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4

骑驴找驴?——《The Wisdom of Crowds》


《The Wisdom of Crowds》James Surowiecki于2004年写就的,彼时,Web2.0还是新生事物,他还得用猜公牛体重的逸闻趣事、猜豆子的实验来佐证群体智慧的主张。而今,群体智慧的应用则俯拾皆是,不胜枚举:譬如Google的PageRank,Wiki, Imdb的推荐影片和豆瓣的推荐阅读等等。

要而言之,这本书的主旨就是:群体决策的质量在很多时候超过群体中的单个个体的决策质量,哪怕他是“专家”。

Surowiechk一一说明了 良好的群体决策必备的四个条件:
  1. 多样性:群体决策的可靠性是随着群体人数和差异化的增加而上升的。
  2. 独立性:独 立的信息来源与个体思考是群体的聪明与愚钝之间的分野所在。原因有二:
    • 独立性能够保证人们做出的错误决策不影响其他人。
    • 独 立性能保证我们获取新的信息,而不是每个人都已经知道的数据。只有当处于群体中的每个人所拥有的信息与每个人的私人信息相等时(说明减少了依赖性),这个 群体才可能做出明智决定。
  3. 分权:一个分权体制更利于创新
    • 特点:命令与信息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 上而下的。
    • 好处:能够让人们在各项活动中彼此合作,而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育独立性和专业化。
    • 缺陷:信息被固定在 这个系统中的各个部分。
  4. 汇聚:
    • 群体决策要有效、明智,必须赋予群体充分吸纳其成员各种观 点的机制,这里涉及到一个Information Cascade的问题。此外,以下几个因素读可能影响群体决策:
      • 发 言的先后次序:要提升一个群体的决策水平,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尽可能保证同时(或接近同时)做出决定, 而不是一个接一个地做出。
      • 观点提 出者的地位
      • 观点提出者的健谈程度
    • 非理性的个体行为,将会给群体带来一个理性的结局。
当然,在群体与个体决策的角逐中,群体也不是必然胜出的。历史上屡见不鲜的crazy mobs早已现身说法群体可以走向怎样的深渊。这里涉及两种现象:
  1. 群 体迷思:同化群体会依赖群体,排斥不同见解,在讨论中坚信群体决策的正确性。在群体迷思的框架内思考,不但不能打开人们的思路,反而会使他们的思想限于窠 臼。
  2. 群体极化:群体讨论会使人们更容易走向极端。原因之一:个体试图附和群体的趋势而造成的。原因之二:个体将群体的利益置于个体利益 之上反而会危及群体决策的明智。
在群体中,还可以观察到两类行为:
  • 强互惠主义(Strong reciprocity):是指即便在不会为自己带来任何利益的情况下,人们惩恶扬善的愿望。譬如Ultimatum game
  • 亲社会 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促使人们超越了狭隘的自我利益,有意无意地维护了共同利益。
生活在一个重视 集体甚于个人的国度,从小受的是“牺牲小我,服务大我"的教育,成长在”向金钱看齐“的物质年代,常年工作在一个讲究team play却又赏罚欠明的环境,在中西方文化的冲撞和夹缝中辗转求生,阅读这本书引发的思考不少。总的来讲,Surowiecki肯定群体的层面多,论及群 体决策的弊端相对较少,针对群体思考的缺陷也没有具体而微的解决方案,与我个人生活在群体中的感受相去甚远,但此书仍不失为一本好书。

最后,让我唏嘘的一句话是:如何对待陌生人要比如何对待认识的人更能表现出一个社会良好的风范。

补充阅读:
The Wisdom of Community
Group Psychology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