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想起不少时间深处的记忆碎片。
记得,一向鲜少做推荐的你难得 转发一篇同名文章于我,饥渴地读,细细地读,反复地读,潜心寻找字里行间隐藏的密码,不想错过你不曾言明的心绪;也不知后来究竟是读懂了还是自以为明白了。之后,每每瞥见同样的名字,心里常常会漏跳一拍,视线也逗留地额外得长。
记得,“如果你明白,这就是写给你的”,正是这同样的心愿让我一次又一次在案头灯下,笨拙地涂抹着片纸零墨,甚至不惜“借窃”了他人的字,书写着自己斑驳的记忆与苍茫的留恋。
记得,当你决定不再书寄“惹祸”的千里尺素,我于是更加痴迷你网上的足迹,我于是辗转网上黯然记录悠长心事。当时想,“有人写,有人读,就算是信吧。”辗转的鸡犬相闻,也可以若此,好过从此无字。后来的几番扰攮,你怎知我的急痛攻心?可不可以,原谅我的举止失措?
记得,一向憎厌刺青的彼此,因为一部同名电影,有了一番小小的议论,你逡巡后的一句话,听得我心如捣鼓,良久,香甜的气息一直溢进梦里。如今,无需去刺青,刺青也已经深深刻在我余生的躯壳上,永不消减,永难磨灭。
记得,那张PS过的小照片,两个小小的孩童,肩并肩,纯稚的笑靥,透过泛黄的纸张,明晃晃的,比夏日的骄阳还烈,模糊了我的视线,绞扭着我的心脏。我虚弱地微笑,慌张地躲避,再无暇细看我们不曾交叠的你 的年华的印记,也明白,我别样的心绪,再不能渗入你生命的纹理。
记得,那天地失色的诀别,那泪水涟涟的春节,那久违却又转瞬永逝的温暖, 那极其凌厉的提醒。再不舍,事到如今,你的决心,我也已全然明白。再感慨,时至今日,你的选择,我也已无所期待。
读这本书,恍惚着,究竟有多少人,需要用一生的疏远来印证那一瞬的接近?又有多少人,会用一世的时间来清醒那一夜的迷醉?
也许爱情,只是变换了脸谱、时间与背景的剧本,爱人的心,失恋的情,概莫能外。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2010/05/21
历史学家的认知陷阱清单——《聪明人为什么干傻事》
与同类书相比,这本书独辟蹊径在:通过历史学家的眼,佐以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决断事件,考察人们的思维方式,从纷繁万象中梳 理出一张认知陷阱的清单,谆谆善导我们是如何走入认知误区,思考认知陷阱是如何为错误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温床, 我们又该怎样去辨别成败的分界点。这一次,在研究人类思维、解释人类行为的各个学科的学者专家中(神经学家、心理学家、认知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行为学家),历史学家终于不再缺席认知领域的讨论了。
Zachary Shore从丰富的史实中总结出7种反复使人犯错的思维框架,即所谓的认知陷阱(congnition trap), 稍显不足之处是,有些事例的标签,贴得有点勉强。
- 暴露焦虑症——惧怕于人前示弱,运用暴力做出过度代偿行为。
- 两个代表人物:文学巨匠George Orwell, 古希腊政治首领和军事将领Cleon,以色列总理Ehud Olmort
- 代表事件:George Orwell服役缅甸殖民地时的射象行为,Cleon屠城米提列涅的严苛提议,Ehud olmort在2006年对黎巴嫩真主党实施的军事打击
- 这 一章节,作者引自美国总统Kennedy著名演讲的一句话——”克制守礼并不代表懦弱无能“,说得尤其好。
- 成因混淆——迷惑于复杂事物的多种成因。
- 代表事件:精神分 裂症和抑郁症的治疗方法;里根是苏联的主要掘墓人的说法。
- 这一章节 中,作者提出的一个问题尤其值得深思:“启蒙运动的追求科学知识的理念是使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有没有可能这一理念同时以其他方式束缚了我们对世界的 认知呢?是否因为缺少论据而使我们忽视了一些可能是合理的关联呢?”
- 平面视角 (Flatview)—— 将人们的想象力限制在一维层面上的僵化视角。
- 代表人 物:胡志明。美国人对他的形象定位脱不开冷战思维的局限,他其实既可以是共产主义者,又是谋求民族独立的斗士。
- 代表事件:1998年阿肯色州校园谋杀案
- 这一章节中,作者对目前流 行的关于全球化得失的思考模式提出了质疑。很多时候,人类难逃“非黑即白”的思考框架的窠臼,事实是,视角不但是多角度的,也可以是多维的。
- 万灵药主义——范例式思考,笃信一个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
- 即 过于信任一个成功的理论,又将之应用于并不适用的领域,
- 代表事件:Jeffery Sachs在俄罗斯推行的在波兰曾经成功的”休克“疗法;IMF在亚洲推行的开放资本市场和应对其后经济危 机的财政紧缩政策。
- 这一章节中,最有用的是一个知识点——关于人类认知世界的分 类体系的特点。人类倾向于在典型范例的框架中进行思考,并将最具代表性的范例概念化,并通过这种典型范例在思维中建立分类体系。在同一类别中并不是所有事 物都拥有同等程度的类别代表性,他们往往呈现一定的类属性梯度。
- 信息狂——按 照对信息大相径庭的态度分两类,但殊途同归。
- 信息独占者 (informizer):封锁信息是推进计划和维护自身地位的最好方法。
- 萨达 姆·侯赛因对军事将领封锁消息最终自掘坟墓。
- 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为加入二战轴心国操控信 息,破坏日美关系。
- 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中情局未能互通有关”9·11“劫机犯的重要信息。
- Zodiac杀手巧妙利用执法区域与权限的重叠与限制,逍遥法外多年。
- 信息规避者(infovoider):不愿汲取他人知识
- 西 班牙传教士德·兰达烧毁大量玛雅文书导致玛雅文明的难以破解。
- 镜像思维——以为对方像自己一样思考
- 两性关系中的镜像思维由一本书——《男人来自火 星,女人来自金星》——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 代表事件:法国殖民军在越战中对越共物资运 输能力的低估导致战争局面的大翻转。
- 成功案例不是没有:艾森豪威尔就抵抗住镜像思维的诱 惑,拒绝军事支援越战中节节败退的法军;肯尼迪也曾拒绝空袭古巴机场,并发现自家军事基地的薄弱环节。
- 墨守成规——拒绝接受日新月异的世界
- 代表人物:新几内亚高 地的发现者——Michael Leahy;与交流电失之交臂的爱迪生。
- 成功案例:Louis Gerstner率IBM进行的绝地反击,力挽颓势于狂澜;Rupert Murdoch引领其媒体帝国一路走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最后,Shore提出想要慧眼如炬、周全缜密,就得防御认知陷阱,方法 说易行难,要变通思路,要具备挑战主流观点的胆识,思考问题时需要增加代入感,要不断磨练想象力,还得坚决抵制简化主义。唯其如此,我们方可重塑思维方 式,改进决断能力,减少犯错的频率。
看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古今、中西,大同矣。
2010/05/17
2010/05/14
骑驴找驴?——《The Wisdom of Crowds》
《The Wisdom of Crowds》是James Surowiecki于2004年写就的,彼时,Web2.0还是新生事物,他还得用猜公牛体重的逸闻趣事、猜豆子的实验来佐证群体智慧的主张。而今,群体智慧的应用则俯拾皆是,不胜枚举:譬如Google的PageRank,Wiki, Imdb的推荐影片和豆瓣的推荐阅读等等。
要而言之,这本书的主旨就是:群体决策的质量在很多时候超过群体中的单个个体的决策质量,哪怕他是“专家”。
Surowiechk一一说明了 良好的群体决策必备的四个条件:
- 多样性:群体决策的可靠性是随着群体人数和差异化的增加而上升的。
- 独立性:独 立的信息来源与个体思考是群体的聪明与愚钝之间的分野所在。原因有二:
- 独立性能够保证人们做出的错误决策不影响其他人。
- 独 立性能保证我们获取新的信息,而不是每个人都已经知道的数据。只有当处于群体中的每个人所拥有的信息与每个人的私人信息相等时(说明减少了依赖性),这个 群体才可能做出明智决定。
- 分权:一个分权体制更利于创新
- 特点:命令与信息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 上而下的。
- 好处:能够让人们在各项活动中彼此合作,而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育独立性和专业化。
- 缺陷:信息被固定在 这个系统中的各个部分。
- 汇聚:
- 群体决策要有效、明智,必须赋予群体充分吸纳其成员各种观 点的机制,这里涉及到一个Information Cascade的问题。此外,以下几个因素读可能影响群体决策:
- 发 言的先后次序:要提升一个群体的决策水平,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尽可能保证同时(或接近同时)做出决定, 而不是一个接一个地做出。
- 观点提 出者的地位
- 观点提出者的健谈程度
- 非理性的个体行为,将会给群体带来一个理性的结局。
- 群 体迷思:同化群体会依赖群体,排斥不同见解,在讨论中坚信群体决策的正确性。在群体迷思的框架内思考,不但不能打开人们的思路,反而会使他们的思想限于窠 臼。
- 群体极化:群体讨论会使人们更容易走向极端。原因之一:个体试图附和群体的趋势而造成的。原因之二:个体将群体的利益置于个体利益 之上反而会危及群体决策的明智。
- 强互惠主义(Strong reciprocity):是指即便在不会为自己带来任何利益的情况下,人们惩恶扬善的愿望。譬如Ultimatum game
- 亲社会 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促使人们超越了狭隘的自我利益,有意无意地维护了共同利益。
最后,让我唏嘘的一句话是:如何对待陌生人要比如何对待认识的人更能表现出一个社会良好的风范。
补充阅读:
The Wisdom of Community
Group Psychology
《推理的迷宫》之读书笔记
是在看《囚徒的困境》时知道William Poundstone的,他用非常简明易懂的语言和翔实的史料阐述了博弈论和其创始人约翰·冯·诺伊曼的生平。彼时恰好在听Yale的公开课Game Theory,听读比对着,收益良多,可惜因为懒惰和琐事扰心,课听到一半就搁置至今,笔记因此迟迟不曾整理出来。书读完后就起意要找Poundstone的著述来看,因为他的书堪称科普入门的佳作,博闻强记,极富洞见,且深入浅出,阐述明晰,《推理的迷宫》可以为证。
我对逻辑推理向往久已,也曾在图书馆寻觅良久,试图读过金岳霖的逻辑学著述,却终于被抽象理论和艰涩语言吓退。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一反常态,引我入胜。
开篇是著名的“缸中之脑” (brain in a vat:如果人类的全部经验是一串神经脉 冲信号的汇集,那么我们很难证明我们不是一个”缸中之脑“,很难证实外部世界是否真实存在。),由Hilary Putnam提出,通过思想实验的形式,表述了哲学家所说的“知识问题”,指出我们有可能受到蒙蔽——以某些我们甚至不能设想的方式。
其后,他提及古希腊哲学两个流派:
本体论:关于什么是最真实的实在的研究。
认识论和证实理论是研究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知道的东西,探查从证据推演出有效结论的过程。
他对“理解”下了明晰的定义:最低限度是有能力发现信息内部是否存在矛盾。可见,听过、读过、记得某个信息与理解这个信息之间是有巨大鸿沟的。
接着,他阐述了构成科学方法的基础是归纳与演绎的结合:
演绎:从给定的事实出发推出结论。
- 有效的演绎推理属于推理的真理。
- 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则出发,并将之应用于具体场合。
- 科学和常识都以归纳为基础。
- 归纳推理的 合法性总是弱于演绎推理。
- 归纳是一个倒退过程,它是从具体场合出发得出一般性原理。
悖论最基本的含义是“矛盾”。它从一系列合理的前提出发,而后从这些前提推演出一个结论来颠 覆其前提。依据矛盾的生成方式和生成点,可以对悖论进行粗略的分类:
- 谬误:最弱形态的悖论. 通过一个微妙而隐蔽的推理错误生成一个矛盾,这里,悖论是一个假象。
- 挑战常规的悖论:威力较大的悖论,通常表现为思想实验 (thought experiment)的形式。思想实验展示某种可以设想但难以实际达到的状态,以形象化的形式来揭示某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点可以导致荒谬的结果。这种矛 盾虽然令人惊奇仍旧可以解决——放弃原来的假定。著名的“孪生子”悖论是其中一例。
- 难以解决的悖论:“说谎者”悖论是其中一例。
悖论不是由一个单独命题造成的,而是由数个命题相互作用 产生的。命题越多,发现命题集内部是否包含矛盾所需时间则以惊人的速度膨胀。所以“可满足性”为获取信息并从中推出结论的难度设置了一个大致的限度。
关于逻辑变换,他以“亨普尔的乌鸦悖论”为例,说明我们没有必要否认一个命题和它的换质位命题等价,但我们必须对逻辑变换持谨慎态度,因为证实并不总是可以“识别出”逻辑变换。通常我们是通过正例确立概况陈述,通过反例反驳原假说。
他对乌鸦悖论做出的思考非常精彩——在逻辑上,“所有非黑的东西是非乌鸦”与“所有乌鸦是黑色的”是等价的。这个悖论与乌鸦和非乌鸦的相对数量有关。乌鸦是一个 合理的概念,而“非乌鸦”则是一个否定性概念,一个包罗甚广的词,代表一个背景。一条红鲱鱼可能确实证实了“所有乌鸦是黑色的”,但是仅仅在一个无穷小的 程度上提供了证实,所以它也同样能为“所有乌鸦是白色的”的提高一个无穷小的证实。
...
很不错的一本书,但需要时间消化和复读。
2010/05/06
我写,故我在 —— 《荒人手记》
开篇好读,我诧异,这样明净的笔致,这样简洁的文字,这样议叙分合自如、论辩驰骋往返的文体,为何不曾早早遇见?!沉进去,潜进去,尘世喧嚣瞬间隐退, 文字里的情绪悄然席卷。现实被雾化,记忆又成像。
他是荒人,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愿苟活于纲常人世。她是胡兰成的门生,兼而传承张爱玲的书写特征。这是他的告解,这是他的忏悔,这是他的默念;也是她的咏叹,还是她的沉思,更是她的美学;关于情色,关于书写,关于存在,关于寂寞。
关于情色:
- 以肉身做道场,我们验证,身体是千篇一律的,可隐藏在身体里的那个魂灵,精妙差别她才是独一无二啊。
- 唯有过过毫无约束日子的人,才知道有约束,是多么幸福可骄矜的。
- 旧 雨新知,对于我们长大成人后各自谋生甚少重叠的部分,我们谦卑看待,不忍冒犯。我们之间的感情,如同一个九十岁老人的记 忆:越近的越淡忘,越远的越记得。老人们的日子,过去,像是一张一张珍珠色的停格,后来到现在,则像快跑的片子一团糊了。我们亦然。越到后来,当我们越分 歧,越多新人新事参加进来的总和超过了我们往日所一起拥有的甜美资产时,我们变得,死命守住共同的,而不愿去触碰相异的。我们后来并不多的相聚里,除了叙 旧,叙旧,还是叙旧。多么愉快,且总是把我们从残酷大地洗脱出来的叙旧,其实又是多么脆弱。(我于焉领悟,为何当年MSN时,话题总是绕不开的旧雨,哪怕 我是那么那么渴望融入你的新知。)
- 用写,顶住遗忘。
- 时间会把一切磨损,侵蚀殆尽。想到我对你的哀 念也会与日消淡,终至淡忘了,简直无法忍受,如果能,我真想把这时的悼亡凝成无比坚硬的结晶体,怀佩在身。我只好写,于不止息的绵绵书写里,一再一再镌深 伤口,鞭挞罪痕,用痛锁牢记忆,绝不让它溜逝。
- 内省令交际更 疏淡,这才能愈加挚于纸墨寄情。
- 时间是不可逆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然则书写的 时候,一切不可逆者皆可逆。
- 寂寞是不能排 遣、打发的。我太明白,遣而遗之,随即,它又来了。而且这回,它要的更多。寂寞唯有一途,就是与寂寞彻底共处。
- 如此如此,一再重复的情境和事件,是织毯翻过面来的漫漶纹理,织着我无望无止 的空待。我渐习惯于这种空待。经历过一回合复一回合的不信、求证、明白、否定之否定,所获得的空待。
- 日复一日,我的白痴岁月, 空心佬倌,端靠着常识度日罢了。其荒莽无文,恍若白垩纪侏罗纪的一只大爬虫。
- 你盘踞着全部身心,使人无书可阅,无乐可听,无带可看,书写无字。
我的躯壳,行走在这个错失 的年代,他人尚期待日出,我已目睹日落;我的魂灵,还飘荡在那个幸福的年代,只有相信,不知怀疑。
视线所及,你紧蹙的面容,割伤我心;你蹒步的形影,烫烙我心。
原谅我,一个有肢体语言障碍的伶仃人。你知道的,我总是被自己的语言所困,我的修辞总是跟我意图之间存在过大过多的空隙。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