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BBC Magazine上看见一篇文章“What's the ideal number of friends",随手节译在此,也算是对久已逝去的白衣飘飘年代的致意吧。
朋友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有调查研究表明,你的薪资和你所拥有的朋友数目成正比。最富有的人,往往是学生时代朋友最多的人。美国一个抽样调查表明,每结交一个新校友,你的薪资会跟着增长2%。是不是有点难以置信?看来,朋友是无价的,不仅仅是针对我们的心灵,也有助于我们荷包的厚度。但是现代人生活节奏这么快,鲜少有时间维持有意义的朋友关系,究竟多少才是最适宜的朋友数目呢?
人类学家Robin Dunbar给出了他的答案:150.
听起来似乎还是很多,不过想想你的圣诞卡片的长名单,一张卡=一对夫妇=100朋友。
这些朋友通常分了几个半径不等的圈:最内圈,5个核心密友;次内圈,10个近友;外圈:35个;最外圈:100个。这,就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交圈。
朋友能帮助我们发展成人,Mark Vernon——《The Philosophy of Friendship》的作者——如是说。但是“朋友”这个词,其实包含了范围极其宽泛的人际关系,可以是伴侣式的情人知己,也可以仅仅是共有某一类兴趣或者过往或者就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的朋友。
亚里士多德定义的朋友,则是必须和你一起吃过盐的人(Friends must have eaten salt together)。也就是说,他必须是和你一起经历过生命绝大部分阶段的人,坐在一起,分享食物,并共度人生的跌宕起伏。
那种认为自己可以有无限的朋友的观点,实际是稀释了友情的浓度。友谊事实上也应该属于“少即是多”的那一类。
现代社会的高度移动化在让家庭的纽带愈发松散化、友谊愈发短暂易逝的同时,也因为各种高科技手段的诞生,让我们与更多人保持联系成为一种可能。不过这样的高速膨胀,往往是在最外圈。如果你翻查一个人的facebook,你会发现很大数量被加入的朋友是出于好奇心,而一旦初始的新鲜感消失后,彼此的对话交流就少得可怜了。这在如今的数字一代中,尤为明显。至于他们是否能将这样的联系维持下去,将会是一个有趣的观察现象。
但也许,我们也是过于执迷于数字了。
还是问问你自己吧,是选择友谊的质量,还是数量。
(一部《Friends》,别人看得笑声不断,我却看得既嫉妒又伤感。人与人之不同,真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