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4

俄狄浦斯情结新解——《谋杀的解析》


说奇也奇,近来是频频遭遇“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一词,从萨特的恋母情结,到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再到以此理论为分析根据并提出独特修正的《谋杀的解析》。

平心而论,做为一本惊悚小说,《谋杀的解析》不过尔尔。但其匠心独具处,是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嵌入虚假的故事,毫不避讳的让历史人物以实名现身,再辅以稍加篡改的历史事件,为读者堆砌出一个海市蜃楼,在赐予读者似真还幻的阅读体验中,佐以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的洞察人心的心理分析,用他最著名的俄狄浦斯理论来层层解析一个疑云重重的虐杀迷案,让读者不到最后一章不知事实真相。此外,精通莎士比亚戏剧,横跨演艺界和法学界的英俊作家Jed Rubenfeld,还不忘于其中穿插有莎士比亚以来,文学史上的最大谜团——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To be or not to be”——及英雄何以一再延误、坐失良机、无力采取行动使得事态失控的矛盾心态的全新解读,而这最后一点,恰恰是全书最激发我兴趣的。

关于"To be or not to be":

盛行已久的观点:哈姆雷特是个唯美主义者,缺乏果敢行动的能力。To be意味着活着,不采取行动;Not to be意味着死亡,采取行动对抗。

弗洛伊德的观点:在哈姆雷特看来,其叔父的恶行实现了他自己秘密的欲望——潜藏深处的俄狄浦斯的欲望,他叔父是他自己的一面镜子。因而那种本该使他复仇的怨恨,被自责和良心的不安取代。杀死他的叔父,既是再次实现他自己的俄狄浦斯欲望,也是某种自我残杀,所以他麻痹了,所以他不能采取行动。

作者借书中主角扬格表达的观点:To be 意味着真诚,Not to be意味着伪装。如果哈姆雷特想要心口如一,他就不能演戏。如果他想挥臂而起,为父亲复仇,他就必须伪装演戏。

关于修正版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是真实存在的,但有此情结的只能是父母,而不是孩子。母亲憎恨女儿的青春美丽,父亲嫉妒儿子的强壮有力,无助地觉得时代的更替正将他埋葬。但是,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承认自己有嫉妒怨恨后代的愿望,所以俄狄浦斯情结肯定是被投射到孩子身上的。

弗洛伊德对人类心理举起镜子,见到的是现实的镜像——秘密的俄狄浦斯欲望潜藏的心灵,是父母的,而不是孩子的。

最后,书中列举的弗洛伊德观点,还有两点非常有趣:

男人妒忌的动因,主要来自他们的野心;女人的妒忌却总是和色情有关。

婚姻对社会来说,益处良多;但对很多个体的人来说,道德伦常不堪重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