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1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之读书笔记
1879年建于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做为一门内容庞杂、分支众多的科学,心理学在上一个世纪蓬勃发展起来,其中,心理学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深远的影响。
既然是改变,顾名思义,可知此书收录的40项研究是心理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研究所得颠覆了当时的流行观点,对彼时思想现状提出挑战,对现象观察提供全新视角,引发革命性的新解释,并激起了新的研究浪潮和热烈争论,最终在总体上丰富了心理学领域。虽然很多研究发现在后来被证明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不足与局限,但这并不会削弱它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除此以外,读者还能从书中受益的,是搞原创性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习惯填鸭式教育的中国读者,尤其有用。作者从介绍研究背景入手,沿着理论假设、实验设计、现象观察解释、推论判断、后续研究及推广应用逐层推进,再佐以实验涉及的道德伦理争议和参考文献,这40个研究几乎都以同样形式呈现给读者,既为门外汉启蒙,又为术业有专攻的读者提供了丰富信息,以利于其学习和掌握蕴藏其中的思路和程序。
该书章节则是按照40项研究所属心理学分支来划分的,算得上是对心理学历史大事件的一次回顾。
第一章:生物学和人类行为
1、一个脑还是两个脑?——脑割裂实验 (Roger Sperry & Gazzaniga 1967)
大脑半球功能定位:大脑左半球更擅长言语、写作、数字运算、阅读,是主要的语言中枢。大脑右半球则在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方面更有优势。
2、丰富的经验=更大的大脑?——大脑内各种酶和神经递质评估 (Mark Rosenzweig/60年代) 丰富环境的生活经历使大脑皮层(主要负责人的思维、知觉和情绪等复杂机能)与其它的比重扩大,促进大脑发展。保持好奇心能减缓大脑老化。
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研究 ; (Bouchard/1979)
完整的人格是通过遗传和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塑造起来的。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人的行为被环境因素所左右,其中包括引起人的行为的刺激和某种选择反应的结果,回避和反对行为及人格的遗传学解释。
原因有二:
1)遗传和生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直接观察到。
2)很多人不愿接受基因组其人格塑造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而宁愿认为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们在生活中所作出的各种选择。因为前者带有宿命论的味道,而且无法体现人的“自由意志”。
实验则颠覆了环境决定论,证明个体差异中的重要部分都与遗传有关,即人格是由人的基因而非经验塑造的。
4、小心视崖——婴儿视崖实验 (Gilbson and R.D.Walk/1960)
深度知觉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实验证明是天生的,这个结论与进化论一致,也就是动物要生存,就必须在能够独立行动时发展感知深度的能力。
第二章:知觉和意识
5、所见即所学——图形和背景关系研究 (Turnbull、1961)
感觉是指通过感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取的信息;
知觉则是人类处理大量感觉信息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主要包括三种活动:
1)对需要注意到感觉进行筛选;
2)将感觉组织成可识别的模式或形状;
3)对这些结构进行说明,对世界做出解释和判断。
几种常见的知觉策略: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Turnbull的观察表明:知觉恒常性不仅是经验习得的结果,而且这些经验还会受到哦我们居住地区的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6、睡眠,毫无疑问就会做梦——梦的剥夺实验 (Dement、1960)
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做梦大多出现在REM睡眠阶段。
实验证明人需要做梦。人在做梦时身体是麻痹不动的,大概是为了保护自己,防止做出梦中的动作而引发潜在的危险。
7、梦,并不浪漫——梦中大脑电冲动测量 (Hobson & McCarley/70年代)
弗洛伊德解释分析理论对梦的解释是:梦是被压抑的愿望寻求释放的途径;梦中包含的真实渴望常被“检察官”用象征手法歪曲和掩饰。
Hobson和 McCarley则提出一种有关梦的新理论——激活整合说:梦不过是在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
4条基本原则:
1)做梦的原动力不是来自于心理而是来自于生理。
2)在做梦的过程中,脑干不会对感觉输入做出反应,也不会产生对周围环境的运动输出;相反,它是自我的内部激活。它不包含任何思想、情感、情节、恐惧或愿望。它只是简单的电能。当这种激活到达了脑的更高级的认知结构时,人就试图从中寻找意义。
3)对梦的阐述可以看成是一种建构、整合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润饰意识中不可接受的愿望的过程。
4)对梦的遗忘是因为在REM睡眠阶段,大脑中某种把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所必须的化学物质受到抑制。
Hobson赞成梦能够揭示我们的内心想法,但不赞成伪装和检察官的概念及弗洛伊德的象征符号观点。
Foulkes则把他的观点向前推进了一步:人的认知系统赋予大脑随机冲动以形式和意义的过程不仅揭示了个人记忆中的重要信息,还体现了个人的思维方式,增加了人对自我认识的机会。
8、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样——催眠实验 (Spanos、1982)
研究表明“受催眠影响的行为”是一种由较高的动机和目标驱动的社会性行为,而不是一种改变了的独特意识状态。
第三章:学习和条件反射
9、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巴浦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Pavlov/1927)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支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
10、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华生白鼠实验 (Watson、1920)
11、敲敲木头——斯金纳的鸽子实验 (Skinner)
迷信行为并不会导致想要的结果,但它带来的力量感和控制感能降低焦虑、增强自信和信心,并提高成绩。
12、观察到攻击行为——做出攻击行为——榜样对攻击行为影响的实验(班图拉)
学习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这种学习发生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之中。
第四章:智力、认知和记忆
13、期望导致结果——罗森塔尔实验 (Rosenthal 1966)
自我实现预言: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将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为现实。
14、给别人留个好印象——阿希的人的特征描述实验 (Asch/1946)
实验探讨个体是如何组织并梳理各种特征以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着重的不是印象中的情绪成分,而是其认知成分。
15、心中的地图——老鼠走迷宫实验 (Tolman、1948)
认知学习理论表明,对社会环境所形成的综合认知地图对人类而言是有益的,而内涵单一的序列地图则可能会使人陷入消极状态之中,如心理疾病或偏见歧视等。过分强烈的动机或极度的压抑状态,容易形成狭隘的序列地图,使人类一而再再而三地误入歧途。
16、感谢记忆——延时记忆实验 (Loftus)
人的记忆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么稳定,它会调整和改变。记忆是一种对实际发生的事件的重构——用新信息和现存信息去填补你回忆某种经历时所出现的遗漏的结果。
Loftus的研究结果对心理学领域的被压抑的记忆之说以及法学领域的目击者证词的作用与可靠性提出严重质疑和否定。
第五章:人的发展
17、爱的发现——猴子依恋实验 (Harlow、1958)
harlow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于母婴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成功养育的关键是接触安慰。
18、看不见≠不存在——皮亚杰的儿童观察研究 (Piaget/1954)
该研究为智力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解释了人类获得复杂思维的过程要经历四个认知发展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9、先出生的孩子更聪明吗?——营养不良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生的孩子的智力影响 (Zajonc 1975)
荷兰研究数据表明家庭规模和出生顺序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水平。难以想象吧?
20、让你愉快的控制力——阿登屋疗养院的实验
当人拥有选择的机会和个人的控制力时,会对人的心理和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六章:情绪和动机
21、性动机——人类的性反应实验 (Masters, Johnson)
22、我能读懂你的面部表情——南弗尔族的面部表情辨认实验 (Ekman, Friesen/1971)
对应于基本情绪的特定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23、生活,变化和应激——生活事件调查 (Holmes 1967)
应激是情绪的极端形式。每当应激事件中生活中发生时,人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心态调整、改变或应对。“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能相对合理的测量生活应激的水平,并在60年代末期作为一种检验应激与疾病之间关系的工具为很多研究者所使用,它的价值在于能够根据人们的生活变化单元分值对疾病进行预测。
24、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实验 (Festinger 1959)
研究表明:当人的行为和态度发生矛盾是,人的态度将有所改变以与行为保持一致。认知失调理论是如此解释的:当人同时经历两种或多种彼此间不协调的心理过程时(即认知失调),将导致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紧张感,其程度取决于该认知失调对人的重要程度,进而,这种不适感会促使你做出某种改变以使它减弱,居然不能改变行为,就只能改变态度。
人越是将不一致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选择,他的认知失调就会越严重。当个体的认知失调很严重时,其态度和观点的改变幅度将是最大的。
当人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是,理由越充分,体验到的认知失调越少,改变观点的动机越不强烈。 由认知失调所引起的态度改变经过四个必要的步骤:
1.这种与态度不符的行为必须导致你不乐于接受的消极结果。
2. 个人必须对消极结果承担责任。
3. 生理唤醒。
4.个体必须意识到这样的生理唤醒是由自己所做的与态度不符的行为引起的。
How and Why We Lie to Ourselves: Cognitive Dissonance
第七章:人格
人格通常指导是那些相对稳定的、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一致性的品质。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I-E量表 (Rotter, 1966)
控制点是一种在各种情境中一贯发挥作用的可界定的个体特征。
外控制点: 把自己的行为后果归结为运气、命运或是他人力量的影响。
内控制点: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行为和人格特征。
I-E量表用来测量人们在内外控维度的倾向程度。个体的内外控维度对行为的影响是:它将使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情境时采取不同的行动。
26、你的品德如何——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 (Kohlberg 1963)
道德的动机层面,道德阶段论:各种水平的道德推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道德标准不仅仅是学习得来的,而是人与社会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而发展建构而来的。
hohlberg的理论只适用于道德判断,而很多研究业已证明在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之间缺乏一致性,有时,情境力量会改变道德行为。
27、和心脏赛跑——AB型性格格言 (Friedman 1959)
A型人格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对我们如何看待人格差异和人格何以能导致严重的疾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特征:1)一种要达到个人目的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
2)热衷于竞争
3)对得到别人的承认和不能超越自己的持久的欲望;
4)对最后期限的压力
5)习惯于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活动
6)心理和生理上的过分敏感。
28、个人和集体——跨文化差异研究 (Triandis 1988)
通过挖掘和提炼文化的基本特性,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对人类行为和人格的影响。
集体主义文化:个体的需求、欲望、成就度必须服从于他所属群体或组织的需求、欲望以及目标。
个人主义文化则更看重个体的幸福和成就而不是所属团体的需要和目标。
集体主义文化注重培养“集体自我”(collective self),服从被看成是一种优点。身处其中的成员在自尊的两个维度(自我悦纳和自我胜任)上,喜欢自己甚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个人主义文化注重培养“个人自我”(private self),反抗和独立倾向被看成一种人格财富,他们对自己要求更苛刻,但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第八章:心理病理学
29、这儿,谁是疯子?——精神病诊断实验 (Rosenhan 1973)
如何界定行为的正常与异常?
1)要考虑行为发生时的场合。
2)该种行为模式是持续存在的。
3)当行为产生社会偏差(违反了人们的期望和标准以致扰乱了他人), 且该行为非常极端和持久。 4)行为带来主观痛苦。
5)行为引发心理障碍。
6)行为伤害了正常的生活功能。
罗森汉恩的研究揭示了精神诊断标签的危险性和诊断过程的不可信赖性。
Back to Madness
30、你再次获得防御——弗洛伊德防御理论 (Anna Freud 1946)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有基本的生物冲动组成,根据“快乐原则”,它要求即刻满足所有的欲望,它属于无意识的。自我按“现实原则”行动,它注意现实社会和行为的结果,自我属于意识,其工作是让本我的欲望得到满足,但是在合理的、社会认可度、相当安全的情况下完成。超我,是要求自我根据已有的一套准则来解答本我的需要是否合乎道德和伦理。它在意识和无意识两个维度上发挥作用。
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用以改变现实避免焦虑产生,从而保护自己的武器。它的目的是保护本我,通过自我欺骗和歪曲事实,避免被禁止的本我冲动进入意识,使本我的欲望得不到承认,减少与之相关的焦虑。
常被应用和认可的几种防御机制:
1)压抑(repression): 把烦恼冲动挤出意识层。
2)退行(regression):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
3)投射(projection):把自己无意识中的欲望冲动看成是别人的行为。
4)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表现和本我真实欲望相反的行为。
5)升华作用(sub-limation):找到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转化无意识中被禁止的欲望所产生的能量。
31、习得性抑郁——梭箱电击狗的实验 (Martin Seligman 1967)
给实验证明,无助感是习得的。如果个体学会把自己的控制力缺失归因于:
1)永久性的而不是暂时性的;
2)自己的内在人格因素而不是情境因素;
3)渗透到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个体最有可能变得抑郁。
32、拥挤导致行为异常——高密度状态的耗子实验 (Callhoun 1962)
人口密度是指一定空间内个体的数量,是客观度量。拥挤则是由密度产生的个体主观心理体验。
第九章:心理治疗
33、对心理治疗师的选择——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效果的研究 (Smith 1977)
研究表明,心理治疗有效,但并没有一种具体的疗法是最为优越的。
34、缓解你的恐惧心理——系统脱敏法的实验 ;(Wolpe 1961)
交互抑制:当两种反应彼此抑制,在既定时刻,只有一种反应可以存在。
35、投射出真正的你——罗夏克墨迹测验 (Rorschach 1942)
The Inkblot test是最著名且应用最广泛的两个投射测验之一。所谓投射测验就是给被试呈现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并假设被试会把自己的无意识过程投射在这上面, 从而被用来揭示被试的某些人格特征。
但这个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直被人质疑。
Rorschach test
Recent flap over the internet publication of ink blots.
36、编个故事吧!——主题统觉测验 (Murray 1938)
给被试出现模棱两可的描绘人类行为的图画,为了节省图画,被试的自我意识会有所下降,减少人的自我防御,从而揭示出内心的愿望、恐惧以及被压抑的过去经历。
第十章:社会心理学
37、言行一致——美国旅行及调查 (LaPiere 1934)
实验证明人们的社会行为与他们口头表达的社会态度很少是具有一致性。
导致言行不一的可能因素:
1)人的头脑中存在很多互相矛盾的态度。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取决于特定的情境。
2)行为与态度相矛盾,可能是因为别无选择。
3)社会压力或个人为避免难堪,也可能导致言行不一。
言行一致的可能因素:
1)态度的强度。
2)态度的稳定性。
3)行为与态度的相关性。
4)态度的显著性
5)情景的压力。
38、从众的力量——线条辨认的从众实验 (Solomon Asch 1955)
视知觉研究说明社会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决定从众效应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在于:
1)社会支持——同盟者的出现能帮助抵抗从众效应的压力。
2)团体的吸引力及成员的归属感——吸引力与归属感越强,越容易从众。
3)团体的规模——从众的倾向性岁团体规模的增加而提高,但到一定数字,从众效应的水平不再增高。
4)文化差异——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度更易从众。
39、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责任扩散实验 (John Darley 1968)
凯蒂·热娜娅谋杀案引出“旁观者效应”的概念:旁观者太多,降低了个体提供帮助的意愿。
通常个人介入一个突发事件会经历5个步骤:
1)你必须意识到紧急事件的发生。
2)你要对突发事件的情景作出是否需要帮助的判断。情景越模糊,越难判断,此时,害怕难堪的心理会发挥作用。
3)你必须承担的个人的责任。
4)你必须觉得该采取什么行动。
5)你必须去执行。
Why we don' help others:Bystander Apathy.
40、无条件服从——服从实验 (Stanley Milgram 1963)
Stanley Milgram: Obedience to Authority Or Just Conformity?
Updated on July 30th: Recently I am reading some PsyBlog, which run a series of posts to introduce 10 Briiliant Social Psychology Studies. Some nominations are exactly same as studies mentioned in this book. I try to add some links to expand the reading.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2 条评论:
多谢分享
很有启发的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