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5

观看灾难片的心理分析


看完引起热议的灾难电影《2012》,我很是失望:要情节没情节,要人性没人性,要刺激没刺激,要场面非常雷同,被人盛赞的特效也不过如此,耐着性子看完,完全不是以往同类灾难片观后那种肾上腺激素高涨,激动莫名的状态。
  
不爽之余,我将历年的灾难大片都搜罗出来:从海难到空难,从火山融城到冰雪封城,从彗星撞击到外星人入侵,从火烧摩天大楼到水淹雾都,从海啸 到地震,从上天到入地,温习了个遍。最后,看着长长的片单——Poseidon, Deep Imapct, Dante's Peak, The Towering Inferno,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 Independent Day, Perfect Storm, Vertical limit, Volcano, etc——叹口气:还是老片好看。想来我是老了,不知不觉已经走到生命的另一端,充满回忆而不是梦想。
  
这样爱看灾难片,似乎有点变态。幸好最近看到一篇心理学报道,为自己找到辩护的依据。
  
报道首先提及一部黑色幽默片《Harold and Maude》,看过的人,一定觉得片中两个主角——19岁的Harold和79岁的 Maude——的共同爱好怪诞无比,老少两人居然都痴迷于死亡,热衷于追逐灵车,参加陌生人的葬礼,甚至不断得模拟自杀。两人因此相知相惜,当Maude 在她的80岁生日那天自杀,促使Harold将他的怪癖搁置一边,热情得投入到生活中去。影片其实揭示了在文学和影视中恒常出现的一个主题:当人类愈接近 死亡,当人类愈能感知生命的脆弱性,他对生活的热情与欲望会愈发的强烈,他也会更加珍惜生命。与死神擦肩的人,往往会发现日常的平凡琐碎生活,焕发了全新 的意义。
  
我想,搞科学研究的人,爱独立思考的人,看书观影,脑中总会比常人多绷紧一根弦,所以他们总能从我们视若无睹处,想我们所不曾想,问我们所不 能问,擦出思想火花。若能再辅佐以精巧的实验设计,严谨的科学调研,大量的数据分析,新的理论发现就诞生了,人类,接近真相的脚步又会向前迈了小小的一 步。
  
Wray Herbert,我常follow的一个记者,最近就报道了密苏苏里大学由 Laura King领队的一组认知科学家所做的实验研究,他们针对Harlod和Maude这样的病态行为,对死亡与生命的热情两者之间的交织互动,进行了深刻的心 理学动因的挖掘,最后归结到两种:
  
   1. 稀缺理论:越稀有,越珍贵。
   2. 价值理论:如果我们非常渴望一样东西,它一定很稀有。
  
他们的结论就是:死亡是一种生命的稀缺状态,因此,当死亡的阴影漂浮在意识的上空时,人会更加珍惜生命。反之,亦然:当人们非常珍惜生命的价值时,他们往往会比那些不作如是想的人更能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无情。
  
看来,我这样密集得重观灾难片,似乎不仅仅是《2012》在起作用...... 但,反观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又似乎与他们的研究所得大相径庭,可见,这样的结论也值得商榷。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