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西方哲学的吉光片羽——《西方哲学史》


对于哲学,是门外汉。虽然有野心想要略窥一二,然而面对数千年哲学长廊里群星璀璨的哲学家、繁杂的哲学流派与各种哲学观点催生的如恒河沙数的书籍,站在门槛外张望的我,有点一筹莫展,不得其门而入。偶尔跃跃欲试,也会败给艰涩的语言、深奥的思想、浮躁的心情。

最近,倒是奇迹般的能钻进这枯燥的典籍中,除了心境的变化外,也得归功于《哲学的后门阶梯》和《西方哲学史》这两本深入简出、文风流畅、评述清晰的入门级哲学读本。

我所看这本伯特兰罗素所著的《西方哲学史》是缩译彩图本,编译者选择400余幅名画与经过凝练删减的文字穿插其间,以名著和名画相互辉映为此版本一大特色,我却以为这是败笔,属于“好心办坏事”那一类。因为这些世界级画作,有些与章节内容耦合度不够,联系得非常牵强附会,而且会打断阅读的流畅,造成distraction。被删减的,也有可能导致读者对哲学观点的理解不足。有可能,还是该找全译本来看,至于原版,还是算了。中文读起来已经履步维艰了,再添加语言的难度,恐怕更是寸步难行。

以下是读书小抄,以助记忆。

哲学的任务是引导人类在对未来不能确定时怎样活下去,而又不至于为痛苦所困扰。

哲学和神学一样,蕴涵着人类对那些确定的知识和不确定的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学,向人类理性寻求答案而不是向权威寻求答案。

探讨、论证和争辩是哲学的关键所在。可以说,两个人才可以从事哲学活动。哲学就是对真理的共同探讨。

哲学是从公元前6世纪的泰勒斯开始的。他把水看作万物的“原质”。他和其他二杰同属米利都学派,提出的理论可看作是科学的假说。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学与神学的结合从毕达哥拉斯开始,代表了从古至今所有的宗教哲学的特征。

赫拉克利特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的学说,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对立面混一论”包含着黑格尔哲学的萌芽。

苏格拉底学说的关注点主要在伦理学方面。他对情欲的驾驭能力为人称道。他坚称自己一无所知,而且认为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一生深受四哲影响,他从毕达哥拉斯那里继承了哲学中的奥尔弗斯主义成分(相信灵魂的轮回)以及对数学的尊崇。从巴门尼德(创造了逻辑学的形而上学)那里继承了“实在是永恒的,没有时间性的,一切变化都是虚幻的”理念。从赫拉克利特处传染了消极,认为世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从苏格拉底处传承了对社会的关怀。他认为闲暇是智慧的主要条件。他如此区别“意见”和“知识”:意见属于人的感官所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知识属于超越感官的永恒的世界。“爱美”的人只是有意见,而“认识美”的人是有知识。没有任何一种称为“知识”的东西是从感官来的。知识在于思索而不在于印象。

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历史说明了:一个假说如果能启发人们以一种新的方式去思考事物的话,那么,这一假说不论多么荒谬,都是有用的。

亚里士多德“共相”学说:“共相”是指具有可以述说许多个主体的一种性质的东西。实体是指“这个”,共相是指“这类”。亚里士多德与其老师柏拉图的哲学观是对立的。他对柏拉图的乌托邦提出批判,认为凡是大多数人共有的东西,恰恰是最不为大家所关心。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严重阻碍了科学与哲学的进步,直到他死后两千多年的17世纪,世界才产生可以和他相媲美的哲学家,而此后的每一次科学文化进步都是从批判他的学说开始的。

第欧根尼创“犬儒”学派,鄙视财富,追求从欲望中解脱出来的道德自由。

皮浪首创怀疑主义。怀疑主义打动了很多没有哲学头脑的人,它是懒人的精神安慰,因为它论证了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与一个知名学者有同样的智慧;它成了一副解愁剂。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它应被称作“武断的怀疑“。

伊壁鸠鲁的哲学主要是追求恬静。

斯多葛主义基本上是犬儒主义和赫拉克利特思想的结合物。它过分看重个人的“德行”修养,在处理家庭、友情等方面显得冷酷无情。

哲学的第二个时期是11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始,至14世纪为止。其时,哲学完全受天主教会支配。

经院哲学的特征:1.被学者固定在正统教义范围之内;2.亚里士多德超越柏拉图被公认为最高权威。3.经院哲学家迷信“辩证法”和三段论,忽视事实和科学,偏好推理。

罗吉尔培根指出愚昧的四种原因:1.权威树立的范例;2.习惯的影响;3.无知群众的见解;4.一些人炫耀表面的“智慧”来掩盖内心的愚昧。其中尤以第四种为甚。

奥卡姆认为:逻辑是分析推理科学的一个工具。逻辑研究共相,关心词或者概念,而科学只管使用它们,和自然事物有关。

哲学的第三个时期是从17世纪到今天。

科学一方面增强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另一方面却弱化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能力。科学需要严密的组织,需要协作,在本质上是反对无政府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

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始祖,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他没有接受前人奠定的基础,而是另起炉灶,独创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自亚里士多德以后中断的哲学独创性在他手中复活。笛卡尔认识论的核心是强调每个个体“我”的精神世界的真实性、确定性——“我思故我在”。

斯宾诺莎是哲学家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和可亲的人。他认为“自利”或者说“自我保全”是人的本能,主宰着人的一切行为。

莱布尼兹是世界知名哲学家中双重人格最为突出的。他既是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又是一个庸俗猥亵的市侩(既小气,又有亏朋友之道)。

莱布尼兹认为神之所以没有创造出一个不含一点恶的世界,是因为这样的世界没有现实世界(有善有恶)好,因为有些大善和某种恶必然密切联系着。有对比,快乐才会更大。(就这点而言,情感中,幸福与痛也如此。)

洛克是最幸运的哲学家,他所倡导的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被称为人类所有革命中最温和、做成功的革命。自此而后,英国再无革命的必要了。他认为,爱真理的一个标志是:抱任何主张是,不怀有超出这主张所依据的证明能保证的自信。

休谟把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它的逻辑顶点。他如此区分“印象”和“观念”两类知觉:印象是“具有猛烈性的、较多力量的知觉”;观念是指“印象的模糊心像,而这种模糊心像在思考和推理中”。他混淆了含混性和一般性的区别,因此陷入理论上的困局。休谟是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始祖,是怀疑主义者。怀疑主义发展到极端,必然否定人的理性精神,紧接着就是非理性性念的大爆炸。

浪漫主义运动的总特征是:用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该主义厌恶经济实务,赞赏强烈的炽情,不问后果如何,他们特别赞美浪漫的、反抗社会道德的爱情。

叔本华是哲学家中难得一见的悲观主义者。他认为人生充满痛苦,而且对意志深恶痛绝。

自毕达哥拉斯以降,哲学一直分对立的两派,一派是“数学派”,一派是“经验派”。现代,则兴起了一个新的哲学派别,即逻辑分析哲学。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