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2

秘殿之钥

你之前一直疑惑,我这么耳机不离地听音乐,怎么没有听厌的时候呢?这回,连续几个月每晚带着耳机听歌走路两三个小时,终于到了我的极限。

从流行歌曲切换到大提琴、小提琴、钢琴、风笛的纯音乐,安抚了夜的寂寞,也激发了我了解古典音乐的兴趣。好歹,也算又走近你一点,略窥你钟爱的音乐殿堂的秘境。

图书馆借来焦元溥的《乐之本事——古典乐聆赏入门》,以为会读得缓慢而艰难,却意外的在扫盲过程中收获了愉悦。

我对古典音乐的刻板印象在于:听不懂,无法共鸣,欣赏不了,所以难以喜欢。所以多年来一直畏惧它的秘殿之高而徘徊不进。而他则谆谆善诱破除我的成见:别怕听不懂,不懂并不表示不能欣赏,不懂其实没有关系,就如孩子般单纯地去欣赏。音乐是用来听的,若用眼胜于用耳,用脑多过用心,是本末倒置。不需要任何规范或指引,那是最直接也最踏实的聆乐方法。要从音乐中获取快乐,使“乐”(yuè)之本事成为“乐”()之本事。

一如既往,为了抵抗糟糕的记忆,用烂笔头记录下我的到此一读:

  • 赏乐之道,是理性也是感性,是知识也是经验。个性阅历不同,关心议题不同,切入角度也各异。
  • 音乐、文学不像绘画、雕塑或建筑,看一眼就能尽收眼底,接下来只是品味细节。“时间因素”对音乐、文学作品尤为重要。音乐其实就是时间的艺术。
  • 音乐中,最重要的并不在音符里,而是音与音之间的东西。理解它,需要想象力和文化素养。
  • 古典音乐其实更准确应该译为“经典音乐”,那什么是经典呢?用卡尔维诺的话来定义:愈是经典,就愈经得起反复欣赏,且每一次都能让你有新收获。经典不只有表象,更有纵深。真正的经典虽然内涵丰厚,却也常有通俗可人的面貌。
  • 在家听录音,是了解作品最便捷,却不见得是最正确的方法。那些作曲家刻意设计的挣扎、抗争、控诉、无奈,一旦录制成唱片,当你能听清现场不能听清的每个音符,或许也就误解了作曲家的真正意义。
  • 能够分辨差异,才会懂得品味。 
  • 听现场音乐会的生存之道:
    • 挑选一楼距舞台三分之二远或二、三楼前排座位,靠中靠右为佳。
    • “自尊”是一切服仪与礼节的根本。合适的着装是对自己、对演奏家、对艺术的尊重。
    • 安静的听音乐,尊重作曲家创作和维护作品构想的完整呈现。音乐停止,不必然代表演出结束。参与比掌声更重要。
    • 献花别踏上舞台。要正视舞台的“抽象神圣性。
  • 我们无法确定,现在所尊崇的伟大与美好,其实不过是历史中幸运的次级品。就像摄影发明者达盖尔在1838年拍下的《巴黎寺院街》里留下模糊身影的等待擦鞋的男子一样,“碰巧的存留,以及完全不配的关注”。而那些真正卓越非凡的人物和作品,都像寺院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车一样,无法被记录在照片上。
  • 音乐,除了作曲家,指挥家和演奏者对乐曲的诠释非常重要。诠释的空间非常宽广,其中有对作曲家意志的实践,也有属于演奏者的创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古典音乐迷也很执着于不同指挥家和乐团的不同版本比较)
  • 聆赏的进阶之道:
    • 听音乐,别只听选曲。因为选曲所挑的,是作品中适合被单独选出的部分,并不表示就是最精华甚至最精彩的段落。听选曲不听全曲,知段落却不知其脉络,绝对得不偿失。
    • 欣赏音乐,请专注。
    • 听自己没听过、不熟悉的曲目与作曲家。所谓“你的下一本书,就在你正在读的这本书里”,音乐也是如此。尽可能破除成见与刻板印象,真正把心打开。
    • 不要预设立场:对所恶一知半解,所得也往往是先入为主以偏概全。没有鞭辟入里的严谨理由,我们其实没有资格谈不喜欢。人生在世,要保持心胸开放,能在不疑处有疑,更要能时时给自己机会去探索未知,包括自己预设不喜欢的领域。
    • 别排斥不同类型的音乐:不同类型的音乐就像不同语言,语言本身没有高下,重要的是“说什么”和“如何说”。“说什么”是作曲家和演奏家所欲呈现的思想与情感。“如何说”是这些思想与情感的表达方式。这才是艺术的核心。
    • 增进音乐之外的知识:知识愈丰富,想象力也就愈丰富。愈是广博涉猎,对音乐的理解也就愈灵活丰富。
  • 艺术创作让我们认识世界,同时也更认识自己。我们有多好奇,就可以走得有多远。走得愈远,也就愈能探究本心。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