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星期三

明朝散发弄扁舟


2006年这一刻,牵着你、看着你、听着你,辞旧迎新。

2007年这一刻,电波中,听着你、感觉着你,一起跨年;

2008年这一刻,金碧辉煌的大剧院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迎新乐曲中,清冷寒洌的夜色下,对影三人,心有所系,若有所待。

2009年这一刻,寒冷、忧伤、流离失所、无所盼......
时光催人老,尘嚣弥漫,一切不过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雾、亦如电。不由人不惆怅。

你看:高楼上,散发李白,衣袂飘飘,举杯邀月,长歌当哭: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Anyway, Happy New Year!

2008年12月30日星期二

追问科学——《Never Let Me Go》


英国罗斯林研究所于1996年试验成功的克隆羊多利,标志着人类生物工程研究成功迈入新领域。但是,古老的追问人类本源的哲学问题如“我是谁?从哪里来?为何而来?”尚没有得到解答,新的道德伦理问题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大踏步前进来到了人类面前。

复制克隆人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克隆出来的人是不是人?有没有人类的灵魂?有没有属于人类的七情六欲?该不该拥有同等的生命尊严?该不该追求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科学有没有温度?该不该有温度?如何解决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

著名日裔英籍小说家石黑一雄的第6本小说《Never Let Me Go》,正是以此备受争议的生物科技为题材,选取克隆人凯茜的视角,通过她对记忆的梳理,讲述了她们在黑尔舍姆寄宿学校几与常人无异的成长心路和情感经历,以及他们早被设计好地“命运”和其后无可回避的“责任”。他试图借助这样一个引入深思的寓言向人类揭示人性幽深处的自私、残忍和怯懦,拷问日益傲慢自大的人类以及无法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的伦理道德。

之所以会选读这本书,原因有三:首先是书名让我心动;其次是中文版的代译序及题材选取引人入胜;再就是石黑一雄还是获89年英国“布克奖”的《The remains of the Day》的著者,此书后改编成电影《长日留痕》,并由大名鼎鼎的Anthony Hopkins将代表英国文化特征的典型——男管家的克己复礼拘谨内敛演绎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遗憾的是,期望指数越高,往往失望程度越大。作者借凯西之口絮絮道来的回忆,如此平淡而细碎,人物刻画简单,情节缺乏张力,情感缺少冲突,根本震撼不了我,更谈不上让我心碎,反倒是好好考验了我阅读的耐心。此书和我前不久看的同样来自英国的Jodi Piccoult的《My sister's keeper》虽有异曲同工之巧合,给我的阅读感受却有天壤之别。

又或者,是我慧根不够,参不透其中精妙?毕竟,此书问世后可是获取奖项和赞誉无数,不但得英国布克奖决选提名、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提名、2006年美国亚历克斯奖和2006年意大利塞罗诺文学奖小说奖,还被《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环球邮报》、英国广播公司等英美媒体列入年度最佳图书。

也许,我该去找原版来看看,没准能找到进入那个世界的钥匙?

2008年12月29日星期一

荆棘2008 —— A Year of Great Significance


时值岁末,各大媒体纷纷推出各自的年度回顾、总结、十大评选。站在2008年的终点向回看,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个充满了breaking news,大事頻仍的年份。天灾如年初大雪、年中汶川地震;人祸如藏独、奥运火炬传递受阻、孟买恐怖袭击、以色列空袭加沙;举世瞩目如北京奥运、美国大选;重重危机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进而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一个个大写黑体标题,震得记者应接不暇难以取舍,震得读者眼球发涩,神经麻木……

向外看,纷乱如是;向内看,虽为升斗小民,2008年也不失为风诡云谲、变故迭起的一年。其中,blog难辞其咎。

做为慢热型人士,我的blog诞生在浪潮的末端。时间不算长,却经历了“关停并转”的各个阶段。“颠沛流离”的经历,id的变迁,实在和自己“从一而终”的意愿相违背。但有时,你不得不俯首听命于命运的拨弄。

借老友妹妹的一句激将,我踌躇着开博在2005年。

第一次转,是想要退出熟人的视野,以便更自由得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特权”,只留给两个人,为了不同的原因。

第一次停,是在经历最重大变故的那个夏季。那一年,是我生命中的分水岭,永难忘怀。

以为从此就这么停笔了,可是,当心头涌动的话无处诉说,当写字成为一种寂寞和疼痛的承载,当记忆因为emotional trauma不断退化,当等待和思念如刀刀刀见血,笔头又开始不由自主的跃动,思忖良久,我恢复了blogging,不过因为某些避忌,和某些固执,换了地址,分在两处,小心翼翼抹去醒目痕迹。

年初,我从纷飞大雪中走进温暖的办公室,如常得首先去老地方看看,以消解心头一份热望、一点急切、漫天相思,却意外得发现失去了踪迹。急痛攻心下,关于信任的争执一触而发,扰攘无数。

初夏,久违的信却是“晴天”霹雳。于是并,于是转,于是竭尽全力,于是望眼欲穿,却难挽最后一根稻草的压垮之势。从此后,天涯茫茫,音讯两断。

及至无意偶遇,又被意气之诺囚禁(于此,我似乎总是难改冲动与鲁莽)。虽然不懂,只是不懂,还是不懂!难免心痛,难逃心痛,难掩心痛!

无休无止的思念,往事之美,离去之痛,未解之谜,如同附骨之蛆,一刻也不间断地噬食我的灵魂。黯然神伤之际,日日怀想之余,难免又会自作多情、混乱猜测:也许,会因此逃过很多心痛,却难免,错过无数喜乐。又或者,我又一次错解了?!熄灭了,就是熄灭了。自此,无我?!真相是什么,无从得知。

放弃期望,认命中自得一份淡定,既然没什么再可以失去,既然不可能更糟糕,死亡,成为唯一的等待。

总能听见时钟滴答、滴答在响,总难免会想到,还有这么多秒钟,这么多分钟,这么多日子,这么多星期,这么多个月,这么多年在等着我。而且所有这些时间里面都不会有你。每想及此就喘不过气来,好像有人在践踏我的心脏,我开始变得虚弱,虚弱得只能躺下。回忆,用期望和悔恨将我梦醒的生活弄得狼狈不堪,当时间在不经意间脱离节拍,也许只有它才是我尘世间惟一的慰藉。

只是,说不怕,还是怕。害怕也许有一天,记忆开始模糊;害怕时间,终于会磨钝那些锐利的记忆的边缘。于是我拼命地挣扎,拼命得想记录仍旧清晰的心头点滴。这些拙劣的文字,记录了流逝的时光,也露出深深的缺口和沉默的罅隙。能够留存下来的,微乎其微。很多日子一字不提地就这么过去了。我就像一个绝望的艺术爱好者在一座开始起火的博物馆中奔跑那样,努力抓住一切——某个眼神、一声低语或呻吟、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我能够从毁灭中拯救出来的东西,予以保存。但,怎么能够说得尽?怎么能够说得清?哪怕相聚是那么短、一切是那么转瞬即逝。

时间,终究会是最不能原谅的大火吧?事到头来,我终究难以完整得挽留记忆吧?

也许,我不过是躲在这里,余生,用记忆的余烬在暖手罢了!

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

Oh! Captain, My Captain! —— 《Dead Poets Society》


悲壮豪情的苏格兰风笛响起,英俊少年一个接一个克服怯懦,勇敢坚毅得站上课桌,居高临下看向他们的Captain,用诗一般的语调呼喊"Oh! Captain, My Captain!",激情从我久已尘封的心中升腾而起,化作无法抑制的泪水在眼角飞溅......

当激昂青春在风景如画的寄宿学校挥洒,当叛逆精神被貌不惊人的你从沉睡中唤起、当旺盛生命力在他们眼中流泻,当气势磅礴的歌剧在我耳畔环绕,当激情洋溢的诗句从他们口中迸发,当他们在幽暗的山洞中击节而歌,我艳羡,艳羡他们的幸运,白衣飘飘的年代与你不期而遇;我渴望,渴望重回我的青春,重写那天真无知的篇章。

1989年的经典《Dead Poets Society》,在无数次错过中,20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如愿。多么漫长的等待,也几乎荒芜一生。

如果,有如果,在1989年遇见你,my Captain, 聆听你的字字珠玑,传承你的自由主义,寻获自己的声音,我的人生,又会驶向何处?你可知,我是多么的遗憾?20年前,我没能从你那学到“一致的危险性”;20年来,我虚掷光阴,我随波逐流,没能够活出真我,也不曾活出精彩。

"Carpe diem!"你用拉丁语告诉他们要及时行乐,花开堪折直须折。

"Sezie the day, 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 你用英语教育他们要抓紧时间,让生活与众不同。

They're not that different from you, are they? Same haircuts. Full of hormones, just like you. Invincible, just like you feel. The world is their oyster. They believe they're destined for great things, just like many of you, their eyes are full of hope, just like you. Did they wait until it was too late to make from their lives even one iota of what they were capable? Because, you see gentlemen, these boys are now fertilizing daffodils. But if you listen real close, you can hear them whisper their legacy to you. Go on, lean in. Listen, you hear it? - - Carpe - - hear it? - - Carpe, carpe diem, seize the day boys, 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

No matter what anybody tells you, words and ideas can change the world.

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And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romance, love...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I stand upon my desk to remind myself that we must constantly look at things in a different way. Just when you think you know something, you have to look at it in another way. Even though it may seem silly or wrong, you must try!        

When you read, don't just consider what the author thinks, consider what you think.

Boys, you must strive to find your own voice. Because the longer you wait to begin, the less likely you are to find it at all.  

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Don't be resigned to that. Break out!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and not when I had co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There's a time for daring and there's a time for caution, and a wise man understands which is called for.

Now we all have a great need for acceptance, but you must trust that your beliefs are unique, your own, even though others may think them odd or unpopular, even though the herd may go,

I always thought the idea of education was to learn to think for yourself.

呜呼!吾生闻道已晚,而良时不再矣。惜哉痛哉!

Oh! Captain, My captain! 你看,你看,沉默的凝视中,你的教诲,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走好,My Captain!

听死神讲过去的故事——《偷书贼》


你,有没有听过死神讲故事?

知不知道:在死神眼中,天空是怎样的色彩?人类是怎样的生灵?文字有着怎样的效用?当死神履行职责时,又会有着怎样的表情和感觉?

如果没听过,如果不知道,就读一读这本《偷书贼》吧。

故事开始的时候,天空是白色的,也是死神第一次遇见偷书贼——一个悲伤的小女孩,二战前的某一天,他是来带走她的弟弟,后来反复出现在女孩午夜噩梦的弟弟。

再见到偷书贼,天空是黑色的。死神从她和她的好友眼前,带走一个年轻人的生命。

最后一次,天空是红色的。死神在短短的几年间,疲于奔走在全世界,已经带走将近四万五千个灵魂。是谁说过死神是冷酷无情的?你看,那一次,当他不得不在偷书贼生活了几年的“天堂”街,从睡梦中、硝烟里、废墟上带走她的邻居、她的朋友和她的父母时,他的眼中有泪在闪烁,他的心碎成雪花片片,飘在红色的天空下,他还收藏好偷书贼掉落的书,反复阅读,从不忘记。

这的确是个小故事,小到只是关于一个小女孩、一个眼里闪着银光拉手风琴的人、一个难见天日的犹太拳击手、一个浑身涂成黑炭奔跑着的男孩、几页文字和几次偷窃。但有时候,吸引人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这个故事如何被讲述。

毋庸置疑的,Markus Zusak就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一个简单而没什么悬念的故事,经他妙笔解构、重新组装,用一种独特新颖的视角观察,借死神的口吻娓娓道来,瞬间弥漫催人泪下的悲情和无与伦比的凄凉,平淡质朴的语言更有一种温暖静水流深。

掩卷,良久,你依然会听见死神在耳边充满困惑和疲倦的低语声:“人类真让我捉摸不透。他怎么可以兼具美好和残暴?我不断高估人类,也不停地低估他们——我几乎没有对他们有过正确的评价。我想问,同样的一件事,怎么会如此丑恶有如此美好?文字怎么可以这么具有毁灭性,又同时这么熠熠生辉?

这是一个关于“文字如何喂养人类灵魂的”故事吗?也许是,却也不尽然。
文字不过是载体,爱与仇恨、公正与偏见、宽广和狭隘,才是撷取文字的人意图在人世间种植耕耘传递的。丑陋还是美好,战争还是和平,仇恨还是爱,残酷还是温暖,是在所有人选择的手中。

死神,不过是与我们擦肩的最后的人间陌路人。

2008年12月25日星期四

当超现实主义的达利遭遇人文主义的蒙田 —— 《蒙田随笔》


我并不知道以超现实画风闻名世界的达利还涉足写作,画书籍插图和编辑领域,直到翻开这本《蒙田随笔》这一刻。
这本书,出版于1947年,达利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从蒙田的全部随笔中编选出18篇,并绘制彩图16幅、黑白插图21幅来图解、阐述。读它,你既享受了文字中煮茶论道的侃侃谈兴,又经历了视觉上超现实符号的怪异惊骇冲击,还时不时会挑战一下你的脑力:该如何解读这带有达利标记的蒙田?

蒙田宣称自己写随笔的目的,不是为了取悦世人,而是为了自己亲朋好友的便利:在他离世后,他们可以从这些文字中找回他的性格和情绪的某些特征,从而对他的认识保存得更完备、更真切。我想,只要不是纯粹为了功利写字,每个爬格子的人心中,或多或少都存了这样的念头吧?!只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蒙田这样:决不用巧言令辞来装饰自己,而是用最诚实最质朴的笔来描绘暴露自己,不隐藏也无需故作姿态呢?蒙田他甚至不愿用成文之后更趋成熟的想法去更新替换写作当下的思路,只为了保持每一篇随笔新鲜出炉时的痕迹,让读者在文字中看到时间流逝的印迹。这,大概也是我选读此书的另一原因吧。

此外,你会发现,经历了5个多世纪时间浪潮的冲刷,沧海成桑田,斗转星亦移,世界也彻底变换了格局,可是蒙田的思想结晶,依然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指引着我们迷茫的心灵。

我很遗憾,时至今日,我的记忆力愈发不能信任。如果之前,记忆还勉强可说是呈漏斗型的容器,读过的书,多少会留下点痕迹。那么现在,我可怜的记忆已经日益趋向圆柱体,翻过的书,常常是风过无痕。于是,我打算发挥烂笔头的功效,勤奋文抄,以补不足。

《论习惯》一文,简言之,就是提倡蒙田本人尊崇的怀疑主义。因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习惯会使我们的感觉麻木不仁,对我们的判断和信念施加影响实在是太轻而易举了。而我们必须也警醒得认识到:习惯往往带有强烈的偏见,不少被当作绝对的、确定无疑的见解接受的东西,除了它们具有古旧习俗那饱经风霜的面目外,其实没别的靠得住的地方。因此,智者应该让自己的心灵从喧嚣的尘世间隐退,保持心灵的自由,使自己能不受习惯约束地判断事物。

《论孩子的教育》一篇,我总结了一下他的教育理念,相隔500年,仍旧适用。只可惜中国人太多,路太窄,少了这样的先驱去改变现状,也少了充足的资源去贯彻执行:
1. 教学不应该猛灌硬塞,而是该提供各种见解看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识别和选择。
2. 学生才智存在差异,课程和教师所用方法,自然不能完全一样,而应调节教学速度,适应学生个人能力,师生之间保持协调一致。
3. 死记硬背不等于知识,得像蜜蜂,要采蜜,也要酿蜜。
4. 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和欲望才是最重要的。
5. 教学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要润物细无声式的,要令人愉悦,而不是教鞭加呵斥,板着脸孔枯燥说教。
6. 塑造心灵的同时,健康的体魄也同等重要。

我们不必把外在事物的性质当作自己的借口,而应该到我们自己身上找原因。一个人平时的一举一动,不管多么微不足道,都是在表现自己。

同情和悲叹似乎表明事物本身尚有可取之处,而嘲笑则表明事情毫无意义。


《论醉酒》:以圣贤也醉酒,说明一个人不管多么有智慧,毕竟还是人。再有智慧也无法更改命中注定的一切。还有什么比做人更脆弱、更悲惨、更空虚呢?

《论荣誉》一文中提及:第欧根尼提倡要坚决蔑视荣誉;西塞罗则热衷于追求荣誉,甚至认为若不是考虑美德所伴随的荣誉,那美德就不值得向往;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应避免走两个极端,既不孜孜以求也无需刻意逃避。而事实上,我赞同不能为荣誉而追求美德,而应为心灵安适而追求美德。至于荣誉,则该归功于命运偶然的注目,是在追求美德的过程中附着的影子,取决于照着你的光源的位置,而不能视作追求的终极目标。因为追求本身就是愉快的,你所做的努力可以增加你所追求的事物的量,这些努力是最终结果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人更应该切实关注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向他人显摆。人应该为了自己而勇敢,这样在遭遇命运打击时意志才会坚强、百折不饶。

《论自以为是》:不管是公众还是个人,凡是极大的谬误都产生于对自己估计过高这个温床。我们一般都是只观察别人,很少观察自己,这一直是我们聊以自慰的方式。毕竟自我是非常令人不快的观察对象,为了不让我们因看到自己的缺陷而过分沮丧,我们本能的转移我们审视的目光,转向外部。我们都在随波逐流,谁要是回过身审视自己,会非常吃力。但与其批评他人,不如把自己的目光转向自己的内部,关注自己,思考自己,认识和感受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的目光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我们生活的世界束缚了我们的目光,但朝向我们自己的目光会变得开阔,虽然不管目光是朝内还是向外,都难逃虚空二字,但离自己越近,虚空程度就越少。唯其如此,我们才不会把别人的罪过看得很重,却轻易就宽容了自己的罪过。此外,胸襟坦荡的人不应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要让别人充分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才是真正的善。

当读到“要指责一种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非常容易,因为其中肯定是充满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难的是如何改善它。要让民众蔑视旧的体制非常容易,难的是要建立一种更好的体制。”时,我想到的则是如今俯拾皆是的对政府、执政党、社会体制的指责、抨击、嘲讽与抱怨,却很少见到有建设性的立言和更多实际的行动。是不是,我们也该在手指指向外滔滔不绝之前停下来好好想一想,该如何趋难避易呢?

《我们无法感受纯正》:快乐总掺杂着痛苦,人类无法享用纯正、完美的东西。既如此,奉劝读者诸君:内心过分单纯和敏锐、看问题的目光过于明察秋毫,实际并无好处。处理人间事务时粗线条即可,不必过分深究。世间万事万物,总存在太多彼此矛盾的方面和各不相同的形式,考虑多了,反而迷茫。

蒙田看起来似乎还是个女权主义者,或者是平等主义者。在《论维吉尔的诗》一文中,他就妇女贞洁观发表长篇大论,最后导出:世间恶行,比淫荡更有害、更违背人性的有千百种,可我们衡量恶行的轻重时不是依据它们的性质,而是考虑我们男人的利益,所以女人们才会受那么多的约束。

《研究哲学就是在准备死亡》:人世间的一切智慧和思索就目的而言都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教人不惧怕死亡。只要能正视死亡,人就摆脱了一切束缚和羁绊。生命的效用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如何利用时间。假如你从生活中得到了享受,就该心满意足,毫无怨言的离开这个世界;假如你不知道如何利用好你的一生,活着也乏善可陈,那又何必在乎失去生命?

深以为然也!

2008年12月21日星期日

纯爱小说天王——Nicholas Sparks

Nicholas Sparks的关注,归根溯源,还是因为你。若不是那篇观后记让我心痛,让我真正透彻得认识到你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份感情,我不会想到要去找他的书和改编的电影来看,也不会因此尽量收集他所有的原版书。大概,也会少了一个触发此blog重生的强烈动机——漂流在比特海里的“瓶中信”。

自《The notebook》于1996年一炮打响后,Nicholas几乎是以每年一部的高产出书。他笔下的每个故事,取材都非常简单,人物也都是俯拾皆是的平凡人,地点总是固执得设置在他的家乡North Carolina,语言非常朴实直白,却总能刻画出我们每个人心中渴望拥有的纯净而刻骨的深情厚爱。因为几乎本本煽情催泪,他博取了纯爱小说天王的名号,他14部作品中有六部荣登《纽约时报》畅销小说排行榜,并停留榜单一年之久,大概当代通俗畅销书领域唯一能与他一决雌雄的就是因哈利波特而风靡全球的J.K.Rowling。此外,他的作品总能得制片人青眼有加络绎不绝改编成好莱坞式电影,赚取热泪无数。

在他的14部作品中,迄今为止,我除了“The Choice"、“The Lucky One” 和非小说类游记“Three weeks with my Brother”还无缘得见外,其余都看过了。其中,最喜欢的却与你相异,是《Message in a Bottle》而不是《The notebook》,当然,这也是和我们各自的情感经历和同理同情心不无联系。

The Notebook (October 1996)
Message in a Bottle (April 1998)
A Walk to Remember (October 1999)
The Rescue (September 2000)
A Bend in the Road (September 2001)
Nights in Rodanthe (September 2002)
The Guardian (April 2003)
The Wedding (September 2003)
Three Weeks with my Brother (April 2004)
True Believer (April 2005)
At First Sight (October 2005)
Dear John (October 2006)
The Choice (September 2007)
The Lucky One (October 2008)

这两天算是快马加鞭看完了《Nights in Rodanthe》和《Dear John》的中译本,之所以舍原版而取译本,是因为两本书封面和书腰设计上文字吸引了我的眼球:

“离开,才是真正的爱”
“什么叫做真正地爱一个人?
在你内心深处,是否也有这样的迷惘?
甚至,是否也藏有一个分手的决定、一段分手的记忆?”



“相遇,永远不会太晚”
“你是否找到值得回味一生的真爱?
如果你已花费大半生去寻找,如果仍两手空空;
那么,在你的后半生是否还能有此奢望?”



不得不承认,如今这个时代,宣传已到如火纯青之境,以致这样风格单一的故事,居然还能一次又一次诱惑人打开钱袋。至于我自己,也难逃俗套:虽然很难再被其中纯情所打动,还是会翻一翻,做做白日梦,可见一颗心,还没死得很彻底。

2008年12月19日星期五

有一种爱叫放手 —— 《分手信》


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段真情挚爱,但你若是常常不能和爱人相聚相守,你总有一天会像他一样明白:就算有爱和关怀,也不是永远都够的。爱和关怀就好像砌筑感情的砖块,但是没有时间好好相处,总是有分隔两地的阴影存在其间,就好象没有水泥砌墙一样。这样的墙,是不坚固的;这样的感情,又怎抵得上胼手胝足相互扶持经过风吹雨打的感情?所以,她选择放弃,选择回转身总是能看见的另一个人,选择总是在那里等着被依靠的那个坚实肩膀,选择触手可及的温暖。
  
生活对他从此失去意义,他也不再留意时间,也因此勇敢无畏超时服役。他躲在自己心灵的一个遥远角落,独自度过这些荒寥岁月。那儿是一片干旱贫瘠的土地,没有希望,只有哀伤;没有梦想,只有幻灭。那儿无所谓未来,那儿的过去只留下这个教训:爱是使人遍体鳞伤的错误,而它的帮凶,是希望。
  
遭受丧父之痛后,内心突然出现的声音强烈得驱策他去了她在的地方,没有太清晰的理由,也许,不仅仅是为了追寻一个答案、一个理由。
  
他听到,他看到,他也感觉到,她对他,爱意仍存;她对另一个他的爱,也丝毫不逊色,甚至,契合度更深,交集更大。所有的婚姻关系都容不下第三个人,所以他决定离开。泪眼相对时,他对她说:“你的丈夫需要你,全部的你,没有我存在的余地,我们知道也不应该有我存在的余地。”转身的背影,沉痛决断中自有一份高贵正直。也许有时候,离开,才是真爱。
  
什么叫做真正的爱一个人?让她快乐比让自己幸福更重要。于是他卖掉父辈两代收藏,匿名捐赠,悄悄得观望。
  
只是,他内心难免有迷惘会质疑,感觉也总是不完整,至于那个心牵魂绕的人,是否也会像他思念她一样思念着他,是否也会在约定好的时辰仰望明月,追思逝去的美好岁月?
  
他的期盼终于没落空,但是,又怎样?还不是咫尺天涯?
  
真爱,敌得过距离吗?抵抗得过时间吗?

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

Flying without Wings

每每听到此歌,四年前在MSN上漫长的等待、焦虑的渴盼、“相遇”的喜悦、通宵达旦聊天时的酣畅淋漓、不得不离线的怅然失落,都会一一浮上心头。那是怎样的一段辰光?那是怎样的一份心情?那是如何欲说还休的年代?

也曾经在等待的神不守舍中,悄悄变换着颇具深意的ID,冀望着你敏锐的洞察,免却我坦诚的羞赧。偶尔的,也会用"Flying without wings"寄托一点隐秘的情思和对自己的勉励: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挣脱“情天恨海”的重力牵引,戒除依赖的“瘾”,即便不能借你的柔情为翅,也要自由翱翔在万丈高空,做一个让你骄傲的更好的我。

如果,如果彼时愿望成真,也许,也许今朝我和你就不会走得太远太远,远得从此无法接近。

如今,Skype,MSN都已静静躺在laptop的某个角落,束之高阁,“积尘”经年。隔了这虚妄的迢迢岁月,现在的我,是怎么也回不去了。而岁月似乎不曾施展一贯以之的神力,淡漠一切痕迹:甜蜜的、幸福的、悲伤的、酸涩的、疯狂的、苦痛的、无关紧要的。唯一不曾变得是,无论怎么努力,依然逃不过同样的结局。

Flying Without Wings

Everybody's looking for that something
One thing that makes it all complete
You find it in the strangest places
Places you never knew it could be

Some find it in the face of their children
Some find it in their lover's eyes
Who can deny the joy it brings
When you found that special thing
You're flying without wings

Some find it sharing every morning
Some in their solitary lives
You find it in the words of others
A simple line can make you laugh or cry

You find it in the deepest friendship
The kind you cherish all your life
And when you know how much that means
You've found that special thing
You're flying without wings

So impossible as they may seem
You've got to fight for every dream
'Cause who's to know
Which one you let go
Would have made you complete

Well, for me it's waking up beside you
To watch the sunrise on your face
To know that I can say I love you
In any given time or place
It's little things that only I know
Those are the things that make you mine

And it's like flying without wings
'Cause you're my special thing
I'm flying without wings

And you're the place my life begins
And you'll be where it ends
I'm flying without wings
And that's the joy you bring
I'm flying without wings


走下神坛的米开朗基罗 —— 《米开朗基罗与教皇的天花板》



很遗憾,一直与艺术无缘。

即便如此,当我在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仰望气势恢宏的湿壁画时,还是会心醉神迷;当我在佛罗伦萨市政厅前凝视空前绝后的大卫雕像时,依然会心荡神驰。看不懂门道的外行身份和宗教背景知识的缺乏并不曾减损丝毫美的享受,这,就是天才米开朗基罗遗赠给世人最瞩目最杰出的财富。若不是这样一个艺术巨匠,在大理石、墙壁、穹顶、建筑之间将激情释放,在艺术星空熠熠发光,陶冶着后人的审美情操和艺术趣味,艺术史将缺少多么华美而不朽的一章?




《米开朗基罗与教皇的天花板》一书,顾名思义,就可约莫猜测出这是以米开朗基罗的传世之作——西斯廷礼拜堂天顶湿壁画的创作始末为背景的,有点出乎我意料的是,此书向我描摹的是一个走下艺术神坛的米开朗基罗,一个在金光灿灿的光环后有着七情六欲脾气暴躁的艺术大师,一个孤僻离群不愿提携后进的艺术巨匠,一个抱怨不休阴郁邋遢形容丑陋的普通人。此外,还穿插了桀骜不驯的他和“恐怖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从情交莫逆到龃龉不合的故事,他和同为艺坛巨星却互有敌意的达芬奇在佛罗伦萨市政会议大厅展开的大师之战(”The Battle of Cascina” v.s. “The Battle of Anghiari”),他和拉斐尔在梵蒂冈教廷湿壁画创作上的两雄相争(两者画风迥异,各有千秋:一个壮美,一个秀美),同时还简单讲解了湿壁画的基本原理,让我们对画匠们的艰辛和创作过程的冗长稍作管豹之窥。

500年前的意大利风情,众说纷纭的历史人物和纷杂却脉络清晰的历史事件,就这样呈现眼前。既然外行只能看看热闹,不妨就持平常心,欣赏一下这部艺术简史的切片,挂一漏万的历史故事和美丽的插图。当然,于我而言,还添了一点点记忆里真迹与手中复制品的对照比较。

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

追忆似水年华 —— 《Mrs Dalloway》




Virginia Woolf意识流文风的开山鼻祖,而《Mrs Dalloway》则是她的奠基之作,此书在时代杂志评出的1923~2005年100部最佳英文小说排行榜中赫然在列。Woolf曾自述在此书中她想要表达太多想法,如生与死,如精神健全和错乱,如对社会制度的批评,如女性对独立的追求,不过,对生与死的探寻是此书关注的主要命题,不可否认的,我也试图在Dalloway夫人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意识中寻找Woolf本人的印迹。

看此片前,我是存着疑惑的,不知导演会如何执导这部没有强烈的故事情节做支撑的意识流小说,又是怎样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在过去和现在、在伦敦的都市摩登和Bourton的田园风光中跳跃、变化、衔接,通过刹那意象的运用做切片式的心灵侧写,呈现Dalloway在感观、刺激、记忆和联想作用下,在那个心理时间的立体感受,进而表现出Dalloway夫人的意识在回忆和现实中的流动和发散。

看完此片后,我是满意的。内心独白的大量使用,记忆的闪回,人物的戏剧性对话,场景的自如切换,让观影的两个小时丝毫不觉零散、沉闷和枯燥。但必须承认,从始至终,我能理解Dalloway为何舍弃Peter窒息她的炽热爱恋而选择Mr Dalloway给她足够空间和自由的更温润和煦的情感,却始终不能明白Dalloway对Sally的情感,究竟是属于同性爱恋之情呢,还是仅仅是闺中密友的真情流露?若是前者,那为何十字路口时不作她想?甚至连一丝丝踌躇、酸涩和不得已都不曾流露?若属后者,那为何草地上一吻之后,又会如此沉醉(那样沉醉的表情是她被peter和Mr Dalloway亲吻后都不曾浮现在她脸上的)?被打断之后,又会如此愠怒和怅然若失?

“She and Sally fell a little behind. Then came the most exquisite moment of her whole life passing a stone urn with flowers in it Sally stopped; picked a flower; kissed her on the lips. The whole world might have turned upside down! The others disappeared; there she was alone with Sally. And she felt that she had been given a present, wrapped up, and told just to keep it, not to look at it - a diamond, something infinitely precious, wrapped up, which, as they walked (up and down, up and down), she uncovered, or the radiance burnt through, the revelation, the religious feeling! “

带了这样的迷惘再去追寻Woolf本人的生活轨迹,你会发现,Sally的原型是曾被Woolf爱慕着的作家Madge Vaughan(Johan Addington Symonds的女儿),Mr Dalloway的原型则是Woolf的配偶Leonard Woolf, 他们曾同属一个文人团体Bloomsbury Group,那是一个由意气相投的剑桥毕业生组成的小圈子,核心成员包括画家姐姐范尼莎和她的艺术批评家丈夫克莱夫•贝尔、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和作家福斯特,此外,哲学家罗素、诗人T.S.艾略特和小说家亨利•詹姆斯也是这个团体的常客,这些人就社会、文化、哲学、美学、艺术的话题无所不谈,由此不难推测他们的婚姻更多是以对文学的追求,对智慧的倾慕为纽带的,是一种伙伴关系,而极少附着世俗的肉欲色彩。又因为Woolf本人的情感倾向,世人甚至怀疑那是一种无性婚姻。不过,且不管lenoard是因为无奈之下不得已而为之还是因为本性的宽宏大度和对智慧的尊重衍生的无尽耐心,Woolf毕竟没有因为婚姻而丧失自我、焚弃个性,也因为有他的支持,才能在几次的精神崩溃的间隙中,不断攀越文学的高峰。至于另一平行角色Septimus,他因为战争而遭受的精神创伤、引发精神错乱乃至自杀,则折射了Woolf本人的精神抑郁、崩溃的一面和寻求死亡解脱的意愿,不妨看做是Dalloway的另一重人格,比较黑暗的那一面。

也许,隔了时间的鸿沟和文化的差异,缺了具体的生活细节去勾勒参考,我终是难解Woolf那个时代人们的复杂情感构成,尤其是情感这样本来就非常私密微妙的迷思,虽然说有些本质的东西,是古今中外始终没有改变过的。

不妨就在Mrs Dalloway的意识流中,追忆属于你自己的似水年华吧。那些或模糊或清晰的影像,那些刻骨铭心的瞬间......

衍伸阅读:

GradeSaver网站有丰富详尽的Mrs Dalloway的资料与分析,值得一看。

2008年12月14日星期日

Porqué te vas -- 你为什么要离开

Porqué te vas? 你为什么要离开?

Hoy en mi ventana brilla el sol
y el corazón se pone triste contemplando la ciudad
por que te vas?
今天太阳照在我的窗户上
而我的心 却变得很忧伤
你为什么要离开?

Como cada noche desperte pensando en ti
y en mi reloj todas las horas vi passar
por que te vas?
每天晚上
我醒来都会想着你
我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你为什么离开?

Todas las promesas de mi amor se iran contigo
me olvidaras
me olvidaras
我所有的承诺都会随你而去
你会忘记我
你会忘记我

junto a la estación lloraré igual que un niño
Porque te vas
porque te vas
今天,在车站
我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你为什么要离开
你为什么要离开

Bajo la penumbra de un farol
se dormiran todas las cosas que quedaron por vivir
se dormirán
幽暗的路灯下
所有的一切
没有说出来的话
都会长眠
都会长眠

Junto a las manillas de un reloj se despejarán
todas las cosas que quedaron por vivir esperará
在钟表上
所有的时间
都会用来等待你
等待你

Todas las promesas de mi amor se iran contigo
me olvidaras
me olvidaras

我所有的承诺都会随你而去
你会忘记我
你会忘记我


junto a la estación lloraré igual que un niño
por que te vas?
por que te vas?
por que te vas?
今天,在车站
我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你为什么要离开
你为什么要离开

你为什么要离开?

2008年12月12日星期五

最亮的星

台历上的这一日在脑中早已被浓墨重重标记了一笔,念兹在兹。可那真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诱惑在挑战着我最后的防线,诺言逼迫我禁足远观。渴望说:再一次,只要再一次,我期盼的,只是如此,你再一次的出现,哪怕,仅仅是讯息。

时针终于指向这一刻,早早守在桌前,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观看网络直播,忍受着蜗牛爬的网速和断续的视频,只是因为这一种混杂着绝望的渴望。临近宣布的时刻,我的心竟然开始砰砰砰如小鹿乱撞。想想,这是怎么了,自己面对各种考试时都不曾如此紧张期待过?!

遗憾,啼声初试的你终于没能再传捷报。

然而,朗朗星空,你始终是我心中最亮最独特的那一颗星!

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

Love is a choice —— 《Love and Other Disasters》


Well, "Love and other Disasters" is a chick flick, definitely, undoubtedly. But it is worth of your 1.5 hours.

It is humourous, it is lovely, especially the leading character -- Jacks -- the "Uron Cupid". An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Jacks and Peters give me a feeling of considerable warmth. And the London, the special city in the world, looks so beautiful, and makes me imagine again......

And of course, the motive to this blog is the punchline in that movie:

Maybe true love is a decision. You know, the decision to take chance with somebody, to give somebody without worrying whether he'll give anything back or he's going to hurt you or he's really the one. Maybe love isn't something happened to you, maybe something you have to choose.

Love is a process, not an event.

Yes, love is a chance, take your chance and give chance to somebody to go through the process.

2008年12月9日星期二

如果这都不是爱——读“心是孤独的猎手”有感


爱,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感性和理性,往往相背而驰。所以我虽然无法用我的左半脑分析出Singer为何会爱安东尼帕罗斯,我却能用我右半脑支配的跳动在左侧胸腔的心感知他对他的爱。从一开始,在第一章。

“他们总是在一起……每次分手前,Singer总是将手放在伙伴的胳膊上,定定地看一两秒伙伴的脸,转身离开……Singer总是急切得用手告诉伙伴自己所有的念头,从来不知道他的伙伴到底能明白多少他的话。可是,这一点都不重要……Singer拼命地说着,尽管他的手从来没停下过,他还是说不完他想说的话。他想把浑身的话全讲给他听,可是没有时间了……”

安东尼走后,时间继续在走。Singer的焦虑慢慢地化成疲倦和深深的平静。沉思般的安宁造访了这张脸,而如此的安宁,不是因为悲伤到极点就是因为已经有了参透一切的智慧。

这,如果还不是爱,那是什么?

失去了心之所系的Singer,因为这样的安宁、平静、沉默、友善,渐渐成了杰克、考普兰德医生、米克的眼中沉默的知己、心中希望的那个人,甚至是他们自选的上帝,成为他们可以倾诉的“树洞”,他们的孤独稀释在他色泽丰富、温柔的目光中,他们觉得他能理解一切,不管他们想说的是什么。而且可能更多。

我不知道,在七月的那一天,当他们如常造访,看见的只是空空如也的房间,没有任何预兆,除了惊讶、受伤的感觉外,他们会不会开始问一问自己,在Singer心中,自己究竟是占据怎样的地位,拥有着何等的份量?

Singer,在聆听中默默酝酿了几个月的暑假之行,在想像了重逢后的每一个时刻后,在将火车票贴身带了很久很久以后,他终于能够再见曾经相伴十年之久的人,那一张在梦中反复出现的脸。曾有过的快乐和喜悦又回来了,这喜悦是如此的强烈,以致于无法自控。他有太多的话要说,以致于他手语的速度赶不上他的脑子。而时间飞逝,他只能绝望得诉说,直到最后的时刻。那一刻,他又一次深深地望进梦中人的脸,象从前很多次一样。

这,如果还不是爱,那是什么?

安东尼走后的这一年,Singer脱离了正常的时间感,在每一个醒着的时刻背后,总有他伙伴的存在。有时他会带着敬畏和谦卑想着他,有时会带着骄傲想着他,完全不受意志控制。

如果对团聚的预期所引致的欢喜会窒息他,那么死亡的突袭所激发的悲恸无疑会摧毁他。既已了无生趣,又何必苟延残喘?他没有丝毫留恋得离去,那些曾以他为轴心的聚合在一起的孤独的灵魂,就此分崩离析了。

这,如果还不是爱,那是什么?

爱,从来就没有聪不聪明,没有应不应该,只有愿不愿意。因为孤独,所以爱。因为爱,所以会孤独。爱与不爱,孤独与否,也不过是:各有前因莫羡人。

我们的心,无不是茫茫宇宙中一个孤独的猎手。关于爱,得之,你幸。不得,你命。

“有一天”综合症

某一天,在某个A-list blogger的博客上看见“Zen Habits”的介绍,初始是好奇的,禅宗又是如何和习惯联系到一起来呢?

好奇心驱使我逛了一下,发现了这原来是一个关于如何通过把复杂事情简单化来提高生命效率的个人博客,其间还邂逅了两个大概已经流行了不知多久的关于时间/行动管理领域的概念:ZTD (Zen To Done/简易做) 和GTD (Get Things Done/做完每一件事)。其所倡导的行为准则和努力目标,还是蛮对我这个追求效率的急性子的胃口的。以后,就开始隔三岔五去兜一兜。

今天,浏览了“11 Ways to Cure Someday Syndrome”的更新,想起每个人包括自己都曾说过的:“某一天啊,我会怎样怎样……”,原来这就是一种流行病,看看这”Someday Syndrome”的定义:“not doing what you want to because you don’t know what it is, because you’re procrastinating about it, or because you have too much stuff getting in your way.”很符合,是不是?

于是博主建议了11种手段去治疗,避免到时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或者最终与自己的梦想擦肩。

  1. 做自己
  2. 理清思路
  3. 明白你渴望什么和为什么渴望
  4. 做一个总体的计划,但不要流于细节,因为计划不等于行动,除非你开始做点什么,否则计划和空谈无异。
  5. 一步一个脚印。
  6. 忘掉除你专注的目标以外的事务。
  7. 寻求有经验人的指导。
  8. 不要和别人比较,“人比人,气死人。”
  9. 离开你所习惯的舒适自在区域,寻求挑战带来的不舒适。
  10. 庆祝每一次取得的微小成绩。
  11. 别停,要有更高、更快、更好的体育精神。

具体细节,请参阅原文。届时,你的梦触手可及,实现有望了。

2008年12月7日星期日

白月光

以前肯定听过这首歌,只是从未注意过,直到那一天清晨。

还记得,那是又一次匆匆相聚后的别离前夕,那是一个冬日。似乎总是如此,相聚时短,离散时长。

很快又要天涯相隔的愁苦重重得压在心头,我什么话都讲不出来。之前趁你倦极小寐,披衣起床,坐在客厅的小方桌前,借着鱼白色的晨光,颤抖着给你写信。良久,怕你醒来,怕你担心,怕你出来,于是折返房间。信贴着的左侧身体,一直在灼烧。你躺在床上,半眯着眼,看着我,沉默在蔓延。我又开始拘谨僵硬起来,我试图说点什么,嘴巴张合几次,声波短得穿不透那几指的距离。我不安得打开收音机,希望外界的声音能搅动一下房间里渐渐凝重的气氛。恰恰就在这时,这首歌逸出电波,飘在凌冽的空气中,我的泪,一下子冲破阻碍,充满整个胸臆,眼睛,却是干涩得发痛。偷偷看你,发现你在悄悄得擦拭眼角......当时,真想冲过去,紧紧的,紧紧的,将你拥抱,永不放开。当时,终于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

后来,就似乎频频遭遇此歌。还是,因为有了深刻的记忆,也连带记取了凝陷在那一时刻中的旋律和词句?!

而今夜,又听见电波里传来这首歌......

白月光

白月光
心里某个地方
那么亮
却那么冰凉
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
想隐藏却欲盖弥彰

白月光
照天涯的两端
在心上却不在身旁
擦不干你当时的泪光
路太长
追不回原谅
你是我不能言说的伤
想遗忘又忍不住回想
想流亡一路跌跌撞撞
你的捆绑
无法释放

白月光
照天涯的两端
越圆满越觉得孤单
擦不干回忆里的泪光
路太长怎么补偿
你是我不能言说的伤
想遗忘又忍不住回想
想流亡一路跌跌撞撞
你的捆绑
无法释放

白月光
心里某个地方
那么亮却那么冰凉
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
想隐藏却在生长

2008年12月6日星期六

与卢梭一起漫步遐想



卢梭,寒流袭来的冬日,午后阳光下,我与你一起漫步遐想。

卢梭,当你清醒的看见现实的残酷又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你注定是矛盾着的,你既深深的厌倦周遭的环境,在骨子里又无法舍弃。哪怕你遗世独立,退隐山林,你仍旧会在品尝孤独中渴望着同类的理解。哪怕你口口声声“寻回了灵魂的安宁”,我仍旧在漫步十想中感觉到你的凄楚求索、孤寂焦灼。你真的如你宣称的那样,在被粗暴地截断了你与同时代人之间的一切联系后,在漫步遐想时,在向内心探索过程中,彻底拔除了心中不安宁的因素?

卢梭,多谢善言的你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研究你自己,用充满诗意的笔写下与你自己灵魂的对话,记录你心灵的变动以及这些变动的来龙去脉。正是在你无意阐明某种理论的记录过程中,我被牵引在你漫步的小径上,沿着你的步伐,散漫得梳理着自己的经历与遐想。若不是站在你的肩上,我又如何能将自己凌乱无章的思绪付诸笔端?



漫步之一想:

和你类似,如今我也是孤单一人了,再没有人可以倾心交谈。落到今日这样的地步,固然一半是被动截断,另一半也是我主动的选择。我爱的终于与我形同陌路、毫不相关了,一切对我而言不再有意义。我震惊过,烦躁过,哀痛过,挣扎了那么久,我终于决定服从命运的安排,再不与这定数相抗了。也许,我得感谢我爱,不曾给我留下任何一线隐约的生机,否则我至今还被钉在等待之柱上。既然一切已成定局,我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你说,“等待痛苦远比经受痛苦要难受百倍,威胁也远比打击本身可怕得多。因为一旦苦难来临,事实便排除了一切可供想像的水分,只剩下它们原本的那点内容。”是的,从此而后,不用再被忧惧未来、患得患失的滋味蚕食,不用再被时隐时现的希望挑逗戏弄,而是俯首听命,甘心于这荒寂的万劫不复的生活,随着痛觉神经的日趋麻木,所要努力的,无非是逐渐的习惯。无所希翼的好处是无所畏惧,而这样,竟然也能在痛苦的深渊中收获安宁。

漫步之二想:

至于为何仍要继续写下所思所想,所读所看,所听所感,秃笔不辍,除了保持我当日初衷外,今日由你口中,又添另一种意义:“我心中想要被理解的愿望熄灭了,只留下对命运深深的冷漠。随人们怎么去看待这些文字罢了,反正我既不藏着掖着,也不打算怎样。等我耄耋之年,或可与旧我相守一处,重现时光。”

做这样忠实记录的一个意外收获是:“在这尘世上,既然再也别无他物可以拿来填补我心,渐渐地,我也就会习惯了用我心自身去喂养我心,从自身去寻找精神食粮。”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我终于能站立成和我爱遥遥相望的两颗树。

漫步之三想:

你说:“逆境无疑是位好老师,但它收取的学费太昂贵了。我们从中得到的,通常不及我们为此所付出的。况且往往我们尚未从这姗姗来迟的教训里学到些什么时,运用的机会就早已错过。经验的确给人以教益,然而也只有在余日尚存时,才会起作用。”

你问:“为什么不让我继续怀有那微弱但却温暖的希望和爱呢?为什么不让我陶醉在自己这份多情里呢?当这些甜蜜的幻觉破碎了,时光与理智所揭示的这个悲凉的事实真相令我痛苦不堪,我从中看到的只是那无可挽回的命运。”

请你告诉我,是该在甜蜜的幻觉中沉醉至死,还是该清醒得孤寂到老?又或者,知道答案也无济于事。船已经在航道上航行过半,难以变道。

我们都有各自的信念来衡量自己行动的尺度,我的,不幸与我爱的,相互冲突。在惶惶不安的岁月里,在辗转难眠的夜晚,我疑虑过,我动摇过,我被愧疚沉沉得压着,我亦绝望过。我的才智日渐衰退,我的想像日益枯竭,我在现实面前愈来愈沉默,我满心悲恸。不过,在无数次和自己辩解论证后,我终于不再动摇。就让那些我不能全面掌握的事实、真相、细节堆积成问题罢,我只须顾及我的理解力可及的范围,而不必理会那些作祟的难题。虽然我已经忘了我的信念与准则是建立在怎样的推理上,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从中得出的结论。我选择坚持,尽量节制在与人无扰的范围内。

漫步之四想:

这一次,你谈到了道德。你说,“道德天性即便有时会在我激情汹涌下保持缄默而不再对我的行为有所约束,在回忆往事时它却始终左右着我的情感。”是人,总是会犯错的,不是吗?有道德的人,不是不犯错,而是会在犯错后反省,约束自己。坦白讲,我不是一个很有道德的人,却也不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是,我一直在以某种准绳约束着自己,尽管这样的准绳,未必为人认可。

你又说:“想要通过言辞产生的效果来评判人们的言辞,往往会不尽如人意。只有通过考察发布言辞的动机才可以对言辞有所评判,才可以决定其善或恶的程度。”嗯,这样的论断听在易以言辞惹祸的我的耳朵里,该是多大的一个安慰啊。

你还得出结论:“你所信奉的真实,是建立在公正与道义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事物的现实性之上的。你所遵从的是良知提供的道德准则,而不是那类关于真与伪的抽象概念。”是,我一向也讨厌刻板的评判,我以为,善意的或者无伤大雅的谎言,不该入十戒。

此外,我还敬佩你的是:“在陈述自己的恶事时,我通常会有多无耻就说得多无耻,而说到好事,则不会它有多好我就说得多好,往往我会完全沉默下来。”我想,羞怯而又自重自傲的人,往往是会如此的吧。因为我,也有那么点惺惺相惜哦。

漫步之五想:


你回顾了你在圣皮埃尔岛的田园生活,总结到:“在我沧桑一世之中,我最常忆及的倒不是那类极乐的享受。这些短暂的神迷心醉,尽管十分痛苦淋漓,却恰恰是由于太强烈刺激,只能成为生命线上分散稀疏的亮点。它们是如此罕见,如此短暂,根本算不上是一种状态。而且,因为这类时刻让我们的心依然处于焦灼和空茫之中,不是要让我们追忆过去,就是要让我们展望未来。”

“我心追念的幸福绝不是有这种转瞬即逝的时刻组成的,而该是一种更简单却更持久的状态。这种状态本身也许不会给人强烈的快感,然而随着时光流转,它的魅力却与日俱增,直至最后,给人一种极致的幸福。因为它让我整个人投入进去,无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那种状态下,没有失去、没有享受、没有快乐、没有痛苦、没有希望、也没有恐惧,自身的存在便是唯一的感受,溢满心灵。”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心灵必须安静下来,其次,周围的一切既不能是绝对的静止,也不能太过动荡。

看到这,我无法不忆起多年前生活在北欧的那个夏天:在小镇图书馆如获至宝发现了一批中文书籍,用护照不费事就能一口气借出十本,这样的自由、宽松和信任让人温暖异常。彼时,白天很长,夜里十点多太阳还斜斜挂在天边,于是懒洋洋躺在旅馆前面的茵茵草地上,翻看着书里人物的喜怒哀乐,浑然忘却,遥远的故国,爱过谁,又被谁爱过。那的确也是一种简单到极致的幸福,奇怪的是,后来每每听到Matthew Lien的”Bressanone”,我都会情不自禁想起当时宁静祥和的心境。

漫步之六想:

你认为“即便是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只要善于寻根究底,总能在内心找到缘由的。”你是用你散步时一个下意识的转弯来论证的:“自己原来发自内心的善行,由于随之而来的义务的锁链,变得日益沉重起来,曾经甜美的享受逐渐演变成难以忍受的制约。”你又延伸到:“假如一个人拒绝了他曾经承诺的恩惠,他就是使别人有权怀有的希望遭到了幻灭,就是愚弄和违背了自己挑起的一份等待。而较之以首次就断然拒绝,人们常常会觉得难以接受这前一种拒绝。”于是,你说你学到了教训:“早早预见到最初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不要轻率投入,不再敢做愿意做也能做的好事。以免被美德所束缚。”

当然,我更开心的是看到你对公正公平如此推崇、重视。至少,使得我这个天秤座对公平的偏执追求斤斤计较,显得没那么“小家子”气。

漫步之八想:

这一回,你为我曾经和人争论的”it doesn’t matter” 或 “it does matter”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什么要在乎对方的评判,为什么要追根究底某个决定背后的缘由,为什么要喋喋不休解释自己的言行?那是因为我们总是想要得到我们所尊重的人的尊重,想要得到我们所爱的人的爱。而只要某些人还是我看重的,他怎样评判我,又是怎样感受着我的所言所行,就不可能是无所谓的。

进一步的,你又支持了我的论点:无论是面对生命中的苦难还是喜乐,我们所看重的,往往不是行动本身的结果而是激发行动的意图。

漫步之余想:

遗憾不能看到你对华伦夫人的多情,就在你们相识五十周年(1778年)的那一年,你猝然离开这个让你又爱又恨的人世,就此成为未完的天鹅之唱,让人扼腕。

注:以上不少文字摘自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我不过是稍加修饰重组,以切合我之感慨而已。不敢掠大师之美。慎辨。

2008年12月5日星期五

至少还有你 —— 《灿烂千阳》


我一直很惊讶人类承受苦难的能力和极限,尤其是女性,看似弱如蒲柳,实则坚韧如磐石,承受苦难的极限在变迁浮沉的人生中是可以不断延展的。

和两年前看的《追风筝的人》一样,《灿烂千阳》的故事背景还是设置在作者Khaled Hosseine的故国阿富汗,一个战争蔓延了二十多年的国家,一片被血与泪浸透的土地。只是,这一次,从两个同龄的男孩切换到有十几年年龄差距的两位女性,从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转变为一个绝境中相互扶持与救助的故事,从树立“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形象到描摹“在莱拉心中,发出一千个太阳般灿烂的光芒”的玛丽雅姆的心理,他依然泼墨在一个不可宽恕的时代,诞生看似不可能的友谊,书写下不可毁灭的爱。和处女作一样,作者并没有什么宏大的企图,他只是选取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从普普通通的两个女人的视角讲述她们自己在30年间的人生故事,虽然不可避免得与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如君主政权消亡、苏联入侵、民族抵抗、种族内战塔利班统治、911事件阿富汗反恐战争)纠缠在一起,但故事的主核还是人性。悲怆的时代,残酷的命运、血腥的暴力,温暖的友谊,复杂的人性,经由作者压抑冷静克制的笔,象一幅画卷,徐徐展现在我的眼前。

阿富汗于我,一直是一个未知的、模糊的、晦暗不明、充满疑团的世界。虽然它在国际新闻中曾经占据过头版头条,虽然关于它的各种事件层出不穷,但无论是它的宗教信仰,民俗风土,还是它的历史和未来,我了解得如此肤浅,几近一无所知。深心处,我也有点抗拒去揭开覆盖着那样深重的苦难的面纱,那常常会让我联想到上个世纪前半叶被战火笼罩的中国。我畏惧它,回避它,害怕因为它的沉重不能坦然享受自己看似安逸的生活,就像在街头远远看见衣衫褴褛的老乞丐在寒风中瑟缩时,我往往选择绕路或者转头回避一样。有时候,人竟是这样的浅薄,懦弱和无能。这也是我在初遇此书时,拿起、放下、又拿起,几番踌躇畏怯的原因。

直到阖上书的最后一页,我才重重得吐出一口气。我不知道,我还能说什么。我只知道,在这样一个令人绝望的生活中,至少,还有你。幸好,还有你。无论你在与不在,你如灿烂千阳,让我仰望。

如果,我们没有勇气没有魄力冲在前沿用行动来改变影响这个世界,扑灭罪恶、不公、苦难和贫困;做为一个普通人,至少,请心怀那一点点悲悯。

万金油的英文表达

每每看到一些形容博而不专的词,心头总是会突闪一下,耳根也会痒痒的,仿佛你就在耳边笑语“皮毛专家”的各种逸事趣闻。

今天又看到了一个新词"Jack-of-all-trades",于是起意整理了一下。

褒义类:

erudition: 博学者

handyman: 多面手

pundit: 学者,博学的人

savant: 博学者

中性类:

Jack-of-all-trades: 万能博士、万事通、杂而不精的人、三脚猫

odd-job man: 多面手 (打零工的,往往需要什么都知道一点)

贬义类:

wiseacre: 自以为万事通的人

wisenheimer: 自作聪明的人

smart alec: 自作聪明的人

dilettantish: 浅薄涉猎,一知半解的,半吊子,半瓶醋

pedantry: 卖弄学问

智识基因——Meme

今天在浏览网页时,看见一个新词Meme,查了才知原来是类似于Gene的意思,不过前者是指人类的思想行为、知识智慧在人与人之间的复制传递,而后者是生物性范畴的。

此词是由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首创,他在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指出:人之所以要生儿育女,目的在于力图使自己的DNA不断地流传下去。但是,人在具有生物性的同时还具有文化性或曰社会性。正是人的文化性,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并因此成为万物之灵、天地之秀。于是他借用希腊字根mimeme(原意是模仿的意思),又为了与gene相似,去掉词头mi,把它变为meme。其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 若要意译,是“拟子”,若要音译,则为“弥母”。我以为不如翻成“智识基因”更通俗易懂。

该词创建后,受到众多学者拥护,并不断深化拓展,试图建立文化进化的memetics(迷因学)。

正如我们的gene决定了我们的生理特性,meme的传递、选择和变异也决定了我们的文化理念、思想体系和心理结构。想要理解一个人,不妨从他复制了哪些meme开始吧,未必精准,但总会靠点谱。

2008年12月3日星期三

动物也能光合作用啦!

少年时,父母相较于其他同龄人的家长而言,给了我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可以我行我素,这是我一直庆幸而感激的。唯独在饮食上,一贯挑食的我备受束缚,不能率性而为。被强迫吃东西久了,除了练就一身“迂回作战、避重就轻”的功力外,还常常向同伴大谈白日梦:“人要是能象植物一样,有水、有光就能满足生存需要该多好?!”当然,没有共鸣,只招来“卫生球”无数。

及后,在不能远“疱厨”的日子里,懒惰又厌憎油烟的我,也只能在心里默默重温“光合作用”的梦,却无法与周围那些爱好美味佳肴的饕餮客们有什么交集。梦的颜色,随时间推移是越来越淡了。

没想到今天,居然出现了一种特殊海蜗牛Elysia chlorotica,跨越了植物与动物的分界线,被研究证实是这世上第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尽管,它的叶绿素是从海藻那里偷来的。但假以时日,这种蜗牛因为进食海藻而摄取的叶绿素很有可能通过基因传给下一代,那时,它们就会象植物一样与生俱备光合能力了。

呵呵,我的梦,终于实现有望了!

2008年12月2日星期二

电视真人秀之幕后剧 —— 《伊甸园的鹦鹉》



去年的这个时候,百无聊赖之际我把时间消磨在”The Apprentice”系列真人秀上,是常逛的一家店店员的极力推荐,据说此剧曾风靡美国,后来热潮就吹到大洋此岸。看完数集后,自觉跟不上趟,没品咂出这鸡肋的精彩来,不过因为它有点像mini 版职场厮杀,又是以一集一个project为单位,于是就在似乎凝滞的时间里无可无不可地跟了下去,看看人家项目是如何组织如何运做的,权当职场充电。当然,临时团队中的team work, 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各式leadership style, 以及boardroom里精彩PK时的雄辩滔滔,后来是一点也没能派上用场。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Mr Donald Trump的一石数雕:Trump从此成为品牌,吸引眼球无数;自己旗下企业、地产项目得到免费宣传;各路精英不请自来,大浪淘沙;DVD、书到处可见,版权费估计赚得笑不动。此外,还能进一步生财有道:世界500强企业轮番登场,巨额广告费、赞助费一定是滚滚而来、撑破了钱袋。真正是“富贵浮云”的一场reality show,引无数人竟折腰.      

这本《伊甸园的鹦鹉》,情节就是设置在这样一个电视竞赛真人秀的基本框架里,在不同国度的寻宝竞赛中铺展开来的,目标是一百万美金,其中不乏类似的团队重组、落败者感言等噱头。有趣的是,我在阅读时,不断会从书里人物的内心独白跳跃联想到当年看”apprentice”时那些面目模糊前赴后继的参赛者,揣想当时那些人又是怀了怎样的目的和心态参与那一场场角逐的,以及不曾被摄像镜头捕捉的故事和秘密。于是,视像与文字的长短,相较下也立时可见. 能够深入人心,看看别人的幕后生活,总是能更大程度得满足观者的好奇心和窥视欲的。      

作者Carolyn Parkhurst在第一部深获好评的畅销书《巴别塔之犬》后试图突破,展现比前者更宏大更新鲜的视野,于是从她的日常爱好--电视真人秀切入,尝试用文字描摹七对参赛组合中六位主角和节目女主持人的内心独白,借此探讨经过剪辑后的真人秀被镜头呈现给观众的真实度的多少、人与人之间幽微难测的关系,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失落、哀伤、孤独、欲念和希望,以及电视节目对各自生活的影响与改变。读完全书,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失败的尝试,开篇虽然不错,个别角色选的视角独特,笔触细腻,文字明澈,可惜角色太多太芜杂,想要面面俱到的涉及,就只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于是人与人情感冲突不够,角色不够丰满,情节流转显得突兀仓促,有点虎头蛇尾。窃以为本来可以出彩的两三处(罗拉、凯西的母女情,凯西对米亚心怀的隐秘爱意,艾比性取向上的摇摆挣扎)就这么被作者重重提起,轻轻放过,像一杯不曾泡足火候的乌龙茶,失去了酽足的香味。      

挺有味道的书名《Lost and Found》,竟被译为《伊甸园的鹦鹉》,也真正是风马牛不相及。大概是为了沾《巴别塔之犬》的余光,落了生搬硬套的局,也是一憾。

此外,几个版本的封面设计,还是下面这个最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