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7日星期二

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


清末民初,大家迭出,群星熠熠。惭愧的是,对于各泰斗巨匠,我竟一直不甚了了。即便遇上几个家喻户晓的,又会避而不读,绕而行之。究其因,还是鸵鸟心态使 然。彼时烽烟四起、哀鸿遍野;人逢末世,动荡飘零、生死离合,又岂是自己能做得了主的?即便是风花雪月,也被那兵荒马乱的背景染成惨淡的灰。一直和张爱玲 保持距离,除此之外也是惧怕她笔下不留情面的真实、刀砍斧凿般的分明以及乱世的苍凉。

几年前,终于吹掉《半生缘》书页上的灰尘,认真地 读。孰料,曼桢最后一句“世均,我们回不去了”,多少流年,她的,他的,你的,我的,在内心尖锐的刺痛下,就这么呼啸而过。后来,她的书,再度搁置。《色 戒》的热议、《今生今世》的喧嚣、《小团圆》的纷争,也丝毫不曾动摇我回避的决心。

近日,在阅览室寻找《听杨绛讲往事》时,偶遇《哪一种 爱不千疮百孔》。读张的文字,余悸尚存;读写张的字,自然少了那一点点畏怯。以前不读,是不耐世间此起彼伏的各种言说,而今想读,除了突生的一点点好奇, 也是因为,在汗牛充栋的书籍中,此书书名勾留住我的视线。亏了作者的细致功课和锦心绣口,我算是对这个奇女子的前世今生有了粗略大致的了解,也体察到她自 己一袭生命的华服有着怎样的百孔千疮。

祖父张佩纶,少年成名却仕途顿挫,是一个夭折的传奇,虽得了岳父李鸿章的青眼有加,但终究还是辜负 了“成名需趁早”的机遇,纵有举案齐眉的婚姻,也难掩背人处的沉郁。父亲张志沂,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遗少,坐吃山空,不合时宜地活在新民国。他与张爱玲, 就是一本爱恨纠缠的糊涂账。母亲黄素琼,勇敢又新潮,不是不爱一双儿女,而是更爱自己,于是总能清醒地算计着得失成败。姑姑张茂渊,将剩女做到了极致,有 着刻骨的真实、刀截般的分明,机智又风雅,强悍又独立,厌憎人与人之间鄙俗琐屑的纠葛,她的洁癖,对少年张爱玲,有着深远的影响。弟弟张子静,平庸懦弱, 畏寒怯冷,因为最后对姐姐不出恶言的温厚与维护,让人平添一丝好感。至于张的情史,她的最初与最终,做为旁观者,看看戏就可,说三道四,还是罢了。

平 心而论,对于生命中与张爱玲有过深切牵扯的那些人,闫红的论断算是别出心裁、精妙绝伦的,让我抚掌称叹之余,回味良久。若再加上她的锦绣文字,与时俱进的 网络语言,东拉西扯、冷嘲热讽、嬉笑怒骂之风,这样的阅读,不失为一种享受。

回家的夜路上,又在想你。她与鲁迅,曾是少年的你钟爱过的那 杯茶。你说:少读张爱玲,你由此兼具老人与孩子的心态。回顾自己的来时路,在你品咂着狂人日记,冷眼相看倾城之恋,憧憬着未央歌的同时,我却是捧着亦舒和 西漫小说读得个不亦乐乎。曾经自豪于与你精神契合,却发现终是隔了层纱雾里看花罢了。回心细想,大概是那时不期而至的亲密、飞扬的恣肆,年少的轻狂,酣畅 的笑语,淋漓的诉说,刻骨的相思,才让我高山流水般引你为知己,可是惭愧,那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了解与懂得,竟是这般肤浅,仿佛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一般,我竟也不知你太多太多:你爱听古典、你阅读兴趣涉猎极广、你对孩子既喜爱又有耐心,你爱嚼鸭舌,爱啃脚爪,爱啖牛筋...后来偶尔会困惑,我们的时间,究竟都挥霍在哪里了?是我太自私太自我,还是我们的机会太少?

呜呼, 时至今日,我依旧不知你最爱的水果...每每行经水果摊,只恨当初不曾坚决得缠着你问个明白。

告诉我,我们的爱,是否也千疮百孔了呢?

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

囚鸟——《不存在的女儿》


你有没有体验过被时光困住的感觉?
你有没有试图去保存记忆,竭力挽留人生中某些稍纵即逝的时刻?
你有没有过看着心爱的人渐行渐远,终于不 可追回的经历?
你知不知道一个冲动的决定、一个简单的举动也许就能改变人的一生?
你知不知道为了逃过心痛,很多时候你也可能错过了无数的 喜悦?

戴维,他开始并不了解,后来,等他明白过来,已经太迟。

是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是那个毫不犹豫写下地址送走女儿的 那一刻,是那个善意的谎言成型的那一瞬,他自己、他美丽的妻、他聪明又健康的儿子、他先天不足的女儿,以及暗自恋慕他的护士,他们的人生,从此走向不同的 旅程。后来,他一直被囚禁在那一刻,听任一个错误吞噬自己的一生;后来,他用疏离在他和家人之间筑起高墙守护秘密;后来,他用镜头去捕捉记忆、留驻时光, 想籍此抗拒失落与变迁;后来,他的所有沉默、所有照片,都彰显着他密而难宣的渴求;后来,他眼睁睁看着家庭分崩离析而无力改变。

一个秘 密,长成一片黑森林,葱郁的爱,消失成灰烬,悲伤的人,腐朽成白骨;一只囚鸟,不知该如何唱出心中的爱。他终于还是选择:遥望蓝天,沉默到了;悲伤向隅, 孤独至死。

有些错,易犯难纠;有些罪,无法救赎;有些伤,无从愈合。

时间,可以囚禁你,时间,也永远不会等你。

2010年4月21日星期三

碎碎念 —— 《我执》


车丢了,去图书馆就从骑车改为走路,胡思乱想的时间多了一倍;心里很乱,我的行为习惯随之从外借书库的匆匆来去变身为阅览室的竟日阅读,用书墙抵抗乱耳的 喧嚣。走在这颇具欧陆风情的街道,这城市难得的幽静,一步一个足迹,也踩飞如歌岁月的种种细节,像这柳絮杨花,在空中飘舞坠落。是的,我早已失去你的信 息,但回绕在这城市的残响犹在,不知如何使它静哑。我一如既往得内缩进自己的世界,反复咀嚼曾发生过的对话,不断地重新虚构那无数的潜在可能,浑然忘却其 它的各种身份。

手拙,笔钝,即便只是白描我心,也难以写明心中的幽微转折。阅读时,看见别人的意象譬喻,常常有"aha"的瞬间,于是, 不惜做书山里的盗花贼,字海边的拾贝人。说剽窃也好,道借用也罢,都难抵一诉衷肠的诱惑。好在,你才是我真正的读者,唯一的对话者,只有你知道,这一字一 句,都在测量我对你的爱欲深度,就像潜水热爱者在丈量大海的深度,难见天日,更不知何处方为尽头,那一种深,令自己也恐惧。只有你懂,这属于我们两个的密 码,就这样隐没于公共空间的洪流,思念、等待、拒绝、哀伤、罪愆、憾恨、隔绝、回忆,细节无穷,浮沙沉戟。

道长说:“我们正是在无法接近 爱情的时候,才能更透彻地理解爱情的核心与本质。”他又说:“唯独在不可成就的爱情当中,才能最圆满最深刻地体会孤独。” 似乎可兹安慰,但其实,我要理解这爱的核心与本质何用?我要这最圆满最深刻的孤独体验干嘛?可知道,这样极致的孤独,让我窒息?可知道,我不过是个软弱的 血肉之躯?!

道长问:“要到了何种情境,一个人会以伤心来保留爱情?” 错矣。爱情的去与留,又何尝是人力可控?往往是:心可伤,情难留。

张大春说“抱歉”是无效的,apology其实是辩护,因为抱歉者在抱 歉过程中定义了整个“事实”要对方接受,而无论事态是在发生中而无法阻止,或者已发生而无法改变。读到的时候,心里一惊,赶紧翻查当初自己说抱歉时的心 态。极少说sorry,也是因为早知sorry的无效与苍白,但后来,抱歉就是这么忍不住得要从心底冒出来,又哪里是想要为自己辩护呢?!

书 里提到蓝色代表失败、理性、安静的忧郁、理智的哀伤,忍不住又犯了对号入座的毛病,好像都搭边。我侧头倾听,仿佛你在一声声轻唤“小蓝、小蓝、小 蓝...” 等待了这33年来最漫长的一个冬天,终于春回大地。只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的“绿”,不见踪影。难道,也要等上33年?唉,这生死之间最后几步踉跄蹒跚,竟然不能有你,人生诸事,自此皆空。

哲人为欲望立了一个算 式:“desire(欲望)= demand(需求) - need(需要)”,这里,desire实指抽象的永远匮乏,是一种永远追寻的无法满足的驱动力。学到一个词——pathos,说是对于那不在者的思念与 渴望;是无法穷尽、永不满足的缺憾。如是,你又如何能叫我生生灭了这欲望、这渴慕?!我又难以自制得想:若desire能在短短数年间就这么被扼杀了,是 不是,我曾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我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一种偶然?嗟乎!我执我执,愈是想得,愈不可得;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无路可走,也只能被 逼着弃绝占有,任其自来自去;不去占有,仍可将你一直默存心中。此谓禁欲?他又说,硬币的反面是欲望的极度扩张。天知道,我只想拥有最最平常的耳鬓厮磨、 执手相看。

“当时只道是寻常”,说滥的一句话,但又这么真切。以前忍不住用过,也引来你的质疑,想必还有伤心与不悦吧,当初没有再解释, 今日又看到,已无解释的必要。你可知,这一种寻常,其实不是与他人的横向比较,而是与我们对未来的预期纵向相比的,以为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去经历更多、体 验更丰富的、书写更精彩的,未料当时的寻常已是殊异可贵,我们以为会习惯的人事不过是无常偶然的诡局,预期梦想就这么雨打风吹去,还有信心。当时以为的平 常,而今才知是异常。

从前写信,一字一句的斟酌,既想赤裸透明地传送自己的情意,又想隐匿起这一份苦思与恋慕。孰料,文字本身,终究背叛 了你我。当初,你未必能明白;后来,我也未必敢相信。“心有灵犀一点通”,每每想起,只有苦笑。

和道长一样,我也以为“我们从头再来”是 不可能的。若将我曾经交给你的那时间,把曾经属于你的那一半生命割除,我已残缺不全、面目全非。如此一来,即使”我们从头来过“是可能的,这里的”我们 “也已经不是”我们“了。

重生?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好难的。道长说,“每一段感情的发生与结束,其实都是场记忆的战争,受过伤害的,必将 在新一轮关系的最初就迟疑畏惧,甚而仓皇退缩,因为他记得那么清楚,他害怕的,不是眼前的人,而是过去的人。他不只是在和新认识的朋友交往,他同时还在和 自己的记忆协商、谈判与作战。” 不想我的感情空转?事实是,我的生命,从此荒芜。这巨大的空洞与虚无,使我张口结舌,那些曾钉我于十字架上的沉沉重荷,也变成了不能承受的轻。

书 写回忆,是想要在现在与过去之间隔开距离,在回忆与书写的当下隔开距离,一如道长所言,是精神操练,是修习止观,我试图把那令我欢喜令我忧的材料提取出 来,观察那种种念头的生起和寂灭,进而省思它们让我欢喜让我忧伤的前因后果。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说给你听。一直一直,一切的情绪感受,我只说给你听。 后来这几年,我们之间的沟通,变成不断关与开的过程与重复,从信件到电话,从MSN到blog,不断地适应、习惯、再适应。一扇门关上来,另一扇门又开 了,直到最后。

可知,关上所有的门,我依然想在这汪洋大海里,开一扇小小的窗口,只唱给你听,无论你是否能听见。

2010年4月13日星期二

数字新世界 —— 《Super Crunchers》


赌场老板会关心你的财政状况与输赢,及时劝阻你在走霉运时继续孤注一掷;你可以在醇酒刚酿制时就预测品质,及早买下奇货可居,而不必再等待10年花费巨额 金钱拍下“绝世佳酿”;真命天子,很可能就在你鼠标的数次点击下,再不必担心茫茫人海无缘相逢;同样一件商品,你也许要付出别人两倍的价钱,因为人的差别 而非商品的差别;航空公司重新定位常旅客,不再奖励飞行里程最多的乘客转而奖励让公司盈利最多的乘客;通过神奇数字,你可以发现竞标中的欺诈行为;雇主在 面试时就可以分辨谁将会是适应本企业文化的忠心耿耿的好雇员;企业在迅捷反馈消费者需求时又能做到零库存以节省成本;不相信?Well, 欢迎来到Super Crunchers的美丽新世界。

科技的迅捷发展(Moore's Law & Kryder's Law所揭示的计算机性能与硬盘存储空间的发展趋势)、庞大的数据库(Terabyte、Petabyte数量级)、智能的搜索引擎,使年逾百岁的统计数 学工具(RegressionRandomized Trials)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得向这一愿景奔去。书中,Ian Ayres列举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来说明Super Crunchers如何用数字说话,从海量数据中挖掘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发现隐藏的规律,预测未来。耐人寻味的是,在与 super crunchers的同台竞技中,依赖于经验和直觉的传统专家屡战屡败,预测未来的精准度常常略输一筹。Ian一度想以“The End of Intuition"命名此书,也是因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的较量中,经验法则和直觉正节节败退给数字分析这个事实。但在其后的章节,他也指出,数据决策方 法的兴起并不代表直觉的末日,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互助关系,因为敏锐的直觉能够指引我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数据挖掘则能够分析问题、检验直觉。

不 可否认,Super Crunchers在犯罪学、教育学、医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各领域攻城掠地,在力图改变以往决策模式的同时,也掀起权力更迭的大潮。他们的崛起威胁到很 多传统职业的权力、地位,以及受尊重程度,既得利益者对其的否定和抵触自然不难理解。此外,除了人们因循守旧的惯性,数字化进程对公民隐私权的侵蚀也是抵 触和恐慌情绪蔓延的重要源头之一——你的一切数据、信息尽在掌握中,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行为、意识甚至潜意识。不过,人类发展史也一再揭示了“顺我者 昌,逆我者亡”这一规律,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在直觉和数据之间游走自如的super crunchers,因为他们比传统专家和电脑都看得更远、更准。你要做的,是克服对数字、公式的望而生畏,努力掌握基本的统计数学概念和工具,改变自己 的思维、决策方式,做一个站在浪尖风口的弄潮儿,而不是被潮流吞噬的溺水者。

阖上书本的最后一页,我脑中不禁浮现狄更斯广为流传的一段话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Some useful concepts in the book:

Super crunching is statistical analysis that impact real-world decision. Super Crunching predicitions usually bring together the combination of data, speed and scale.
  • the big size of dataset, both in number of observations and variables.
  • the increasing speed of analysis.
  • the huge scale of impact

Collaborative filters are examples of "the wisdom of crowds":
  • the collective predictions are more accurate than the best estimate that any member of the group could achieve.
  • a kind of tailored audience polling.
  • preference database are powerful ways to improve personal decision making.
But, there is also a social cost to exploiting the long tail:
  • the more successful these personalized filters are, the more we as a citizen are deprived of a common expereience
  • expose citizens only to information that fits with their narrowly preconceived preferences.

The core of super crunching techniques:
  1. Regression:
    • a statistical procedure that takes raw historical data and estimates how various causal factors influence a single variable of interest.
    • not only make predictions but also are able to simultaneously tell you how precise the prediction is.
  2. Randomized trials:
    • having a computer flip a coin and treating prospects who come up head differently that the ones who come up tails.
    • the sample size is the key: after randomization makes the two groups identical on every other dimension, we can be confident that any change in the two groups' outcome was caused by their different treatment. -- treatment effect.
    • the process of randomization creates matched distribution.
  3. Neural Network:
    • computer can be programmed to update their reponse based on new or different information.
    • neural network is a series of interconnected switches that receive, evaluate and transmit information. Each switch is a mathematical equation that takes and weighs multiple types of input information.

Regression versus Randomized trials:
  • Regression lets the researcher sit back and decide what to test after the fact.
  • Randomized trials require to hypothesize in advance before the test starts.
  • Regression are used for identify the target group.
  • Randomized trials are used for test the impact of one specific treatment.

Regression versus Neural Network:
  • Regression need to be specified the specific form of the equation in advance.
  • Neural Network let the data pick out the best functional form from massively interconnected set of equations.
  • Compared to plain-old regression analysis, neural network is more flexible and nuanced.
  • The subtle interplay of its weighting schemes in neural network leads to the biggest drawback of neural network: it can't identify which single factor will impact on the prediction result and how it will impact; it can't tell the confidence intervals of its prediction.
  • The overfitting problem in neural network may hinder the predicting capability.
P.S. 找这本书的经历,有点“众里寻它千百度”的味道,还特地找了中英两个版本仔细得读,认真的记。伏案疾书时,还得努力推开你的影子和声音。读它的感觉,真正是五味杂陈......

2010年4月9日星期五

Pattern Matters Instead of People ——《The Social Atom》


Mark Buchanan,身为理论物理学家,自然而然,看万事万物,都难脱物理法则的框架。他以理科的思维,对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提出反思与质疑,他提倡 研究人类社会学,不该再因循守旧得以个人为单位,而应该从混沌乱象中思考并辨析出群体的决策、行为模式。无它,因为人类社会既由单位微粒——人组成,也该 和自然物质中的微粒一样遵循某种物理法则。他认为群体行为模式的形成与个体的自由意志性格特点没有太大的关系,做为社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人并不能完全独 立自主,我行我素,个人的选择势必要受到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影响和限制,同时,具备适应与模仿两种天赋本能的个人的选择结果又会增强群体行为模式,进一步扩 大它的影响和能量。总之,他以为,单个微粒的运动可以是杂乱无序的,但整体层面而言,系统是有模式可循的。这就象社会学领域的一场“量子革命”,方兴未 艾,Social Physics, 正是这场革命的骨干力量。

书中,他颇引用了一些有趣的实验,为一些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提出迥异以往 的解释,值得沉吟。譬如:

How fads are created? - Mark Granovetter "Threshold" Theory:
  • In any specific situation, we all have some threshold, A person's threshold reflects the points where the perceived benefits to an individal of doing the things in question exceed the perceived cost.
  • Person's threshold vary among the group.
  • The balance between benefits and costs often depends not only on our own individual preferences, but on what other people are doing and how many of them are doing it.
What cause racial segregation?
Thomas Schelling's segregation game shows that racial segreg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caused by racism. Just because people prefer to avoid being part of an extreme minority.

Why ethnic division exist?
Axelrod and Hammond's color game shows two remarkable things:
  1. when people interact in a primitive setting, with only a few possible ways to try to get on in the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neighbors, prejudice has an advantage.
  2. the rise of the ethnocentric attitude and its spread through a population results in a more cooperative world.
Ethnic prejudice will happen only if people are somehow forced to make decisions only on the basis of crude and superficial labels.
Ethnic division is a kind of universal tendency, unless other prevailing forces keep it under control.
Ethinc cleansing happens because:
  • lack of higher social mechanisms
  •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of hatreds by strong leader.
Why strong reciprocity can evolve?
Sele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should work against strong reciprocity, but selection between groups should work for it. If competition between groups is important enough, then strong reciprocity should naturally evolve.

Why Matthew Effect can happen?
The wealth inequality simply follow the power law pattern.

What he concluded is: Behind the complexity, behind the scenes of the outer story, simple mathematical laws emerge that reflect the workings of some orderly process.

Well, think pattern, not people. That is it.

2010年4月6日星期二

乍暖还寒

昨天太阳还晒得人暖洋洋得直欲眠去,今天又是“秋风”乍起萧萧落叶的阴寒,这春天,竟迟迟不来,也难怪一病就拖了三个多星期仍不见好转。药时断时续,没个准头,完全凭咽喉的疼痛和破碎的记性而定;“公鸭”嗓不忍卒听,于是不“顺”理也成章地沉默是“金”。心懒,总提不起劲改善病况。或许,身体的疼痛,还能提醒自己还活着。

等地铁,呼啸而来的风吹起书页的同时,也吹涨了纵身一跃的欲望。过马路,看见横冲直撞的大卡车,一了百了的念头,盘旋不去。Yale在网上开的一节公开课,关于Death的,一直想等"Game Theory“的课结束后去听一听,研究研究;哪想人惫赖起来,这"Game Theory”的课一拖就是很久,不见结束。总想着要push自己改一改旧习,跳过这课直接去听Death, 不过,old habit die hard,于我,似乎更难。当然,也都是借口。

去年此时,我们还在同一个时空。去年此时,我们竟还能窃窃私语......

辗转反侧的夜,几度难以把持,想要不顾一切拨个电话过去。又想起那个难以改变的前提,又想起你说的饮酒壮胆,又想起你说的电话挂断后的浑身虚脱,又想起让我生不能死不得的最后几封信,我又瑟缩了。但这手,虽然如千钧之重,竟还是无法抑制得伸过去,仿佛有自己的意志。天,我是这么这么这么的想你、想你、想你...也许,打过去听听你的声音,什么也不说也好。不,我怎么能打这样的“骚扰”电话呢?我怎么可以?我怎么能允许自己呢?!

天,我克制得要疯了。天,这死气沉沉的生活,我已经疯了。我不断得问自己,为什么不索性失去最后一点理智,自私一下呢?

哦,但愿:没有我,你的生活能少一点折磨,你的心情能平静一点,你的身体能好一点...但愿。

否则,我的选择,就彻底错了。

2010年4月5日星期一

When I Close My Eyes

邂逅一首歌,John vice的“When I close my eyes",一听钟情。

温柔惆怅的声音,慢慢从耳膜沉落心田,我的血液凝固在听懂的那一瞬间,我的灵魂惊慌失措如蝴蝶展翅,整个世界模糊下去,我只听见这个声音,销魂蚀骨地低低吟唱。

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Alas,同是天涯沦落人矣。

后来,在网上找了很久,未果,找到的却是同名的另一首歌,Kenny Chesney主唱,歌词差强人意,曲风偏甜。副作用是,那时寻觅“She”的记忆,复苏鲜活起来,牵扯着心脏生生作痛。

无奈,也只得将John Vice的歌词听记下来。

It feels like lifetime,
It's been way too long
almost make me lose my mind
still can't forget you
still need you so much
searching for a love it's lasting in time

when dark's fall and i'm all alone
I found a way to be with you
day has ended and it's late at night
I turned right to the dream with you
I spend every night lonely
yet feels so right when i close my eyes.

when i close my eyes
you smile at me
when i close my eyes
you are so near to me
when i close my eyes
you always come back to me

I can feel storm rains
I can take the hardest pain
cause you are always by my side
what you give me never left me
always lift me up so high
all i have to do is to close my eyes.

2010年4月2日星期五

她说 ——《送你一颗子弹》


她写专栏、出书、教学,她观察入微,她鞭辟入里,她爽脆利落,她举重若轻,她长袖善舞,她高朋满座。她与我素昧平生,理解,来自于阅读。读她,仿佛听见你在对我戏说人生:佻 达幽默,妙趣横生,让我忍俊不禁。读她,仿佛遇见另一个自己,这样说,或许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但她如是说,我亦以为然。

她说:“最近我才 意识到,我是一个非常缺乏弹性的人。我所要的,如此清晰、僵硬,就像卡住喉咙里的一根鱼刺,影响了我对其他食物的胃口。必须、必须...虽然渴望无比坚 硬,但现实总是更坚硬。” 缺乏弹性,呵,关于坚持,原来还可以如此描述。我于是想起你对“坚持”一词的不待见,我想起自己使用“坚持”一词的频率不自觉的高,我想起自己同样坚硬的渴 望,想起面对更加坚硬的现实我愈发僵硬的行事方法...

她说:“我本能地警惕一切跟人多有关的东西。” 自然而然的,我想起自己的绕道而行,想起自己不自觉地皱眉,想起自己没有道理的偏执,想起自己被人嘲笑的不食人间烟火...

她说:“回忆对于我,完全是蹩脚的侦探遇上了狡猾的罪犯。” 原来,不仅仅是我在与漏洞百出的记忆做搏斗...

她说:“消费的乐趣,从来都是无力的乐趣, 数量越大越无力。” 我想起别人评价我的难以取悦...

她说:“检验友谊的唯一标准,就是两个人是否能凑在一起说别人坏话。”这样的检验 标准当然不是唯一,但如果能肆无忌惮与一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个人, 想不承认她是朋友也难罢。但真能与一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毫无顾忌,这个人,又怎么可能仅仅是朋友呢?!

她说:“不偏激的,那肯定不是 爱。” 哦,爱。那让人生、让人死,让人哭、让人笑,让人疯狂、让人痴颠的爱,怎能不偏激?谁若能理性地将那条界限划分清晰,精准地保持住平衡,我不免要怀疑那还 是爱吗?

她说:“为什么勇气的问题总是被误以为是时间的问题,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总是被叫做生活本身。” 好吧,下次再为自己找借口,一定要更加仔细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审视了,免得被人逮个正着。

她说:“越大的自由意味着越大的责任,因为一个自 由的人注定是一个精神上的孤儿,他无依无靠,除了自己的头脑和心灵。” 我想起选择与自由的吊诡。

她说:“在兰德的观念里,成功与功成名就没有 什么关系,成功就是一个人捍卫自己的完整性。对个体意志的赞叹并不依赖于它是否引向“成功”。功夫常常是会负有心人的;功夫负不负有心人本该没有那么重要 的;“有心”的价值是不能用“负与不负”来衡量的。” 我这么认同这段话,是不是因为自己没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呢?捍卫自己的完整,怎样才算完整呢?又要如何去捍卫呢?难道要撞了南墙也不回头?难道要干渴而死也不停止追日的脚步?至于负与不负,世事如今见惯,知道耕耘与收获,并不一定成比例,尤其感情这回事。下次对小朋友耳提面命时,是否还该继续这样的谎言呢?

她说:“也许,“大地方”和“小地方”的差别,不在于“快乐”和“痛 苦”,而在于,前者的痛苦可以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事情。” 我问自己,我算是在大地方还是在小地方呢?我居住的城市如此之大,我却生活在别处,一个极其狭小封闭的世界。那我的痛苦,又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呢?但其实,具有审美价值又如何呢?

她说: “如果你还在为自己孤单寂寞怀才不遇举世皆浊我独醒而深深叹息的话,那么让我告诉你,你买不到那个彩票的,别再把你时间的积蓄两块、两块的花出去, 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你就可以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身份分文而腰缠万贯。人生若有知己 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多么渴望,俯下身向幽暗深处的我伸过来的手,依旧是你的手;多么渴望,深渊处的我仰头看见的,依然是你的脸。我回到内心,却发现,你早已将它占满。

她说:“青春的浓雾散尽以后,裸露出时间的荒原。” 我说:“时间的灰烬扬起时,依稀可见的,是你不变的容颜和我等待的苍老。”

她说: “知识只是信息而已,智慧却是洞察力。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可能看问题很深刻,一个读书万卷的人可能分析问题狗屁不通。” 我汗颜于我的兜兜转转、我的纠缠不休,似乎,从某一年开始,我就不曾再长大过。

她说:“很多时候,我只想表达一个观点而已,并没有力气和 兴趣去清晰、去完整、去有理有据。再真诚的忧郁或者狂躁,也因为这两千双眼睛,变成了一种表演,以至于你自己都忘记它是一种感受还是一种姿态。人渴望被承 认,也就是别人的目光,但是同时,当别人的目光围拢过来的时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获得承认和追求自由之间,有一个多么辩证的关系。” 呵,令人焦虑忐忑的博客心态。我于是忆起自己彼时的担忧与惶惑,曾那么害怕对你的诉说会变成一种表演,一种压力;可我又那么渴望对你的诉说、对自己的释放,在所有的可能渠道被一一堵死以后。

她说:“历史是一个无限且循环小数。” 我不禁想起我们的缘起缘落,接近与飘离...

她说:“在青春的掩护下,颓废是勇气,懒惰是反抗,空虚是性感。只有愤怒,是感知自我最快捷的方式。” 我的青春,充满了无知无畏。如今,我没有了青春、也没有了愤怒,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剩下。你说,你是个彻底的loser,我想告诉你,和我相比,你比我富有、成功不知多少倍...当然,我很能理解你的痛苦和憾恨,痛苦时、自我苛责时,不妨换一个参照系吧。

她说:“我想我就是现在遇上一个心爱的男人又怎样呢?一个没有和我一同愚蠢过的男人,有什么意思呢,而我们就是从现在开始愚蠢,也已经太晚了。” 是的,已经太晚。只有在正确的时间,遇见正确的人,爱,才可能葱葱郁郁罢。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的点滴喂养的。

她说:“曾经拥有的不可超越,与其用力不从心的文字去冲淡曾经的光芒,不如用沉默来守 护它。” 我问自己,我究竟在干什么?!

她说:“He lives at another level。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被 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查尔斯拒绝成 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被梦想击中的我,惊慌中四处逃窜过;后来,束手就擒;后来,不顾一切不断丢弃捆绑我的重重身份,逆流而行;尽管我的梦,最后不可避免的碎了;可我抬 头看见的月亮,依然是你;而我,依然被囚禁在这里。碧海青天夜夜心啊!

她说:“真正的绝望跟痛苦、悲伤没有什么关系。它让人心平气和,让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 人,任何人,得到快乐。它让你谦卑,因为所有别人能够带给你的,都成了惊喜。它让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内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们彼此可以对话。 你还可以学习观察微小事务的变化,天气、季节、超市里的蔬菜价格、街上漂 亮的小孩,你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它值得探究的秘密,只要你真正——我是说真正——打量它。 绝望不是气馁,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说,它是自由。" 的确,在我体验到绝望的刹那,我的确是体验到了自由。再没有什么,是我终日惶恐着害怕失去的了;再没有人,是我可以依靠着获取快乐的了。幻象破灭后,我向命运妥协,逆来 顺受、不强求、不抗争。绝望,让我谦卑、心平气和,让我返回自己的内心,与自己对话,与你对话。绝望,让我对万事万物了无兴趣,唯有阅读,支撑着我熬过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和曾经的重荷相比,这样的自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

她说:“这些年我的生活稀薄,稀薄到像一头骆驼无声无息的穿越撒哈拉,我积攒耐心的方式,用感受来弥补事件的贫 瘠。我相信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决定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 你的眼睛呢,还能看见五颜六色吗?你的感受呢,还会那么丰富细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