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杂,时间少,人又怠懒,笔记整理的也没有以前勤,又不愿这雪泥鸿爪就此在时间长河中湮灭无踪,索性效海上陆公子的《东读西写》之颦,来一个“东读西记”。
《读者》:
书皮学(book cover studies): 即单靠书皮就“读懂”了一本书.精通此道之人常侃侃而谈,从一本书扯到另一本书,表面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则绝不深入,永远在表象上徘徊。满足此类人不读书又要谈书的需求。要求的技能是:以小观大,见微知著。
古登堡(Gutenberg)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两种阅读取向的分水岭。之前是精读(intensive reading),之后是泛读(extensive reading).
关于经典的妙论:
- 经典是那些没有人看,但人人都在谈的书。
- 经典的文化价值在于:你不用读它,但它的只言片语它的零散观念会自动包围你,成为你日常用语的一部 分,成为你观察世界思考事物的背景。
- 经 典是:我们愈是透过道听途说而自以为了解它们,当我们实际阅读时,愈发发现它们是具有原创性,出其不意,而且革新的作品。
只有在最迷乱的刹那才有可能认清最沉潜的自己。
爱是什么? 爱是用一辈子去换5分钟,而尝过这滋味的幸运儿,都笑着说:值得。
我们控制不了爱情的忆述,正如我们左右不了爱情的降临。
《外出》的导演渴望观众明白爱的能力:The need to choose只是游戏的规则,the capacity to love才是生命的本质。“关系的内涵”永远比“关系的名分”来得重要,只是在框架以內的人习慣了框架的存在,早已懵然不记得无论在框架內外都应有爱的力量。
不在乎才是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最佳策略:于毫不在乎面前,谎言与真相只是虚妄的对立,遗忘与记得只是多余的构成,悬浮与定着只是变动的姿势,接合与分离只是无效的企图,把毫不在乎放置胸前心上,力量之大,足以抵御任何伤害。
《小说稗类》:
稗:小一号,次一等,差一截。
小说中人类文明发展上曾产生过何等何样的影响?
- 提供另类知识,冒犯、抗拒那些流行天下的正统知识、主流知识、正确知识。
- 冒犯公设禁忌,人为设下的籓篱和秩序,要零乱错落。
情节的基本特征是因果律。
小说之有其史,不必然要追随“后出而转精”的进化之说,它并非任何线性类比模式可规摹网置。
《我读》:
人文沙文主义:有一种知识分子、读书人、学者,他们认为只有符合他们心目中的某种理念,某种理想,某种品位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辩论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胜利,而是要学习真理。
阅读的四个层次:
- 略读
- 简式阅读:大纲、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
- 分析性阅读:大纲是如何落实到,目标是否合理恰当的达到。
- 主题/比较阅读:设定目标,搜集相关或不同层面的书。
教育的本质是爱欲(George Steiner):教育是老师层层深入、进入学生的灵魂。
知识不是中性的,同样的书、同样的知识,由不同的人体现、构想甚至描述出来的时候是不同的。那些知识无法离开人和人的身体独立存在。
《鲤》:
暧昧或许就是留白,空出大段的空间留给想象,那些尚未发生过的事情,那些依然在揣摩中的场景。
少年时代的暧昧是因为不懂得分寸感,一切情愫都不得要领。成年以后的暧昧则是更多出于潜意识里的自我保护,刻意地去保持最安全的距离。
嫉妒很难用语言或文字去描述,一旦能够准确描述出来,嫉妒就会如潮水般减退,亦像咒语般解除。
如果爱没有一点嫉妒,一点都无所谓的话,那么这种爱也是无所谓的。
好的嫉妒是见贤思齐,坏的嫉妒是见贤思 毁。
《我执》之暗恋篇:
暗恋与自我:放弃了自己,以对方的脚步引领自己的脚步,以对方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暗恋者像一管万花镜,在对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他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细微的小动作,扭转演绎成华丽奇幻的镜像。我的存在就是为了记录与诠释另一个人的存活...
暗恋与善恶:一种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暗恋,是超越善恶的爱恋。因为只有实际的行为才配得上道德判断。
暗恋与偷窥:暗恋的极端形式是偷窥。这是一种极其孤独。寂寞的感情。一种不须回望也不须交流的注视。不明就里的看她难受,无能为力地以目光隔空怜惜她。不问为什么,也不顾现实。在被暗 恋者眼中渺小如斯,恍若尘土,明明在她目睹的城景中,但消融其间,视而不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