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国,常常有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无力感。时间久了,青色褪尽,就成了埋头于沙堆的犬儒,远远 地听闻与政治搭边的扰攘,就绕着走,怕湿了鞋的同时,也嫌其肮脏、喧闹与无聊。但是,遗忘公共领域,沉溺于私人生活,选择性的失明失声,其实并非一种明智 的选择。大厦将倾,再怎么明哲保身,也是枉然,除非愿意去国怀乡。何况,在《民主的细节》中,刘瑜借政治哲学家柏克之口,对这种所谓的“智慧”也提出尖锐 的批评:“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不主动做恶,也难保不于不知不觉中成为做恶者的帮凶,就象是二战德国的普通民众。
忘了是因为何种机缘在网络上遭遇醉钢琴的了,不过她的“情书”,她的政论,她的文字,对击穿我对政治的冷漠与 偏见不无助力。《民主的细节》,是她对美国社会及政界现象的一种近距离观察,是对民主制度细节的推敲与咀嚼,是对中美两种社会关系在不同意识形态框架下运 转的基础设施的一种比较。与众不同的是,她不堆积高深的术语,她不卖弄艰涩的概念,她不高喊煽情的口号,她扯的是家长里短的琐碎,她关注的是形而下的复杂 现实;她的文字,有女性的细腻,有男性的犀利;她的风格,有女性的温柔,有男性的豪爽;她的文章,有小说家引人入胜的故事,有思想家体察入微的缜密思辨; 她对美国源远流长的“理想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品头论足,是对那些强调其霸权主义、商业主义言论的一种补充。她不愿做抢占道德制高点的煽动家,用煽情淹没 人们对问题理性公正的思考;她热衷于指出道德制高点底下的陷阱,尽一个独立思想家的本分,指导公众如何用理性去辨识充满了悖论的世界。
不同的眼睛看到不同的“现实”,概而言之,刘瑜以为:
- 不要相信美好的人性,要致力于建立美好的制度。
- 在法治国家里,真正的自由源于对自由的约束。
- 执行政策的高效,可以弥补民主社会制定政策效率的低下。
- 一个社会能否宽容那些视人权高于祖国的“奸细”,是测验这个社会自由度的最好尺度
- 发达的公民团体是政治自由、政策导向、一定经济水平、长期公民意识教育的结果,
- 具有“消费责任感”的消费者会用集体购买力来表达政治意见、改善社会状况。
- 在“市场失败”的地方,政府积极介入,托住社会安全的底线。
从五四起就吵吵嚷嚷要请来的德先生,身影何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