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星期二

远书(二十七)

周六晨的电话,如期而至。听得出你的状态不佳,听得出你的恋恋不舍,却还是被理智圈禁着,考虑着你的睡眠、健康、责任等等,忍心催促着你去睡觉,一直到你沮丧地说“一个人的脸皮还要厚到什么程度才能继续?”,感性的一面开始破茧而出瞬间take over。与你继续着对话的同时,想起N多年前那一次,你也曾如此脆弱感性的恋恋不挂,我也曾温言细语地百依百顺过。不同的,是爱人与朋友的立场。不敢问的,是你此一时彼一刻的感受差异。

周日晨的电话,有点意外。开场就是你的道歉,弄得我一头雾水。明明昨日是个happy ending的通话,又何来道歉?想来,还是我当时的催促让你耿耿。你又岂知,那样的依恋,正中我无法言说的矛盾心思——欣慰、满足、窃喜、愉悦、庆幸等等,不一而足。只是,我的立场为我戴上令彼此厌憎的理智的面具。

对话流动的方向,谁也不能预测与刻意控制。此刻我已经回忆不起具体的细节,怎么会,就谈到了关于书、影、音的recommend和sharing的习惯,以及自重逢以来令我surprise的你的改变的。你说你并不看重彼此对于书、影、音的共鸣,否则,读书俱乐部可以找到很多兴趣相投的同好。你说,理解彼此,是从更多的渠道去获知、感知,而非对彼此阅读的分享。诚然,你说的都有理,但是我的point却不是对内容具体的分享,我以为,内容居于其次,重要的,是想要与你分享生活中点点滴滴的那种冲动与渴望;重要的,是在彼此沟通渠道本已有限,相处时间更加缺乏的境况下,尽可能的敞开自己,增加彼此深入理解的机会与可能。

一番你来我往,彼此还是不能到达same page。你说你今年的改变,更多的,还是因为我的感受和曾经的complain,而非出自你深心处对我观点的认同。这一番话,蓦然勾起我的记忆,那一段凛冽锐利堪比刀剑的你的话:“两个人之间的计较、因计较而产生的相互改变或不变是真正融合的基础。我虽然就此,因为你反复的强调,而作了一点改变,但大部分时候,都不是自发,而且,这么做的有限几次,事后我都很后悔。”似乎,这么多年过去了,沧海已经桑田,但trigger你改变的理由,还是不变。那么,是不是将来,你依然会很后悔呢?那一刹那,我的情绪急转直下,不想再继续关于这share与改变的话题。连带着,因为我的欲言又止,你的情绪也down了下去。

比以前有改善的是,我努力不让情绪拖拽着我们顺斜坡滑下去:The past is the past, the damage is done, the past can't be cured.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 I should act as your friend only, the extra feeling, I shall hone them deep down, keep to myself。一番struggle,我们总算及时的改变了话题,关于Sarah Waters "Night Watch"的讨论成了我们的safe zone。及至挂了电话,我感觉就象驾驭着一叶小舟,驶过险滩急流,终于差强人意勉强到岸。

晚上,临上床,我改变主意释放内心的声音与渴望,打电话给你,理由是确认你的状态不曾受电话的太多影响。为你家人之故,我只能keep it short and simple.

第二天,看见你新贴的blog,我沉默良久,听凭内心电闪雷鸣、雨打风吹...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