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1日星期五

时间之外,记忆之内——《确然书》


从马来的山打根,到印尼的雅加达;从温哥华的沉默存在,到阿姆斯特丹的解密之旅;从父到女,从生别到死离,从失去到获得,上下60年,辗转几大洲,战火流离在午夜梦中始终纠缠不散,爱的味道在记忆里一直挥之不去,哀伤悔恨在心头常常萦绕徘徊......

相同的问题,不断得被问起:

  • 有没有什么时日,是你希望从生命中抹去的?
  • 过去能不能被改变,可不可以被纠正?
  • 倘若生命中最关键的事件无法被改变,记着或抓住过去不放手有何益处?
  • 如果一个人永远不能对过去进行补偿,那记忆又有什么用?
  • 当我们的改变如此之多,以至于失去比自己想象中可能失去的还要多的时候,我们还能够辨认出自己越出界线的那个点吗?
  • 如何继续生活下去?
  • 完全理解另一个人,可能吗?

故事读到最后,如果你还没有被氤氲着的哀伤攫取,如果你凑巧也有不能被纠正的经历,如果你不幸也有必须保持残破的生活的某一部分,如果你无缘完整得理解你之所爱,但愿你已找到答案:努力去爱,尽力去理解,哪怕这样的理解是多么的不完美,因为有时,理解是一种信任、一种信仰的行为。但愿你能明白作者最后希望传达的讯息:当所有的一切都已说出、已做过、已无力修补,悲哀不能阻止现在的发生,不能改变生命展开的方式。在我们一辈子携带着如此之多的事情中,在所有的不清晰与不确定中,在我们漂流在记忆里时,在时间向前移动时,我们仍然能够发现某种可以坚守的东西。

是的,时间之外,记忆之内,一定有什么是确定的。

Philosophy of Success

Alain de Botton, a philosopher, a writer with several bestsellers, a witty guy, I happened to read 2 books written by him, 《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The Consollaions of Philosophy》, I like them. So when I saw he had a Talk in TEDGlobal 2009, I took no hestation to watch it despite of the unbearable network speed.

It's amazing to see real person, besides, it is a kinder、gentler philosophy of success as evaluated. He did make quite an eloquent case to re-examine our career anxiety, the idea of success and failure, the job snobbery...... He made you laugh first, then think and contemplate. Go to watch it.

Here are some points from his:

The reason we are sufferring from career anxiety:

1. snobbery: we are surrounded by it.
The definition of snobbery: Someone who takes a small part of you and use that to come to a complete vision of who you are.
What people want from luxury goods, it is the reward of acquisition of it rather than goods itself.

2. envy: link to the spirit of equality
If you can not relate to someone, you will not envy him. In fact, the closer the people are, the stronger and the more danger the envy is.

3. meritocracy socity:
If people get talented, energy, skills, you will go top, nothing should hold you back. Your position in life does not come to be acceditental, everybody deserve what they get to, which makes people take what happened to them extremly personal, in turn to make failure seem much more crunching.

4. failure:
The failure is not loss of money, time etc. What we feel about it is the judgement and ridicule of others.

5. success:
There is very strong force to define what the success is to you, however, you should have your own idea of the success, try to get what you really want.

There is no justice in the world, the life is always unfair. The right attitude is: We should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pursuit justice, but at the end of a day, we should always remember whatever facing us, whatever happened in our life has a strong element of haphazard.

2009年7月30日星期四

Inglish_30/07/09

off the beaten track: 偏僻地,在人迹罕至之处,不落俗套
We will make a particular effort to draw attention to articles and meetings that are “off the beaten track” .

knee-jerk: 1.膝反射的 2.下意识的自动反应,不加思索
a knee-jerk reaction, answer etc is what you feel or say about a situation from habit, without thinking about it.
In almost every human society, people share a knee-jerk revulsion for certain substances.

post-hoc: 因果关系的,前后必然的
I suppose we could speculate that it was a post-hoc effort to make it seem as if the situation he had encountered was more dangerous and threatening than it turned out to be, thus justifying an arrest.

contrarian: 与他人意见相反的人;与现行说法相悖的
Perhaps you're right, though the contrarian in me will continue to maintain that one of the two men was a civilian in his own home and the other an on-duty police officer.

头脑迷思之五


This post "Imaginary Friends" perfectly explains why my list of watched movie has been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recent years.

  • To ease my loneliness
  • To soothe the feeling of lacking of belonging
  • To escape from reality
  • To dodge the pain
  • To be distracted from unbearable missing
  • To kill void time
  • To have the courage and strength to live reclusively
As it concluded,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mere" entertainment. The human mind is an attachment machine, forming emotional bonds with characters in movie, which is so called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It is sad, however, it is rescue to some degree, keeping us moving on.

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

今夜沧浪,谁是醒者?

夜长如愁,我凝视你的字,想像着它们在你笔下的线条;我默念这些语句,想像着它们在你齿间撞击的音符;我遥望远方,想像着你挺直的背影指尖的飞舞; 我回眸过去,仿佛看见自己站在半掩的门外向内窥探......它们温柔、它们犀利、它们忧伤、它们沉痛、它们热情、它们冰冷、它们熟悉、它们陌生......我曾经习惯了在一次复一次的反刍之中,一点点缓解思念的重压;可是后来,我不得不放弃远离。这些曾让我痴让我狂让我喜让我忧让我敬让我叹的字,也让我瑟缩让我颤栗。

烟水深处,我想起我的字。因为不堪负荷,我心底最隐秘幽微的部分,希望通过语言找到宣泄的出口;因为不被允许也不愿意,我神经末梢最细致的感受,希望借助文字被凝固进时间的琥珀。昆德拉说“过去的外衣是用闪光塔夫绸做成的,每次回首往事,我们都会为它蒙上另一层色彩。” 我曾经希望,他日与你永别,你或许能从比特的汪洋大海里,捡拾起为你漂流的瓶中信;我曾经奢望,有朝一日,当你看到,那将保留往事最本真的色彩。我只是未曾预料到,这一天,远比我预期得要早太久太久;我只是未曾想到,这样的倾诉,变成一种对你的背叛、惩罚与折磨;我更未曾预见到,暴风骤雨因此而起,背离从此开始。



我们曾各有各的逻辑,只是不能被彼此理解接受;我们曾各有各的梦想期待,只是方向不一;我们被囚禁在各自的爱恋伤痛里,挣扎在各自的炼狱里,无法相互施以援手,甚至,连温暖的拥抱抚慰的牵手,也成永远的奢望。是的,试过了各种可能,我们尽力了,我们也终于倦了、放弃了。


无常就这样,扭断了一切微笑;足音早已远去,连声音也成绝响;只有草色的凝碧,和相思一般苍白的月色,与昨日一般无二。然而,真的一般无二吗?昨日沉陷了,鲛人的雪泪,是否也滴干了呢?我犹豫着,不断问着自己,是否该将呕在紫帕上的那些愚痴付火?我舍不得日夜在我耳畔吻舐、呢喃、讴吟的潮汐,我舍不得那些熟悉的触抚,我还想隔世诉说......
......
怎样荒谬而又奇妙的遇合!
这样的你,和这样的我。
是谁将这扇不可能的铁门打开?
......

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

Inglish_22/07/09

cul de sac: 死胡同,困境
1. a road which is closed at one end, so that there is only one way in and out
2. an unhelpful situation in which you cannot make any more progress
These ideas lead us into a philosophical cul-de-sac.

a grain of salt: 不可全信
A grain of salt is a literal translation of a Latin phrase——"grano salis". A pinch of salt may also be used. The phrase comes from Pliny the Elder's Naturalis Historia, regarding the discovery of a recipe for an antidote to a poison. In the antidote, one of the ingredients was a grain of salt. Threats involving the poison were thus to be taken "with a grain of salt" and therefore less seriously.
Take his words with a grain of salt. He always exaggerates.

devil's advocate: 唱反调的人
If you play devil's advocate in a discussion or debate, you express an opinion which you may not agree with but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to what other people have been saying, in order to make the argument more interesting.

sniff out:发现, 寻找;
If you sniff out something, you discover it after some searching. (INFORMAL)
Reporters, the shoe-leather characters who sniff out a story, follow it and then edify the rest of us.

brush up:温习,重新学习
If you brush up something or brush up on it, you practise it or improve your knowledge of it.
It could help men brush up on their love letter writing skills.

weigh into:
1. 攻击: physically or verbally attack. 2. begin with enthusiasm and energy:
Neurologists Gilles de la Tourette and Jean-Martin Charcot were famous for their work on hypnosis and hysteria and weighed into the heated legal debate.

grok: <美俚>通过神入作用而理解,体验(神入)
If the graph is hard to grok, or appears tweaked too much, we cease to believe it.

high-tail:快溜迅速撤退
There was absolutely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ose who stayed in New Orleans and those who high-tailed it out.

白天也懂夜的黑

7月22日,长江日全食,据称是未来123年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食带中心线从上海南边经过,也就意味着黑夜会拥抱白天长达5分56秒。

举国期待、万众瞩目这一天文盛宴之时,我只是落寞得想着:如果白天也懂得夜的黑,是不是,我们之间的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我们之间没有延伸的关系
没有相互占有的权利
只在黎明混着夜色时
才有浅浅重叠的片刻


白天和黑夜只交替没交换
无法想像对方的世界
我们仍坚持各自等在原地
把彼此站成两个世界


你永远不懂我伤悲
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像永恒燃烧的太阳
不懂那月亮的盈缺


你永远不懂我伤悲
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不懂那星星为何会坠跌


2009年7月19日星期日

满江红·辛弃疾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
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
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不知为何,之前一直存有很压抑,很沉重的错觉,多年来因此敬而远之。如今捧书一读,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失之交臂这么长时间,又有多么的遗憾。
  
阅读的过程,象是在聆听快板式的奏鸣套曲,节奏紧凑流畅。七个前后呼应的章节,宛若七个乐章,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部分组成,主部主题是“重与轻的两难抉择”,副部主题是“灵与肉的不可调和”,如果还有第三主题,那就是对“媚俗”的批判。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配角,犹如四重奏,相互观照,在对比中展现矛盾的对立、斗争和统一;简洁凝练的语言,将人克制的情绪,复杂的内心冲突,模糊的意识描述得纤毫毕现;紧密的逻辑,精辟的见解,让读者不得不折服于其中深湛的思考。
  
一个个问句,犹如出鞘宝剑,寒光冷冽;没有简单的答案,没有明确的是与非,犹如巨石掷入平静的湖面,在我们心中激起回声不绝。诚如昆德拉所言: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永恒轮回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个世界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它因此具有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人能通过不断重生并清楚记得之前的人生经验而得到成熟之境吗?人类历史是否会在不断重生后变得不那么血腥?
  
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
  ——生命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如何比较决定的对与错?
  ——人只能活一次,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因此,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在决定的背后,是不是还藏着什么更深刻的,超出了理性思考范围的东西?
  
非如此不可?
  ——重,必然和价值是三个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象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
  
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了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
  ——惟有偶然的巧合才会言说,人们试图从中读出某种含义。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
  
爱是什么?爱开始于什么时候?他爱我吗?他是不是更爱别人?他爱我是否比我爱他更深?
  ——爱由隐喻开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诗化记忆所记录的,是让我们陶醉,令我们感动,赋予我们的生活以美丽的一切。
  ——对同一事件记忆的截然不同,可从中看到爱与不爱的巨大区别。他无能为力,是记忆将她从爱情区域排除出来,特蕾莎像暴君般独霸他的诗化记忆,将其他人留下的痕迹一扫而空。
  ——这些探讨爱情、度量其深度、对其进行种种猜测和研究的问题,也许正是它们将爱情扼杀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爱,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他们为彼此造了一座地狱,尽管他们彼此相爱。
  ——在人类的爱情中,幸福来的困难的多,因为我们的欲望并不是“对重复的渴望”,时刻的变化让人处在一种永恒的无法摆脱的不安之中,谁都害怕被未来所弃,谁都不愿成为无足轻重。
  
语义之河的岐流?
  ——萨宾娜与弗兰茨之间存在那道深渊:他热切地聆听她讲述自己的人生,而她也怀着同样的热望听他倾诉。他们完全明白彼此所说的话语在逻辑上的意思,却听不到话语间流淌着的那条语义之河的低声密语。假若人还年轻,他们的生命乐章不过刚刚开始,那他们可以一同创作旋律,交换动机,但是,当他们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的生命乐章已经差不多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曲中,每个词,每件物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
  
背叛是什么?
  ——背叛,就是脱离自己原来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
  ——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
  
媚俗(Kitsch)是什么?
  ——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
  ——媚俗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由媚俗而激起的情感必须能让最大多数人来分享。
  ——在一个多种流派并存,多种势力互相抵消,互相制约的社会里,多少还可以摆脱媚俗的专横。
  ——媚俗的死敌是“爱提问题的人”,一个问题就像一把刀,会划破舞台的布景,让我们看到藏在背后的东西。
  ——那些反对所谓的极权体制的人几乎不能用疑问与怀疑作为斗争的武器,因为他们也要拥有一份坚信和简单化的真理来得到最大多数人的理解并感化他们的整个集体。
  ——我们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摆脱媚俗。媚俗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怎样的注视?
  ——我们全都需要有人注视我们。根据我们生活所追求的不同的目光类型,可以将我们分成四类。
  第一类人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眼光,换句话说,就是公众的目光。
  第二类是那种离开了众多双熟悉的眼睛注视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他们是鸡尾酒会与聚餐中永不疲倦的主人。
  第三类人,他们必须活在所爱之人的目光下。他们和第一类人同样都置身于危险处境,一旦所爱的人闭上双眼,其生命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
  最后是第四类,这一类人最少。他们是梦想家,生活在想象中某一双远方的眼睛之下。

2009年7月17日星期五

俯仰之间,尽是陈迹

不想回去,却终于还是回到了这里。

你之言是实,一错念间,拔腿即走,转瞬能至,少了重重手续之阻碍,多了各种可能的后果。曾几时,现代交通的便捷之利,竟会成为考量pros and cons时cons里的一个因子。

坐在车上时,已是非常想念你,仿佛是一个发了疯的放映员,一遍又一遍播放着同一部影片。三次,是与你一起来去的。惯于独行的我,曾经幸福得只想旅途没有终点。记得有一次,倚在你怀中倦极而眠,你为了让我舒服点调整姿势,紧握你手的我立时惊醒,心里是惶恐不安的,惊惧一切的变化,那样的美丽是短暂易碎的。

走在经年不变的老街,沁凉的夜风拂面,记忆藏在我的耳朵里,眼睛底,手指间......如此栩栩如生。心脏莫名其妙地快速跳动,胸膛里伸出痛苦的利爪,提醒我还活着。此刻,你又在干什么呢?是否象我想你一样想我?我努力用心去触摸你,在脑海里呼唤你,回答我的,只有风。

做她们的耳朵时,我异常沉默,心猿意马,心里满满的是你。似乎一直有一根颤抖的细线,把我和你连在一起,闭上眼睛,我能用指尖精确地碰到胸口上那小小的一点,那根细线由此进入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颤动。这孤单的分分秒秒,既是我的,也属于你。只是你不知,这一个人的分分秒秒,是我生命的碎片,象无数滴水那样流走,永不复回。我想留住它,我想与你分享,却非我一人之力可为。

绿色葱茏的长堤,避之唯恐不及。每夜到了固定的时间,会忍不住看向沉默的手机,理智如一页孤舟,在时间之海里与思念的狂风骤雨辛苦抗衡,以免没顶之灾。想起一生中最美的夏季,也想起张爱玲说过的:“来的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了。”

你希望我恨你,不原谅你;我恨的,不原谅的,只是自己。

你说过的话,象最尖锐的钉子,牢牢得钉进我的心,钻进我的脑,稍一转侧,钻心得疼。你说过的另一些话,又象最温柔的手,轻轻得触抚我的千疮百孔,所经处,苦涩化作芬芳的甜香,使我沉醉不知归处。很难想象,心里充溢柔情的同时是巨大的失望与苦涩,但这,却是真的。

俯仰之间,尽是陈迹。落拓心事,无从诉说?


落樱后 —— 周梦蝶


依然空翠迎人!

小隐潭悬瀑飞雪

问去年今日,还记否?
花光烂漫,石亭下
人面与千树争色

不许论诗,不许谈禅
更不敢说愁说病,道德仁义
怕山灵笑人。这草色
只容裙影与蝶影飞
在回顾已失的风里。

风里有栴檀焚烧后的香味

香味在落日灰烬的脸上走著

在山山与树树间──
同来明年何人?
此桥此涧此石可仍识我

当我振衣持钵,削瘦而萧飒。

直到高寒最处犹不肯结冰的一滴水

想大海此时:风入千帆,鲸吹白浪
谁底掌中握著谁底眼?
谁底眼里宿著谁底泪?
多样的出发,一般的参差!
若杨枝能点微尘为解热的甘露
若眉发如霜馀的枯叶 萧萧散落归根。
霓虹在下
松涛在上。
扎一对草翅膀
我欲凌空飞去。

神使鬼差。纵身有百口
口有百舌
也难为逝者诉说──
樱花误我?我误樱花?

当心愈近而路愈长愈黑,这苦结
除却虚空粉碎更无人解得!?

2009年7月14日星期二

人间空遗憾事绵绵

读书对我言,有时竟是一种折磨。字、词、句所构成的意象,时不时会提醒我此生所缺失的,永远不曾也不会拥有的美丽。遗憾、感伤、怅惘、嫉妒与艳羡,种种混杂莫名的感觉就像是弹簧玩具盒里蹦跳出来的小丑,从我心底深处弹跳到脑中、眼中、耳中,对我咧嘴嘲笑。然后就是一场搏斗,自己与自己的战争,等到终于能勉力把它塞回胸腔里,盖上盒盖,已是疲惫不堪;可是你知道它还躲在那里,在你体内深处活着,等待机会再次跳出来,戏弄你,折磨你。

譬如今日,在读林夕的《曾经》,及至《魅力戏院》一文:

“...不知如何,看戏便成为恋爱的重要节目...

双双向着相同角度注视,偶然会心互望。在漆黑中,你感觉着身畔人的存在,每一句对白,每一个镜头,真是好,大家都一同看过。

一年公演百出戏,一生看尽无数好戏,如果你有足够的记忆,或会发现你和谁看过什么,什么又是和谁一同观看的。如果你幸运,应该可以对人对己说:大部分戏都是和她看的,我知道的,她都懂得。谁又希望说:曾和他和她和他们和她们看过这个那个?谁想自己的记忆给太多人分割得支离破碎?“

我的视线突然就模糊起来,我的思绪也飘到很远很远处。你曾说过,你们总是在一起看影碟;除了相似的欣赏风格,你也会陪他看交集以外的片子,哪怕很累或者没有看片的心情。我听着,默然,心头掠过的是难以辨别的感受,也不敢去细细辨别清楚。

”我知道的,她都懂得。”多幸福的一句宣言,多幸运的一个人。时间,对他何其厚待?多少年的岁月,一起携手走过?多少黑暗中的光影记忆,一同分享?多少斗转星移,在变化中一同感知变化?

你们追求的,的确不是平常琐碎的幸福,但是,那是前提、是基础。想想,如果不在一起,如果不在同一个生活圈子,如果没有这些琐碎平常的日常相处,如果不能透视对方的生活枝节,如果不能随心所欲的分享,又怎能堆得出具体,筑起形而上的高楼大厦?缺乏了细水长流的交流,缺乏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累积,缺乏了想见能见的便利,多了相互影响的顾虑,共同话题只会愈来愈单薄,愈来愈稀少,即使有,时间匆促,又怎能说得入味?即使有,想说的时候不能说,能说的时候已不想说。渐渐得,彼此间就只得一些最表面的问候,渐渐得,连怀旧话、内心话也因为重复太多而变得清淡如水。疏淡、痛心、无奈,就这样慢慢蚕食曾经的深情厚谊,最后,只能被迫做了君子。所以,我一直以为,距离,是感情的天敌,相处的时间,是感情的资本。

做朋友,尚且不能分隔太远,分开太久,更何况爱人?

如果可以和命运交易,我愿意用一切来换取他之所有。哪怕是从完整到残缺,曾经的记忆,也足以在残缺的光阴中挥霍回味一辈子了。我的嫉妒,你永远不会明白。

可是,我又有什么资格去交易呢?我又能拿什么去换取呢?我没有崇高的理想可以牺牲,我没有富足的情感可以舍弃,我没有浮世盛名可以交换,我没有财富可以弃之如蔽履,我仅有的,只是我的一颗孤独的心;我仅有的,只是我的认真;我仅有的,只是我无甚用处的健康;我仅有的,只是大把荒芜的时间......

如果真有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上帝,我想乞求他,让我把我的健康给你,让我把我荒废的时间给你们,让我抹去我后来存在的痕迹,让我带着你曾赐予我的美丽和迷醉,伤痕和烙印离开......

蝶梦难了——《守夜》


开卷是结局,终卷是开始。      

过去造就现在,战争吞噬秘密,黑夜蕴藏情愫,于是Sarah Waters逆流回溯,引我们潜伏暗夜,耐心体察这秘密的缘起与纠结,见证这激情的潮起潮落。依旧是她所钟爱的三部曲文体,只是故事背景不再是她迷恋的维多利亚旧时代,而是迁移到二战前后的烽火伦敦城。      

战争颠覆秩序,战火催生爱情,于是,她们在动荡荒唐的岁月相遇;于是,不可能变成可能;于是,除了爱情,她们一无所有。和平带回秩序,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爱却不知不觉得失去。于是,有人的日子变成大片大片的空白,时针不再有期待的指向;有人徘徊在过去生活的瓦砾堆里,走不出,也不想走出;有人陷入嫉妒与猜疑的情感绝境,曾经的倾城之恋被厌恶和倦怠侵蚀;有人则在生活的表皮下,隐藏起细如粉尘的灰色与悲伤......      

战后凯的空白日子,关于时间的感觉,每跨出一步的费力,我从中能看到自己隐约的身影。爱与被爱的重,痛失所爱的轻,米兰·昆德拉曾有过经典阐述:“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对立——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不禁想起周梦蝶的《十月》来:      
……   
风尘和抑郁折磨我的眉发   
我猛叩着额角。想着   
这是十月。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   
甚至夜夜来吊唁的蝶梦也冷了
  
是的,至少你还有虚无留存   
你说。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   
是的,没有一种笑是铁打的   
甚至眼泪也不是   
……

2009年7月11日星期六

人生的回声——《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


关于格林,是观而后读读而后知的。

初识他,缘于《The end of affair》,知道是个嫉妒的作家,有着惊世骇俗的爱情生活;再读他,知道是个多产的作家,信仰天主教,并被贴上宗教作家的标签;到今日,捧起这本薄薄小册,才对他传奇的一生有个大概的了解。

原来,他著作等身,以“格林之国”国主身份傲视20世纪英美文学界,虽多年与诺贝尔奖无缘,却是无数人心中不可攀越的高峰;原来,他浪迹天涯,足迹遍布五大洲,亲历各国政坛风云,战争洗礼;原来,他少年抑郁,经年多梦,梦境鲜活生动,且能预知灾难,他自己的世界与普通世界交相辉映、相互影响;原来,他知交遍天下,往来无白丁;原来,他拈花惹草,四处留情,放浪形骸;原来,他还是个英国间谍......

极端不求中庸是他的生活哲学,他害怕百无聊赖更甚于死亡。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他年轻时会玩俄罗斯轮盘赌,与死亡仅一步之遥;为何他会入职MI6,奔走于当时边僻动荡的蛮夷之地;为何危险不能让他恐惧焦虑反而带来刺激和愉悦的成分。

更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不但在文学界声名显赫,在阴影下的世界里也不是泛泛之辈。之前看过的BBC迷你剧集——“剑桥风云”的主角之一金·费尔比,既是他的顶头上司,又是他的知交好友。我所欣赏的,是格林对待友情的态度:在费尔比双料间谍身份曝光并叛逃苏联后,他没有正义凛然得与之划清界限,以国家大义为先;相反,他和他继续鸿雁往来,并为其自传作序,理由是:“费尔比确实背叛了他的国家,但是我们所有人都一生中,谁没有在某种情况下叛变过比国家还要重要的什么人或什么事呢?”得友若此,幸莫大焉。

据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格林的书虽然烙上天主教的显明印记,但更充满人性的因素。他以敏锐的眼观察人性,观照世情,以悲悯而不失幽默的笔锋,以英国绅士不显山不露水的态度,对人间种种——“爱与恨”、“信任和怀疑”、“责任和怜悯”、“纵情与放任”做出深刻思辨。

他的书,更适合人到中年的读者群,因为阅读和经验的重叠会比一切的概念和原则都更有说服力。经历了风雨,走过了时间,看过了风景,才能品咂出他笔下荒谬人生中的悲悯和无力。

阅读格林梦之日记时,不时的,会想到你。你梦境的丰富、情节的离奇,你对梦中细节的记忆深刻,你的梦所结合的过去和未来的时间碎片,你的梦对你的身心困扰,与他一般无异。他的梦,是人生的回声,是他创作的源泉和驱动力之一,你的呢?又或许,你已经走在这条长长的路上,你记录、你思考、你寻找、你变化,只是我无缘知晓而已。

会吗,我会有捧读你梦之日记的那一天?会吗,会有那么一天,你会亲自为我打开通往你自己世界的门?

2009年7月10日星期五

头脑迷思之四

Several interesting finding from today's reading:

1. 逝者如斯夫之惑

Source: Time flies faster as we age

Do you have the same feeling that as a youngster a year seems "endless," yet pass in the blink of an eye to adults? Does time speed up in some magical, bizarre way as we age?

It's related to time perception. It's because that time and memory are "tightly linked". It's vivid and detailed memory make us think time has slowed when it hasn't in reality.

Although less certain, scientist are strongly suspect that the same brain process as in traumatic situation is what makes time seem to speed up as we age.

Children are frequently having first-time experiences, encountering novel things. Their brains store that information in all its detail and richness since it is the first time. And in remembering these, just like inserting extra images in a movie reel, it makes the event appear to last longer and slows motion down. On the other hand, as we experience more in life, familiar patterns recur and the memories our brains store get ever more compressed. Our brain can skip or compress a lot of things and add only new details to the general template from the first time. As a result it is much less vivid and detailed, which seemingly speeds time up.

My question: how to explain time speed up when we are happy? Aren't these happy memory more vivid and detailed?

2. 孤夜难好眠

Source: Lonely people have less efficient sleep

Are you lonesome in night? Do you have problem with falling asleep? Are you sleeping well just like an innocent baby? Have you ever think about how loneliness affects your sleep?

A group of researchers conducted a large study of Ohio State University students' sleeping habits in 2002, it has found that lonely people do not sleep as well as non-lonely people. Whether loneliness causes poor sleep is not answered by this study, which can only show a cor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inefficient sleep.

3. 人以群分之弊

Source: The Situation of Homogeneity

We are getting used to the recommendations from our friends, people we admire, people who have the same taste as ours, we are also getting used to the Web2.0 guesses based on our favorite book/movie/music list, which definitely help us to filter the infinite information/choices we face today, help us to save time to find what is useful for us. However, have you ever think about the other side of the same coin?

Here it is the problem with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What does it mean for society when individuals who read the same articles are, as a result, encouraged to go to the same movies, wear the same clothes, drive the same cars, vacation in the same resorts and eat in the same restaurants?

Creating and reinforcing insular communities is likely to hurt us in the long run. Humans may gravitate toward those most like them, but we should resist the impulse to help the process along. No part can possibly have a monopoly on wisdom. Sometimes it’s good to learn what people unlike us like—and to see whether we might even like that.

2009年7月9日星期四

头脑迷思之三——吊诡的诱惑

古语有云“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相应的,有句类似的西谚: “If you keep going to the barber shop, eventually you’ll get a haircut.” 一言以蔽之,劝我们远离诱惑,否则,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总有一天会让我们失望的。但是,且慢,俗语又云:“物以稀为贵”,基于这样的稀缺理论,岂不是越远离诱惑物,我们被诱惑的力量就会越强大吗?那岂不是自找麻烦,为难自己,挑战自我控制能力的极限吗?

如何解决“远离还是面对诱惑”在自控力上出现的吊诡现象?

The paradox of Temptation"一文介绍了三个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显示:Self-control does in fact operate paradoxically, by devaluing what’s most available and diminishing desire for what’s tempting and accessible. That's the way that our mind protects itself against succumbing to temptation.

如果结果为真,那么解决方法就有点违背我们的直觉。简言之,要抵制诱惑,就让诱惑物触手可及吧。

头脑迷思之二——弯曲的时间之箭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time, that's why I am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opic related to time.

Today's source "Bending Time's Arrow" is coming from "We're Only Human" which hosted by Wray Herbert, a writer for Newsweek and Scientific American, a former editor-in-chief of Psychology Today.

Here's the gist from this post:

When you seeing/drawing a timeline, why do we accept without question that left equals early while right equals late, far off in time? More fundamentally, why do we entwine time and space?

Psychologists suspect that the brain has wired our perceptions of space and time together for some reason.

Psychologist Francesca Frassinetti of the University of Bologna and her colleagues designed an experiment to explore space-time continuum.The results were reported in the June issue of the journ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it shows when shifting the brain’s focus to the right, time is perceived as expanded in their minds, While shifting the brain’s focus to the left compressed time.

Interesting, Hmm?

2009年7月8日星期三

头脑迷思之一——记忆的七宗罪


记忆是流转在我们脑海中的传说。当我们回首往事,曾经的时光绝不会如初初发生时那样清晰准确,相反,它们以传说现身。不过,无论是否精确,是记忆造就我们,而我们之所以成为今日之我们,是因为记忆。

哈佛心理学教授Daniel L. Schacter 总结出记忆七宗罪,以下则摘译自“PSYBLOG"。

1.transience (短暂)
记忆分两类:长期和短期。短期记忆是你脑海中的现在进行时;长期记忆是你储存在脑海中留待后用的将来时。研究表明这两类记忆在它们各自的时间尺度中都相当脆弱不可靠。
short-term memory: fast forgetting
long-term memory: slow forgetting

2.absent-mindedness (心不在焉)
两个主要因素:注意力和记忆编码。
两个经典实验(Gorillas in our midst和door study)令人吃惊的表明人的注意力存在盲区。
而对信息的处理强度直接影响着记忆的深浅。
一则趣闻轶事:在绝大多数人想方设法增强自己的记忆能力时,俄国新闻记者Solomon Shereshevskii却被他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所折磨,巨细无遗的记忆令他无法抽象思考,他不得不与大多数人背道而驰,寻求一种方法忘却而不是加强记忆。
由此可知:任何事,皆有两面性。积极得看,心不在焉未尝不是一种福分。

3.blocking (阻塞)
你有多少次话到舌尖就是吐不出来?
没错,你对记忆的提取通道被暂时堵塞了。这也是记忆阻塞的典型之一——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通感,是解决舌尖现象的方法之一——将字词与味觉联系起来。精心设计的心理学实验证明此法的确可行。

4.misattribution (错误归属)
记忆很容易将真实事件与想像混淆,将事件的源头、人物、情境张冠李戴。
错误归属的另一种可能是无意识剽窃:人们很容易将别人的创作发明无意识得占为己有。
于是,有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如是说:记忆是被事实与梦想共同雕琢的。

5.suggestibility (易受暗示)
记忆的这一宗罪与第四宗罪是表兄弟关系,区别在于:错误归属是来自我们自身的混淆;而易受暗示则是来自他人的教唆、引导与影响。
有三个实验表明人的记忆如何易受他人暗示:
错误定罪:积极反馈易导致50%的目击证人错误指证。
虚假记忆植入:实验与Paul Ingram的实例证明诱导和巨大情境压力都会植入虚假记忆。
心理治疗师的影响力:梦境诠释实验表明,心理治疗师可以改变影响人的记忆与信心。

6.bias (偏见)
能想象有多少种偏见存在于我们的记忆系统吗?它们又为什么存在?

记忆的这一宗罪有多种偏见组成:
consistency bias (一致性偏见): 与认知失调类似,我们常常重构过去,使之与我们现在的世界观、人生观更一致。
Beneffectance:我们倾向于认为成就是我们自己行动的结果,而错误常常是他人引发的。
Reminiscence bump(回忆高峰): 我们对青春期和成人期早期的记忆远胜于人生其他阶段。
Hindsight bias(后见之明):回顾过去,我们倾向于以为自己其实应该很容易预测发生过的事。
Rose-tinted specs:缅怀过往,我们倾向于涂抹上玫瑰色彩,而其实,事实没有怀旧中得那么美好。
黑格尔曾说过:凡存在的,即合理。我们的记忆系统里存在的这些偏见,有其存在的效用与积极面。它们具有代偿性,能维持我们的理智,减轻我们的焦虑,促使我们努力上进。

7.persistence (持久)
记忆的最后一宗罪在其效应上也最具备两极化趋势。
记忆的持久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常常被无法忘却的伤痛过去纠缠着、折磨着;另一方面,我们所遭遇的精神创伤和沮丧,会提醒我们以史为鉴,避免二次犯错,因此对我们的生存不可或缺。
depressive cycle: 沮丧导致我们很容易沉浸于往事的伤痛中,而沉思默想又很容易唤醒记忆中的负面事件从而愈发沮丧。

2009年7月7日星期二

头脑迷思之序

不做网虫有一段时间了,似乎你的离开抽走了我所有的生气和动力。这一次,和上一次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每天早上,躺在床上,我会想:"why bother getting up? why bother eating? why bother breathing......" 总是要用尽力气,才能将破碎的自己拼凑起来,才能勉力维持日常事务,空白的时间,空空如也的躯壳,竟不能再如从前一般,用光影、声色、墨香来填补。

不需要再做你的”眼睛“,我也几乎关上了观察世界的窗。想起之前对你的"大言啖啖",不断告诫自己,即便时移世易,即便了无动力,我也要努力让它不再是又一次的”大言“。于是,逼迫自己再去网上东逛逛西瞧瞧。新闻,是没有任何兴趣了;哲学,搁置也有一段时间了;倒是心理学,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个对号入座的游戏,或者就当趣闻轶事来看看,如果还能起到答疑解惑之效,也算是意外之获。与数理这些硬科学相异,人的头脑与心理,即便可以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来分析、解释,它依然是雾中庐山,是迷思,不是吗?当然,这样的结论,并不能成为我放弃去了解、学习的理由。以前是苦于找不到资源,尤其是第一手的,现在有了互联网,苦恼的反而是面对海量信息的无所适从。

今天偶然发现一个不错的网站”Understand your mind",打算以此为起点,开始我的学习之旅。

Inglish_07/07/09

souped-up : adj. 增强了马力的;;加大了马力的,提高了效率的
Two days later Apple unveiled souped-up versions of its popular iPhone.

alpha and omega: n. 首尾始终全部主要成分重要因素
though China may not be the “alpha and omega”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cess, it was close.

Jane Doe: 无名女士(诉讼程序中对不知姓名的女当事人假设的称呼)
used to refer to a woman whose name is not known or is kept secret, especially in a court of law

unknown unknown: 知与不知的四种之一。
There are known 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know that we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 That is to say, there are things that we now know we don’t know. There are unknown knows. That is to say, there are things that we do not know we know. 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n un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do not know we don’t know.

watertight: 天衣无缝的,滴水不漏的
Thomson was shocked, but had a watertight alibi.

2009年7月6日星期一

You Are Not Alone

上一次,是七个月的暂停;这一次,会是多少个月的睽违?还是,真的就是永远的告别?

就这样被你遗留在原地,一而再,那种感觉深深地、狠狠地击穿了我。七个月的睽违,已是太大的静默,已是谁也无法面对、不愿触及的伤口。这永久的静默呢?

短暂如昙花一现的爱情,就这样细水长流地被思量、被咀嚼,被雕刻......

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刻,每一天,我如春蚕,思念如丝,紧紧将你缠绕。那些美丽的画面,一帧帧飘过来,我伸手去抓,只抓住一手暗夜的黑。那些话语,一句句敲击着,我侧耳聆听,只听见无边的静寂。没有了你存在的生活,还值得被书写,被度过吗?

听见这首歌,突然泪流满面......

You Are Not Alone

Another day has gone
I'm still all alone
How could this be
You're not here with me
You had said goodbye
Someone tell me why
Did you have to go
And leave my world so cold

Everyday I sit and ask myself
How did love slip away
Something whispers in my ear and says
That you are not alone
For I am here with you
Though you're far away
I am here to stay

You are not alone
I am here with you
Though we're far apart
You're always in my heart
You are not alone

Just the other night
I thought I heard you cry
Asking me to come
And hold you in my arms
I can hear your prayers
Your burdens I will bear
But first I need your hand
So forever can begin

Everyday I sit and ask myself
How did love slip away
Then something whispers in my ear and says
That you are not alone
For I am here with you
Though you're far away
I am here to stay
For you are not alone
I am here with you
Though we're far apart
You're always in my heart
And you are not alone

Whisper three words and
I'll come runnin'
And girl you know that I'll be there
I'll be there

You are not alone
For I am here with you
Though you're far away
I am here to stay
For you are not alone
For I am here with you
Though we're far apart
You're always in my heart

2009年7月1日星期三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之读书笔记


1879年建于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做为一门内容庞杂、分支众多的科学,心理学在上一个世纪蓬勃发展起来,其中,心理学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深远的影响。

既然是改变,顾名思义,可知此书收录的40项研究是心理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研究所得颠覆了当时的流行观点,对彼时思想现状提出挑战,对现象观察提供全新视角,引发革命性的新解释,并激起了新的研究浪潮和热烈争论,最终在总体上丰富了心理学领域。虽然很多研究发现在后来被证明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不足与局限,但这并不会削弱它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除此以外,读者还能从书中受益的,是搞原创性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习惯填鸭式教育的中国读者,尤其有用。作者从介绍研究背景入手,沿着理论假设、实验设计、现象观察解释、推论判断、后续研究及推广应用逐层推进,再佐以实验涉及的道德伦理争议和参考文献,这40个研究几乎都以同样形式呈现给读者,既为门外汉启蒙,又为术业有专攻的读者提供了丰富信息,以利于其学习和掌握蕴藏其中的思路和程序。

该书章节则是按照40项研究所属心理学分支来划分的,算得上是对心理学历史大事件的一次回顾。

第一章:生物学和人类行为
1、一个脑还是两个脑?——脑割裂实验 (Roger Sperry & Gazzaniga 1967)
大脑半球功能定位:大脑左半球更擅长言语、写作、数字运算、阅读,是主要的语言中枢。大脑右半球则在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方面更有优势。

2、丰富的经验=更大的大脑?——大脑内各种酶和神经递质评估 (Mark Rosenzweig/60年代) 丰富环境的生活经历使大脑皮层(主要负责人的思维、知觉和情绪等复杂机能)与其它的比重扩大,促进大脑发展。保持好奇心能减缓大脑老化。

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研究 ; (Bouchard/1979)
完整的人格是通过遗传和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塑造起来的。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人的行为被环境因素所左右,其中包括引起人的行为的刺激和某种选择反应的结果,回避和反对行为及人格的遗传学解释。
原因有二:
1)遗传和生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直接观察到。
2)很多人不愿接受基因组其人格塑造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而宁愿认为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们在生活中所作出的各种选择。因为前者带有宿命论的味道,而且无法体现人的“自由意志”。
实验则颠覆了环境决定论,证明个体差异中的重要部分都与遗传有关,即人格是由人的基因而非经验塑造的。

4、小心视崖——婴儿视崖实验 (Gilbson and R.D.Walk/1960)
深度知觉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实验证明是天生的,这个结论与进化论一致,也就是动物要生存,就必须在能够独立行动时发展感知深度的能力。

第二章:知觉和意识
5、所见即所学——图形和背景关系研究 (Turnbull、1961)
感觉是指通过感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取的信息;
知觉则是人类处理大量感觉信息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主要包括三种活动:
1)对需要注意到感觉进行筛选;
2)将感觉组织成可识别的模式或形状;
3)对这些结构进行说明,对世界做出解释和判断。
几种常见的知觉策略: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Turnbull的观察表明:知觉恒常性不仅是经验习得的结果,而且这些经验还会受到哦我们居住地区的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6、睡眠,毫无疑问就会做梦——梦的剥夺实验 (Dement、1960)
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做梦大多出现在REM睡眠阶段。
实验证明人需要做梦。人在做梦时身体是麻痹不动的,大概是为了保护自己,防止做出梦中的动作而引发潜在的危险。

7、梦,并不浪漫——梦中大脑电冲动测量 (Hobson & McCarley/70年代)
弗洛伊德解释分析理论对梦的解释是:梦是被压抑的愿望寻求释放的途径;梦中包含的真实渴望常被“检察官”用象征手法歪曲和掩饰。
Hobson和 McCarley则提出一种有关梦的新理论——激活整合说:梦不过是在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
4条基本原则:
1)做梦的原动力不是来自于心理而是来自于生理。
2)在做梦的过程中,脑干不会对感觉输入做出反应,也不会产生对周围环境的运动输出;相反,它是自我的内部激活。它不包含任何思想、情感、情节、恐惧或愿望。它只是简单的电能。当这种激活到达了脑的更高级的认知结构时,人就试图从中寻找意义。
3)对梦的阐述可以看成是一种建构、整合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润饰意识中不可接受的愿望的过程。
4)对梦的遗忘是因为在REM睡眠阶段,大脑中某种把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所必须的化学物质受到抑制。

Hobson赞成梦能够揭示我们的内心想法,但不赞成伪装和检察官的概念及弗洛伊德的象征符号观点。
Foulkes则把他的观点向前推进了一步:人的认知系统赋予大脑随机冲动以形式和意义的过程不仅揭示了个人记忆中的重要信息,还体现了个人的思维方式,增加了人对自我认识的机会。

8、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样——催眠实验 (Spanos、1982)
研究表明“受催眠影响的行为”是一种由较高的动机和目标驱动的社会性行为,而不是一种改变了的独特意识状态。

第三章:学习和条件反射
9、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巴浦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Pavlov/1927)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支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

10、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华生白鼠实验 (Watson、1920)

11、敲敲木头——斯金纳的鸽子实验 (Skinner)
迷信行为并不会导致想要的结果,但它带来的力量感和控制感能降低焦虑、增强自信和信心,并提高成绩。

12、观察到攻击行为——做出攻击行为——榜样对攻击行为影响的实验(班图拉)
学习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这种学习发生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之中。

第四章:智力、认知和记忆
13、期望导致结果——罗森塔尔实验 (Rosenthal 1966)
自我实现预言: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将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为现实。

14、给别人留个好印象——阿希的人的特征描述实验 (Asch/1946)
实验探讨个体是如何组织并梳理各种特征以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着重的不是印象中的情绪成分,而是其认知成分。

15、心中的地图——老鼠走迷宫实验 (Tolman、1948)
认知学习理论表明,对社会环境所形成的综合认知地图对人类而言是有益的,而内涵单一的序列地图则可能会使人陷入消极状态之中,如心理疾病或偏见歧视等。过分强烈的动机或极度的压抑状态,容易形成狭隘的序列地图,使人类一而再再而三地误入歧途。

16、感谢记忆——延时记忆实验 (Loftus)
人的记忆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么稳定,它会调整和改变。记忆是一种对实际发生的事件的重构——用新信息和现存信息去填补你回忆某种经历时所出现的遗漏的结果。
Loftus的研究结果对心理学领域的被压抑的记忆之说以及法学领域的目击者证词的作用与可靠性提出严重质疑和否定。

第五章:人的发展
17、爱的发现——猴子依恋实验 (Harlow、1958)
harlow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于母婴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成功养育的关键是接触安慰。

18、看不见≠不存在——皮亚杰的儿童观察研究 (Piaget/1954)
该研究为智力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解释了人类获得复杂思维的过程要经历四个认知发展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9、先出生的孩子更聪明吗?——营养不良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生的孩子的智力影响 (Zajonc 1975)
荷兰研究数据表明家庭规模和出生顺序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水平。难以想象吧?

20、让你愉快的控制力——阿登屋疗养院的实验
当人拥有选择的机会和个人的控制力时,会对人的心理和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六章:情绪和动机
21、性动机——人类的性反应实验 (Masters, Johnson)

22、我能读懂你的面部表情——南弗尔族的面部表情辨认实验 (Ekman, Friesen/1971)
对应于基本情绪的特定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23、生活,变化和应激——生活事件调查 (Holmes 1967)
应激是情绪的极端形式。每当应激事件中生活中发生时,人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心态调整、改变或应对。“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能相对合理的测量生活应激的水平,并在60年代末期作为一种检验应激与疾病之间关系的工具为很多研究者所使用,它的价值在于能够根据人们的生活变化单元分值对疾病进行预测。

24、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实验 (Festinger 1959)
研究表明:当人的行为和态度发生矛盾是,人的态度将有所改变以与行为保持一致。认知失调理论是如此解释的:当人同时经历两种或多种彼此间不协调的心理过程时(即认知失调),将导致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紧张感,其程度取决于该认知失调对人的重要程度,进而,这种不适感会促使你做出某种改变以使它减弱,居然不能改变行为,就只能改变态度。
人越是将不一致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选择,他的认知失调就会越严重。当个体的认知失调很严重时,其态度和观点的改变幅度将是最大的。
当人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是,理由越充分,体验到的认知失调越少,改变观点的动机越不强烈。 由认知失调所引起的态度改变经过四个必要的步骤:
1.这种与态度不符的行为必须导致你不乐于接受的消极结果。
2. 个人必须对消极结果承担责任。
3. 生理唤醒。
4.个体必须意识到这样的生理唤醒是由自己所做的与态度不符的行为引起的。
How and Why We Lie to Ourselves: Cognitive Dissonance

第七章:人格
人格通常指导是那些相对稳定的、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一致性的品质。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I-E量表 (Rotter, 1966)
控制点是一种在各种情境中一贯发挥作用的可界定的个体特征。
外控制点: 把自己的行为后果归结为运气、命运或是他人力量的影响。
内控制点: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行为和人格特征。
I-E量表用来测量人们在内外控维度的倾向程度。个体的内外控维度对行为的影响是:它将使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情境时采取不同的行动。

26、你的品德如何——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 (Kohlberg 1963)
道德的动机层面,道德阶段论:各种水平的道德推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道德标准不仅仅是学习得来的,而是人与社会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而发展建构而来的。
hohlberg的理论只适用于道德判断,而很多研究业已证明在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之间缺乏一致性,有时,情境力量会改变道德行为。

27、和心脏赛跑——AB型性格格言 (Friedman 1959)
A型人格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对我们如何看待人格差异和人格何以能导致严重的疾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特征:1)一种要达到个人目的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
2)热衷于竞争
3)对得到别人的承认和不能超越自己的持久的欲望;
4)对最后期限的压力
5)习惯于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活动
6)心理和生理上的过分敏感。

28、个人和集体——跨文化差异研究 (Triandis 1988)
通过挖掘和提炼文化的基本特性,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对人类行为和人格的影响。
集体主义文化:个体的需求、欲望、成就度必须服从于他所属群体或组织的需求、欲望以及目标。
个人主义文化则更看重个体的幸福和成就而不是所属团体的需要和目标。
集体主义文化注重培养“集体自我”(collective self),服从被看成是一种优点。身处其中的成员在自尊的两个维度(自我悦纳和自我胜任)上,喜欢自己甚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个人主义文化注重培养“个人自我”(private self),反抗和独立倾向被看成一种人格财富,他们对自己要求更苛刻,但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第八章:心理病理学
29、这儿,谁是疯子?——精神病诊断实验 (Rosenhan 1973)
如何界定行为的正常与异常?
1)要考虑行为发生时的场合。
2)该种行为模式是持续存在的。
3)当行为产生社会偏差(违反了人们的期望和标准以致扰乱了他人), 且该行为非常极端和持久。 4)行为带来主观痛苦。
5)行为引发心理障碍。
6)行为伤害了正常的生活功能。
罗森汉恩的研究揭示了精神诊断标签的危险性和诊断过程的不可信赖性。
Back to Madness

30、你再次获得防御——弗洛伊德防御理论 (Anna Freud 1946)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有基本的生物冲动组成,根据“快乐原则”,它要求即刻满足所有的欲望,它属于无意识的。自我按“现实原则”行动,它注意现实社会和行为的结果,自我属于意识,其工作是让本我的欲望得到满足,但是在合理的、社会认可度、相当安全的情况下完成。超我,是要求自我根据已有的一套准则来解答本我的需要是否合乎道德和伦理。它在意识和无意识两个维度上发挥作用。
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用以改变现实避免焦虑产生,从而保护自己的武器。它的目的是保护本我,通过自我欺骗和歪曲事实,避免被禁止的本我冲动进入意识,使本我的欲望得不到承认,减少与之相关的焦虑。
常被应用和认可的几种防御机制:
1)压抑(repression): 把烦恼冲动挤出意识层。
2)退行(regression):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
3)投射(projection):把自己无意识中的欲望冲动看成是别人的行为。
4)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表现和本我真实欲望相反的行为。
5)升华作用(sub-limation):找到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转化无意识中被禁止的欲望所产生的能量。

31、习得性抑郁——梭箱电击狗的实验 (Martin Seligman 1967)
给实验证明,无助感是习得的。如果个体学会把自己的控制力缺失归因于:
1)永久性的而不是暂时性的;
2)自己的内在人格因素而不是情境因素;
3)渗透到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个体最有可能变得抑郁。

32、拥挤导致行为异常——高密度状态的耗子实验 (Callhoun 1962)
人口密度是指一定空间内个体的数量,是客观度量。拥挤则是由密度产生的个体主观心理体验。

第九章:心理治疗
33、对心理治疗师的选择——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效果的研究 (Smith 1977)
研究表明,心理治疗有效,但并没有一种具体的疗法是最为优越的。

34、缓解你的恐惧心理——系统脱敏法的实验 ;(Wolpe 1961)
交互抑制:当两种反应彼此抑制,在既定时刻,只有一种反应可以存在。

35、投射出真正的你——罗夏克墨迹测验 (Rorschach 1942)
The Inkblot test是最著名且应用最广泛的两个投射测验之一。所谓投射测验就是给被试呈现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并假设被试会把自己的无意识过程投射在这上面, 从而被用来揭示被试的某些人格特征。
但这个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直被人质疑。
Rorschach test
Recent flap over the internet publication of ink blots.
36、编个故事吧!——主题统觉测验 (Murray 1938)
给被试出现模棱两可的描绘人类行为的图画,为了节省图画,被试的自我意识会有所下降,减少人的自我防御,从而揭示出内心的愿望、恐惧以及被压抑的过去经历。

第十章:社会心理学
37、言行一致——美国旅行及调查 (LaPiere 1934)
实验证明人们的社会行为与他们口头表达的社会态度很少是具有一致性。
导致言行不一的可能因素:
1)人的头脑中存在很多互相矛盾的态度。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取决于特定的情境。
2)行为与态度相矛盾,可能是因为别无选择。
3)社会压力或个人为避免难堪,也可能导致言行不一。
言行一致的可能因素:
1)态度的强度。
2)态度的稳定性。
3)行为与态度的相关性。
4)态度的显著性
5)情景的压力。

38、从众的力量——线条辨认的从众实验 (Solomon Asch 1955)
视知觉研究说明社会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决定从众效应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在于:
1)社会支持——同盟者的出现能帮助抵抗从众效应的压力。
2)团体的吸引力及成员的归属感——吸引力与归属感越强,越容易从众。
3)团体的规模——从众的倾向性岁团体规模的增加而提高,但到一定数字,从众效应的水平不再增高。
4)文化差异——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度更易从众。

39、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责任扩散实验 (John Darley 1968)
凯蒂·热娜娅谋杀案引出“旁观者效应”的概念:旁观者太多,降低了个体提供帮助的意愿。
通常个人介入一个突发事件会经历5个步骤:
1)你必须意识到紧急事件的发生。
2)你要对突发事件的情景作出是否需要帮助的判断。情景越模糊,越难判断,此时,害怕难堪的心理会发挥作用。
3)你必须承担的个人的责任。
4)你必须觉得该采取什么行动。
5)你必须去执行。
Why we don' help others:Bystander Apathy.

40、无条件服从——服从实验 (Stanley Milgram 1963)
Stanley Milgram: Obedience to Authority Or Just Conformity?

Updated on July 30th: Recently I am reading some PsyBlog, which run a series of posts to introduce 10 Briiliant Social Psychology Studies. Some nominations are exactly same as studies mentioned in this book. I try to add some links to expand th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