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科技的迅猛进步,赋予人类开展”普罗米修斯式“工程改造人类基因、追求完美以可能,也给人类带来道德和伦理的种种困扰。这正是桑德尔尝试通过这一薄薄小书的提问、探讨和辩证来激发我们思考的触因所在。
以基因工程为例:肌肉增强、记忆力增强、身高提升和性别选择不但成为可能,甚至超越原有的修复创伤、治疗疾病之医疗初衷,在体育界、音乐界、优生和遗传领域乃至教育界大行其道,为求表现优异不断进行基因和药物干预。这些技术手段使得人类能够操控自身的自然状态,在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使人类深陷道德和伦理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道德责任不能完全在自主和权利熟悉的范畴内阐述清楚;另一方面也不是通过成本和益处的计算就能澄清的。
基因科技对体育竞赛的冲击是最明显的。譬如增加运动员红血球浓度可以提升耐力,于是乎市场上陆续出现多种手段为达到同样的目的:输血、注射红血球生成素、或者使用类似”高原屋“的低氧房间。于是乎,科技的干预不但破坏了竞赛的公平公正、也渐次侵蚀了体育中颂扬天分和禀赋、讴歌人类付出不懈努力的核心价值,体育逐渐沦落为表演。自然,音乐、教育领域也不乏此例。此书标题虽然是反对完美,其实更多表达的是对基因改良传达出的对人类地位的不当理解和提升人类地位的野心的反对。
从性别选择到基因选择,难逃”优生学“的阴影,也将改变我们道德观中的3大关键特征:对拥有的天赋才能的谦卑和由此取得的成就的感激;因为基因改良带来更多选择的责任激增,并由此造成的道德重担;以及人类因为生命的不确定性而守望互助,分担风险,分享资源的意识习惯的破坏和颠覆。摆脱了偶然性的束缚,精英领导的社会将变得更残酷、更不宽容。
我最认可的,还是桑德尔的一段话:“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很容易认为以生物工程改造孩子和自己来获取成功是在行使自由的权利。但是改变天性去适应世界,而不是反过来,其实是最深层次的权利剥夺的方式。这么做会分散我们仔细思考这个世界的注意力,并减弱我们改进社会和政治现实的冲动。与其运用新的基因权力去矫正人性这根弯曲的木材,不如竭尽所能做好社会和政治安排,使其更适合不完美的人类天赋和局限性。”
有没有,对我们奉行的”适者生存“的思维习惯有当头棒喝的作用? 还记得约翰邓恩的诗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吗?被竞争裹挟着的现代人,是否该放慢脚步,思考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