否则,读书俱乐部可以找到很多兴趣相投的同好。你说,理解彼此,是从更多的渠道去获知、感知,而非对彼此阅读的分享。诚然,你说的都有理,但是我的point却不是对内容具体的分享,我以为,内容居于其次,重要的,是想要与你分享生活中点点滴滴的那种冲动与渴望;重要的,是在彼此沟通渠道本已有限,相处时间更加缺乏的境况下,尽可能的敞开自己,增加彼此深入理解的机会与可能。

一番你来我往,彼此还是不能到达same page。你说你今年的改变,更多的,还是因为我的感受和曾经的complain,而非出自你深心处对我观点的认同。这一番话,蓦然勾起我的记忆,那一段凛冽锐利堪比刀剑的你的话:“两个人之间的计较、因计较而产生的相互改变或不变是真正融合的基础。我虽然就此,因为你反复的强调,而作了一点改变,但大部分时候,都不是自发,而且,这么做的有限几次,事后我都很后悔。”似乎,这么多年过去了,沧海已经桑田,但trigger你改变的理由,还是不变。那么,是不是将来,你依然会很后悔呢?那一刹那,我的情绪急转直下,不想再继续关于这share与改变的话题。连带着,因为我的欲言又止,你的情绪也down了下去。

比以前有改善的是,我努力不让情绪拖拽着我们顺斜坡滑下去:The past is the past, the damage is done, the past can't be cured.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 I should act as your friend only, the extra feeling, I shall hone them deep down, keep to myself。一番struggle,我们总算及时的改变了话题,关于Sarah Waters "Night Watch"的讨论成了我们的safe zone。及至挂了电话,我感觉就象驾驭着一叶小舟,驶过险滩急流,终于差强人意勉强到岸。

晚上,临上床,我改变主意释放内心的声音与渴望,打电话给你,理由是确认你的状态不曾受电话的太多影响。为你家人之故,我只能keep it short and simple.

第二天,看见你新贴的blog,我沉默良久,听凭内心电闪雷鸣、雨打风吹...

2012年2月17日星期五

FORSAN ET HAEC OLIM MEMINISSE IUVABIT

难得一个浏览网页的中午,看见一份令人“贪欲”丛生的书单和一句话“FORSAN ET HAEC OLIM MEMINISSE IUVABIT"。 网上总是有eager beaver为大家做贡献,据说此句出自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意为“也许有一天,这一切给你带来帮助”。而书单,是出自麻省理工人类智能事业(HIE)的推荐。我虽然不是学科带头人,但对于书籍和智慧的热爱并不逊色。于是,记录如下,希望有时间一一找来读一读。


Twelve Classics for Every Aspiring Leader’s Bookshelf

Writing instruction
You cannot lead if you cannot communicate. A corollary is that you should hone your writing skills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The Elements of Style, William Strunk
Just after I distributed a draft of my first textbook, a student lobbed the dreaded question at me. “Have you read Strunk and White?” she said. I was betrayed because I had not deployed active verbs.

BUGS in Writing: A Guide to Debugging Your Prose, Lyn Dupre
Once Strunk and White is in your blood, read Dupre. She is a developmental editor; that is, she not only performs the lessor, comma-correcting function of a copy editor, she also comments on clarity and structure. After I wrote a few books, I thought I had learned what ordinary copy editors have to teach, so I asked my publisher to find an editor who could make me cry. The found Dupre. She did.

The Visual Display of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Edward R. Tufte
Because we think with our eyes as well as our mouth, illustrations should properly stimulate your reader’s visual problem solving apparatus. In this domain, Tufte book reigns supreme. Look at the illustrations and discover what he has to say about them. Note, however, that you are likely to be disappointed by the writing style at the sentence and paragraph level.

Writing models
We mimic what we read, so before you write, read something you admire.

Battle Cry of Freedom: The Civil War Era, James M. McPherson
If I don’t feel like Shakespeare, I read McPherson, who does Strunk and White great honor in the way he uses verbs. The Battle Cry of Freedom is the best one-volume treatment of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nd takes you beyond high-school simplifications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oots of a horrible war.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 James D. Watson
Before you write a textbook or documentation, study Watson’s first edition if you can find it (the Sixth is now available, but multiply authored, so I expect it is less well done). Do not study the biology, study the way Watson explains the biology.

How science works

The Trouble With Physics: The Rise of String Theory, The Fall of a Science, and What Comes Next
, Lee Smolin
In the final chapters of The Trouble with Physics, Smolin explains that tenure decisions focus on maximizing short term reputation of the tenuring university. Accordingly, paradigm shifting geniuses often end up as false negatives because they do not necessarily develop the expected portfolio of papers in refereed journals while they are thinking their deep thoughts. My experienc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run amazingly parallel.

The Double Helix: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James D. Watson
If Watson were to tire of molecular biology, he could become a great mystery writer, on the level of Arthur Conan Doyle. His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exposes a level of competition, politics, deception, and sexism, and mystery that you would expect to find in a board room, not in a scientific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Out of the Crisis, W. Edwards Deming
McArthur brought Deming to Japan after World War Two. He transformed Japan from a maker a junk into the industrial envy of the world. The Japanese Union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have awarded The Deming prize annually for the past 60 years or so in his honor. In his book, he emphasizes that a good leader makes it clear to each person in his/her organization that that person is valued, that his/her work is valued, and his/her work makes a difference. Annual reviews are not for grading, they are for identifying what is done well and where improvement would have the most impact.

Deportment

A Message to Garcia, Elbert Hubbard
Lieutenant Rowan got the message to Garcia. You should too.

Lord Chesterfield’s Letters, Lord Chesterfield
Chesterfield wrote his letter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ut much of his advice remains valuable. My grandfather gave me a copy in 1963, with particular parts underlined for my benefit.

Speaking
You cannot actually put these on a bookshelf, but they are useful nevertheless.

How to Speak, Patrick Henry Winston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Patrick Henry
If you are thinking of starting a revolution, read Henry’s speech and adapt it to your purpose.

2012年2月14日星期二

蓝莲花

忙碌的唯一好处,是在这样焦躁不安、时间仿如静止的情况下,仍旧需要被routine捆缚着往前推。不似从前,整个人就废了,痴痴地等在那,数时针的圈数。

下午的时候,收到你的包裹,盯着熟悉到近乎陌生的字迹,一颗心,已经融化在汹涌的涨潮中。拆包裹的手都有点颤抖,怕看到想看到的,怕看不到想看到的。一样样翻检叠放得整整齐齐的东西,有什么东西,竭力想要挣脱拘束,从体内奔腾而出。如果能灵魂出窍从半空俯视自己,那一定是悲喜参半的容颜。

止痛药、鱼油、咖啡、玄米茶、零钱包、巧克力,居然,还有一朵蓝莲花。花+巧克力,又是这样铺天盖地被提醒着的日子,我的非分之想,又开始蠢蠢欲动。甩甩头,再狠狠地掐一下自己,又拼命从记忆深洞挖出那一支支穿心之箭,也只有疼痛才能阻遏妄想的抬头罢。

呆呆地看着琳琅的物品,心里有声音在叫嚣:I miss you, I love you, I want you, a big hug, a holding hand, a tender kiss... I'm tired to be rational, I want to reveal my feeling, no more hiding, no more avoiding, no more dodging...

另外一个声音也在呼喊:怎么回应,如何回应,以真情馈之?可那曾是你的负担,曾是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啊。以理相持?可在这样汹涌着的情感前,理智何来?以后呢,瘾君子似的我又该怎样继续那些个荒漠中孤独行走的日子?

偏偏昨夜,我又惹你伤心了。偏偏你又拒接电话。偏偏你今天一天有课。

最后,囿于环境,我调节好情绪,先发了个短信,想着到时随机应变,看你反应再反应。谁知,手机一直很安静。胡思乱想着,是不是这回你终于被我伤透了心?否则依你善良的本性对我的娇宠,应该不会这么久没有任何回应?否则为何你直截了当抛了那样一句反问句?否则为何你只用了过去式和将来时否定,独独缺了现在时?

加班,晚饭和药都抛在了脑后。回去时,春寒料峭,二天一夜没睡的我,精神为之一振。出租车上,看着雨幕中闪烁的霓虹,寂寞阵阵袭来,车行的方向,并没有我的家。有时,忍不住会问自己,你我之间富有与贫瘠的分野,始于何时何地呢?你总说自己去日无多,命悬一线,你可知,这一趟人生,你不虚此行;而我,就这么虚度了,辜负了,枉费了...只求一死的我,活得越长,只会越痛苦。

累到极点,还是睡不着。很serious的考虑要不要吃你寄来的安眠药。懒得动弹,就那么眼睁睁躺在黑暗中。内心左右互搏得激烈,要不要打电话?忽左忽右的优柔寡断着,时间又走到4点。想着以前你打我电话的坚持与努力,我决定再一次将自己放到低得不能再低的尘土里去,先发短信征询,再“无赖似”的罔顾你的要求,继续“骚扰”你。很绝望,你这次似乎铁了心了。

半个小时过去了,黑暗中突然传来若有若无的音乐,我以为,我又幻听了。扭头一看,幽幽的光线闪烁着,这才手忙脚乱的套上耳机。终于听见你的声音,似乎穿越了千山万水的感觉。后来,就是道歉、解释、沟通,一轮又一轮的循环。我不再拘禁自己的真实想法,尽可能坦白,尽可能表述,哪怕笨拙异常,哪怕词不达意。

两人都精疲力竭,无意多谈。我只想确认2件事的。后来你问起花,于是又增加了寄包裹一事的讨论。慷慨的你啊,哪怕不认同,还是答应follow我的建议。挂断电话,很多词句又渐渐聚拢起来,我的心意也似乎能被更好的表述出来。多么遗憾,这样的pattern似乎无能改变。犹豫着是否要发短信进一步阐述,又怕画蛇添足。就这么犹豫着,又等来你的电话。知道你心里也堵得慌,但还免不了争辩你的三个对不起是否有道理。就这么抢着说话到不得不起床时间。如果不是早上会议太重要,真想象以前一样不管不顾的耽溺下去。几年时间,就这么一点点改变。

地铁上,被人群推挤着,我迷迷糊糊的思忖着,蓝莲花的花语是什么?我是不是要把许巍那首“蓝莲花”的歌调出来听听?你是否也会象我一样干借歌寄意这样没创意的傻事?还是,我又把简单的你想复杂了,为你直白的行为涂抹上太多深层的自以为是的假想色呢?

2012年2月13日星期一

远书(二十六)

又是一场为blog而起的fuss吗?

越来越不能确定,这样重新回到你的世界,对你是否弊大于利?凭添无数纷扰与伤心。

周六清晨的电话,哪怕你已敏感地询问到我心情的低落,我也没有提及看到博客更新一事,不是故意隐瞒,是因为自己的反射弧一向很长,需要时间消化,哪怕那一夜清醒的时间远远超过睡眠的时间。听你说说这,聊聊那,即便是你在重复我早已熟悉的龙应台的故事,心情还是象窗外的天空,一点点明亮起来。

白昼,束缚于琐碎的事物中,时间还是比较容易地被抛在身后。但是夜幕降临,千头万绪开始盘踞我的心神,辗转反侧,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周日夜,几经反复,终于咬牙发出询问的短信,有那么点恃宠而骄不管不顾自己身份立场的意味,更多的,是想去理解你的train of thought(在知道我“No”的答案后为何有这样的反复),也是想让你知道我已经知道reopening一事了(两天两夜的考虑,我也改变了自己起初想要佯装不知对你避而不谈的想法)。万万没想到,又开启了一场纷争,而且雪上加霜,让你本已不堪负荷的周末更加精疲力竭。

短信的一来一回,电话的拒接,由此而起的焦虑不安,使得睡眠更成水中月。也明白该耐心点给你时间恢复,给彼此cool down的缓冲,可还是那么急切地,想要与你连线,哪怕你什么都不讲,哪怕我私下设想得再好的lead谈话的“雄心”往往总会在接通瞬间化为烟云,还是想接续起这唯一的联接。此时,就更恨这天涯似的距离,使得拔腿就奔向你的可能无法成立。多希望你能仁慈点,象以前我自己对你的若干次。

在床上怎么辗转,都觉得浑身酸痛。眼睁睁看着安静的手机,克制着自己强迫症发作地要去骚扰你。给你时间,是我目前唯一能做的。缺乏睡眠的脑中,最后跳进一句话:“What we choose shapes who we are; Who we are leads to what we choose.”

2012年2月11日星期六

古井亦扬波——《有光的所在》

借书的时候,将号称“台湾文化奇迹”的南方朔与“国学大师”南怀瑾彻底混淆了。读他序中自言“心与笔都已硬化”时,以为到这样的年纪,也势所必然。及至与你提及,引来你的嗤之一笑,才知此南非彼南,一个是评书论时事,一个是注经释国学。这个乌龙摆的。

此书并未落于他一贯著述的时政针砭之光谱内,全七十八篇,写于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六个主题,光是题名,就催我一睹为快。无它,绵绵的旧情、最好的爱情、灵魂的重量及时间之末,恰恰是我一直以来的favorite.

他说记忆之所以美好,乃因在停止处就不再随时间而折旧。记忆之不堪重游,也是因为记忆经不起证实。我不禁联想起几年前与你商讨如何从你的“魔障”中走出的话语来,我坚持继续保持联系的原因之一,与此不谋而合。

他对林语堂评价甚高,称其耐得住寂寞,不愿在浪尖上逐高低,与同时代人的慷慨激昂投身革命不同,他坚持着自己有格调的琐碎。我虽不能认同,也不能否认他有他的point所在。

至于世纪末经典之争,百大命名之夺,他以为无非是场令人遗憾的茶壶风暴,不过是世纪末人急躁地抢占了后人的权利,却忘了只有历史才能淘出经典,因为开放的未来,让遗忘与记取之间,成为经典与非经典的界线。

最后,我还学到一个生词“谲宇嵬琐”,形容的就是那一类夸夸其谈、冷嘲热讽的犬儒式人物,只行否定性批判,不做建设性言谏,虽有助于擦拭盲众的眼睛,却无力让人与社会变得更好。至此,青春气盛时欣赏过的几个人物,跳入眼帘:经过这些年,发生许多事,对他们的感觉,的确也变了。

我亦老矣。

2012年2月10日星期五

飘雪

今天,我城市的天空也开始飘舞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象思念。

你那里呢?白色是否不再?雪人是否已经融化?

周日清晨你电话里的叙述,在我脑中堆叠出一幅幅画面:罚抄、打雪仗、堆雪人、拍照、饮茶、就餐...渐渐地,串连成一幅暖色调的小电影。倘若,这就是你平常生活的剪影之一,那么,我也终于可以稍稍放下一颗心。

周一,瞪着你寄来的诗半响,时间长得足以背诵,心里挣扎着是否回信,无论是出于情分还是礼节,都应该。敲着键盘的时候,记忆之箭穿透时空,呼啸着钉住我的手:“你我之间的交情,我已经舍弃了文字的方式...”颓然一声长叹,我还是关掉了已涂抹几笔的邮件框。

以前,你用文字记录拒绝遗忘;后来,你用文字去忘却。最后,你选择舍弃文字。可悲的是,罔顾你一而再的拒绝,我追逐着你的文字,哪怕你笔下的对象,是别人。好笑的是,笔拙的我却偏偏选择了用文字在这里灌溉你我之间相对那么贫瘠的土地,笔下的对象,只是你一人;倾诉的对象,只得你一人;预设的读者,也只想要你一人。就这样活在文字间记忆中想象里,痴痴地等着不可能的爱,一晃,竟已是5年。

我知道,书写你,很没礼貌,也很霸道,更没得你的认可。但我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终止对你的耽溺。努力地以理性为自己打免疫针,努力地克制着对你的未死钟情,努力地断绝对你的偏爱欲念,努力地告诉自己,你的关爱再真再多,到头来也会幻相成空。孰知,仅仅是一面之见,我再次武功全废。

你看,我就是这样的言不及义,我就是这样的不可救药。

是不是,因为我的没有回应,导致了这一周你的静默?

p.s.终于有点空,上网瞎逛逛。有大半年没揩公司的油了,发现居然还是没什么特别想看的网址。去了睽违已久的google reader,诧异地发现你的博客有更新,猜到是你不再密码保护了。点进去,匆匆浏览,推断出解锁的时间是2月8号,两天前。心里还是有点纳罕,说好一动不如一静的,是什么,让你又改了主意?

还是不能戒掉对你文字的瘾。本来急于回家的,现在就这么潜进去饥渴地读着。心里那个酸甜苦辣啊...又为此,改了主意,背着电脑回家,方便爬“墙”...

2012年2月6日星期一

法槌余音——《法槌十七声》

读完萧瀚所著“法槌十七声”,收获有三:

一是对知识分子的定义:

汶川地震、范跑跑事件,让“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响亮神州大地。副作用是,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和曾经的角色印象本来就有所保留的我,更加困惑。今天,终于在“德雷福斯案”一文里有所澄清,也许诠释不尽完美,总算还差强我意。

作为西方十七名案之一,作者通过对此案的思索对知识分子与知识人之间的差异,做出细致的辨析。他以为,是不是知识分子,该由人的行为来决定,而与人所从事的职业关系不大;知识分子与知识人之间的差异类似于“智慧”与“聪明”之间的差异,前者需要勇气,而后者不必然。唯其知行合一,知真理、正义,行启蒙、扬善杜恶之事,知识人才能称之为知识分子。左拉和法国知识分子在此案中为德雷福斯大声疾呼“我控诉”并积极奔走,为此树立了鲜明榜样,并由此引出知识分子的三要素:首先需要拥有某种明确且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其次,要勇于为心中的正义和真理不计个人得失的抗争,最后,“独木不成林”,必须是一个不可胜数的数目。

在时下拜物为教、追逐金钱的社会,有没有、又有多少能称得上真正的知识分子呢?!

二是对宽容、自由和权利的探讨:

伏尔泰为卡拉斯辩护,彰显了文学泰斗“尽管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要用生命来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宽容精神。宽容是自由之母,宽容使得差异性存在,而自由必须是所有人的自由。

最近的台湾选举,有一段视频在网上很被追捧,那就是蔡英文的落选演讲,华彩处是她的一句话“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反对的声音。”

也许,人类永远不可能获得完全的真理,但是海纳百川的开放性思考,以及在不同人群不同思想之间的博弈中不断修正完善的思想,为我们不断接近真理提供了途径。也所以,捍卫信仰自由的斗争,捍卫说话权利的斗争,呼吁“devil's advocate”存在的声音,此起彼伏,绵延不绝。

当然,先哲智者已经一再强调:真正的自由是知道边界的自由,真正的权利是懂得履行义务的权利。

三是对集体犯罪的反思:

纽伦堡对纳粹集团和战犯的审判,以及以色列对艾西曼的审判,则使得“恶法非法”的思想扎根于人类生存规则领域,良知作为人类生存的底线伦理,从此得以对抗并剥去邪恶穿上的合法外衣。自此始,法亦可以责众,只要他们足够愚蠢罔顾良知依从恶法。

其中,有一个观点我渐次改变:从幼时以为奉守的“沉默是金”到如今趋同的“沉默反而是一种罪”;有一个观点我一直深以为然:是否会遗忘历史,有没有对曾经犯过的错误罪行忏悔反思的能力,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是否能进步的前提。

当然,此书还有很多对英美法系法律法规由来有自的思索,包括对宗教及其宗教智慧在其中所起作用的肯定与推崇,即便不认同,也不妨姑妄听之。

2012年2月1日星期三

远书(二十五)

昨夜今晨的电话,再度失去对时间的掌控。确切的说,是你忘记了,是我掩耳拒绝去聆听时钟的滴答声。延续了4个钟头的通话,最后变成几个目标对象优缺点的问答集锦。从孩子开始,以你我告终。

关于TT:
我以为最大的优点是有passion;最大的缺点,因为与之相处时短,观察不够,只能勉为其难的以“话太多”交付答卷。
你则以为最大的优点是与众不同,有很多其他孩子所不具备的unique的地方,无论是好还是不好的方面;最大的缺点则是有些方面太固执,不听劝。

关于DD:
我以为最大的优点是善良;最大的缺点是脾气太急。
你以为最大的优点是真实;最大的缺点是贪吃。

关于FF:
我以为最大的优点是机灵;最大的缺点因为相处时间太少无从观察起。
你以为最大的优点是相貌;缺点更是因为几乎没有相处而无从说起。

关于你:
我以为最大的优点是理性与感性并重。(我曾经写给你过的:理性的你让我仰慕;感性的你让我的心化作绕指柔。这样的话,对你当面说,我似乎羞于出口。后来,扭扭捏捏下,硬是逼着自己说了个大概。从你的反应来看,应该没有完全理解我真正的意思。)至于你最大的缺点,是我一直以来所诟病的“太想面面俱到的顾全”。你又问我次之的缺点,我先说没有。思忖稍许后,又补充到是“太多东西很多时候你会将委屈、困难、心情keep to yourself,让我感觉有距离,不够亲密”。
在我的反问下,你说你最大的优点是我一直诟病的“善良”;最大的缺点是优柔寡断。
虽然我们的表述不一致,但仔细想想,还是相通相关的。因为善良,所以想要面面俱到的顾全;因为心疼你为了顾全为难你自己,所以我一直诟病你的“善良顾全”。也因为善良顾全,你的行事往往会优柔寡断。

关于我:
我以为最大的优点是比较真实;最大的缺点是懒惰。
关于我的反问,起先你说我以前已经拷问过你很多遍。得知我不复记忆后,顽皮地想调我胃口,可惜现如今我的好奇心不足以达到那个程度,于是你又促狭地说那就不说了。后来,你又要我猜。我猜优点是真实,缺点是小事上太过计较。猜测的刹那,其实已经觉悟到该和你讲讲条件的,可惜已经太迟。说完猜测,停顿稍顷,我问你答案。你笑得更促狭,取笑我的反应“迟钝”。后来要挂电话,你的“善良”又适时发挥作用,问我是否会不睡觉得琢磨答案。我答是。并且告之我的被调胃口与你的表现形式很不一样——那可是“辗转反侧,寤寐思之”。你一听,同情心大发作,“好心”地给了我准确答案:你以为我最大的优点是真实得可爱;最大的缺点是钻牛角尖。
为了我的猜测与你的答案之间的相关度——你说30%到40%,我说是80%(我以为,真实是fact,可爱是你个人的感受,所以一样;至于小事过于计较,后果之一就是钻牛角尖。)为此,我们又小小争论了一会。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尽兴。

挂了电话,脑子高度兴奋的我自然一时难以入睡。翻来覆去很久,也不知几时睡去。3个小时后,睡眼惺忪的起床上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