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9日星期四

情劫

凌晨,梦见你。确切地说,是一封信。



熟悉又陌生的隽秀字迹, 还有一些精巧的手工。

不是叙旧、不是告别,连问候也不是。我恍惚得不知身之所之,以为我们还在时光列车的起点,还在繁花满树的中途。可为什么,自己呆怔如石,舌如黄连之苦,叹息不绝如缕,内心忧伤难禁?!

轻轻摩挲着没有邮戳的异域邮票,视线流连往返在你的字里行间,心绪汹涌。

我知道,你回来过了。
我也知道,你惦记着我。
我更知道,生死、爱恨、相思,依然在彼此的世界里隔绝。
若有交会,那互放的光亮,也只会让彼此坠入更难超脱的黑暗。

只是不甘心、不甘心、不甘心......余生就这样与你了了......

佛火仙焰,此劫早成。
倘若活佛都不能免此情劫,何况我等凡胎?!

那一日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你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听一宿梵唱,不为参悟
只为寻找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瞬
我飞羽成仙,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日,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只是,就在那一夜
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

背包

错过你的背包以后,我似乎患上了恋背包癖。

走在路上,会情不自禁得观察 别人肩上的背包,会忍不住将它与你的背包比较。

自己也陆续“收集”了几个背包,但总不能满意,从颜色到式样到细节,始终还是记忆中你的背 包最好。

低头走路,我的双肩,依稀还能感觉到时光深处曾经甜蜜的负荷;褪色的T-Shirt,曾经被汗水渗透的幸福印迹似乎也历历在目。仰头向天,烈日灼灼,想着你我从此不再有任 何交集,内心冰凉。千帆过尽,还能看见你的背包,沉静安然得倚在我的窗台上,穿越时间之河,默然凝视着我。

无数细微的悔恨,掺杂着思念,一起在灵魂深处长长的通道上喧嚣。未曾耐心等待过早索要、未曾厚颜留下你的背包, 是其中之二。

2010年7月15日星期四

只说给你听

千千阙歌
反复吟唱的 也就只是
当时没能说出的
那一个字

再听这首歌,依旧有澎湃的潮流在汹涌...



2010年7月10日星期六

梦旧

总是睡得不踏实,也许潜意识里,还始终绷着一根神经,等待,一切都不曾改变。

天方既白,黑夜的尽头,等待又成虚幻。

告别的昨天,远去的欢颜,熟稔的名字,在寂寞的风里、忧郁的雨中、三万英里的上空,被呼喊。

她唱:“想一个人,闪着泪光是一种幸福。”

他说:“I'm tired.Tired of being on the road, lonely as a sparrow in the rain.
Tired of not having a friend to be with, or tell me where we's coming from or going to, or why.

梦旧的人低吟:“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我行走。行走在崭新的航站楼大厅里,行走在呢喃着往事的旧城中,行走在随风飘来的老歌片断里,行走在悲欣交集的想念中,闪着泪光...




我爱,告诉我,忆念何时才能消磨殆尽?!

2010年7月1日星期四

东读西记

这一个月,世界躁动如常,世博、世界杯恰逢其时的煽风点火,于是,只闻楼梯响的炎夏,终款款而至。躲进阅览室偷一份清静,穿梭在书架间,读的书愈发杂乱无章,于是想起董桥的话: “学问的旅程不能老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树丛中的羊肠小径,山村里的郊道荒路,往往才是跟性灵邂逅的福地。”然则然也,但于我,读书不求学问,兴趣,也只是药引之一。图的,无非是为无处安适的心灵、空白的时间,找一个暂时的栖息之处罢了。

读的杂,时间少,人又怠懒,笔记整理的也没有以前勤,又不愿这雪泥鸿爪就此在时间长河中湮灭无踪,索性效海上陆公子的《东读西写》之颦,来一个“东读西记”。

《读者》:

书皮学(book cover studies): 即单靠书皮就“读懂”了一本书.精通此道之人常侃侃而谈,从一本书扯到另一本书,表面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则绝不深入,永远在表象上徘徊。满足此类人不读书又要谈书的需求。要求的技能是:以小观大,见微知著。
古登堡(Gutenberg)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两种阅读取向的分水岭。之前是精读(intensive reading),之后是泛读(extensive reading).
关于经典的妙论:
  • 经典是那些没有人看,但人人都在谈的书。
  • 经典的文化价值在于:你不用读它,但它的只言片语它的零散观念会自动包围你,成为你日常用语的一部 分,成为你观察世界思考事物的背景。
  • 经 典是:我们愈是透过道听途说而自以为了解它们,当我们实际阅读时,愈发发现它们是具有原创性,出其不意,而且革新的作品。
《爱恋无声》:

只有在最迷乱的刹那才有可能认清最沉潜的自己。
爱是什么? 爱是用一辈子去换5分钟,而尝过这滋味的幸运儿,都笑着说:值得。
我们控制不了爱情的忆述,正如我们左右不了爱情的降临。
《外出》的导演渴望观众明白爱的能力:The need to choose只是游戏的规则,the capacity to love才是生命的本质。“关系的内涵”永远比“关系的名分”来得重要,只是在框架以內的人习慣了框架的存在,早已懵然不记得无论在框架內外都应有爱的力量。
不在乎才是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最佳策略:于毫不在乎面前,谎言与真相只是虚妄的对立,遗忘与记得只是多余的构成,悬浮与定着只是变动的姿势,接合与分离只是无效的企图,把毫不在乎放置胸前心上,力量之大,足以抵御任何伤害。

《小说稗类》:

稗:小一号,次一等,差一截。
小说中人类文明发展上曾产生过何等何样的影响?
  1. 提供另类知识,冒犯、抗拒那些流行天下的正统知识、主流知识、正确知识。
  2. 冒犯公设禁忌,人为设下的籓篱和秩序,要零乱错落。
庄子是首创“小说”一词的小说家,他所鄙夷的小说乃谓琐屑之言,并不同于后世观念之中的小说。
情节的基本特征是因果律。
小说之有其史,不必然要追随“后出而转精”的进化之说,它并非任何线性类比模式可规摹网置。

《我读》:

人文沙文主义:有一种知识分子、读书人、学者,他们认为只有符合他们心目中的某种理念,某种理想,某种品位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辩论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胜利,而是要学习真理。
阅读的四个层次:
  1. 略读
  2. 简式阅读:大纲、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
  3. 分析性阅读:大纲是如何落实到,目标是否合理恰当的达到。
  4. 主题/比较阅读:设定目标,搜集相关或不同层面的书。
后设小说(metafiction):小说里的角色不断地反省、怀疑什么叫做小说本身。
教育的本质是爱欲(George Steiner):教育是老师层层深入、进入学生的灵魂。
知识不是中性的,同样的书、同样的知识,由不同的人体现、构想甚至描述出来的时候是不同的。那些知识无法离开人和人的身体独立存在。

《鲤》:

暧昧或许就是留白,空出大段的空间留给想象,那些尚未发生过的事情,那些依然在揣摩中的场景。
少年时代的暧昧是因为不懂得分寸感,一切情愫都不得要领。成年以后的暧昧则是更多出于潜意识里的自我保护,刻意地去保持最安全的距离。
嫉妒很难用语言或文字去描述,一旦能够准确描述出来,嫉妒就会如潮水般减退,亦像咒语般解除。
如果爱没有一点嫉妒,一点都无所谓的话,那么这种爱也是无所谓的。
好的嫉妒是见贤思齐,坏的嫉妒是见贤思 毁。

《我执》之暗恋篇:

暗恋与自我:放弃了自己,以对方的脚步引领自己的脚步,以对方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暗恋者像一管万花镜,在对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他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细微的小动作,扭转演绎成华丽奇幻的镜像。我的存在就是为了记录与诠释另一个人的存活...
暗恋与善恶:一种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暗恋,是超越善恶的爱恋。因为只有实际的行为才配得上道德判断。
暗恋与偷窥:暗恋的极端形式是偷窥。这是一种极其孤独。寂寞的感情。一种不须回望也不须交流的注视。不明就里的看她难受,无能为力地以目光隔空怜惜她。不问为什么,也不顾现实。在被暗 恋者眼中渺小如斯,恍若尘土,明明在她目睹的城景中,但消融其间,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