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5

The Zeitgeist of Sartre's Century——《萨特的密码》


最近读了三本关于萨特的书,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以高宣扬先生所著《萨特的密码》最值一读。其余两本《不与心爱者结婚》(集中描述萨特的情感史,号称以自由的文体,以激情的言说,写出作者心中的萨特,实际充满作者的意淫)和《萨特,穿越1960》(是电影剧本,侧重萨特在60年代参与的政治社会活动,不如去看电影),价值都不大。

《萨特的密码》一书,从萨特出发而不局限于萨特本人的历史,通过讲述和分析萨特个人的思想与著作,推而广之到20世纪法国哲学、文学的历史透视,通过分析萨特与时代的相互影响与渗透,法国的时代精神因此一览无遗。

高宣扬先生出身北大哲学系,浸淫哲学50年,曾在法国近距离观察过萨特和其战斗伙伴,他力图通过历史的、战争的经验、文学与哲学的创作、情感生活的、政治的及福楼拜等六个方面来解读萨特身上蕴藏的思想密码,揭示当代法国文学和哲学发展的逻辑。
  
法国哲学家布迪厄曾说过:作者的心态密码是他个人的社会实践及其受教育过程的内在化产物;而语言策略又是一种外化的密码化技艺。任何创作过程,既是作者心态密码结构的外化,又是重新进行新的密码化的过程。因此萨特充满浪漫、战斗、创作的一生贯彻于整个解码过程中,读者得以在笔者的条分缕析中全面深入的探索萨特的思想脉络,解读、释读和鉴赏他的精神世界。

简而言之,萨特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于四类思想家、作家:

第一类是属于法国思想传统,如笛卡尔、柏格森,奠定了萨特的思想基础;
第二类是批判传统思想方法的,如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他们提出现象学的观察方式,试图克服近代科学思维将自然事物单纯列为思维对象的片面性,寻求一种既重视经验、又超越经验的思维途径;

第三类是富有怀疑精神的思想家,如马克思、佛洛伊德和尼采,推动萨特主动地反思被传统视为正常的社会秩序及其对人的本性的扭曲;

第四类是像卡夫卡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家,他们对近现代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批判,启发萨特更集中地思考了人的生存的危机及其各种异化倾向。

萨特的思想贡献则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偶然性;(2)自在与自为;(3)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关系;(4)想像;(5)历史的规律性与人的创造精神的关系;(6)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之所以想到用Zeigeist为题目,不妨参考wiki的定义:      

Zeitgeist:is a German language expression literally translated: Zeit, time; Geist, spirit, meaning "the spirit of the age and its society". The word zeitgeist describes the intellectual, cultural, ethical and political climate, ambience and morals of an era or also a trend. In German, the word has more layers of meaning tha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including the fact that Zeitgeist can only be observed for past events.      

"Zeitgeist" refers to the ethos of an identified group of people, that expresses a particular world view which is prevalent at a particular period of socio-cultural progression.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

人与历史的关系:

一个人同他的世界和历史的关系,是他个人的所作所为及其思想的结果。

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的条件下创造。

一切历史都是根据它对“现在”的实际意义而成为了历史本身。历史之所以成为历史,是因为现在。

生命和精神一样,必须经历反复的“否定的否定”,才能从最先的幼稚、单纯、片面、空虚、缺失……转化为成熟、丰富、全面、充实、完满的真理体系,成为既把握客观世界,又认识和造就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思想生命体。

人之成为人是要经历千辛万苦的,而文学之成为文学也是困难重重的。

萨特的存在理论:

萨特认为研究哲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和体验到存在本身,更重要的是为了达到自由。人的自由就在于他自身有选择动机的自由。人的自由就在于,测定自己动机的好坏与对错的标准,不是在外界,不是在社会上,而是在自己内部。

人的生存,就同时意味着“被抛入世界”和“创造自己的世界”。这种双重性,揭示人的无可逃避的命运及其改造世界的可能性的关系。人的生活,因此包含着客观的限制和主观的无限愿望的矛盾。

存在本身是毫无原因的,是完全偶然的,没有前后的因果性,更没有必然性。但既然存在,不满现实的萨特就想以自己的存在去创造一个同现实相对抗的世界,哪怕这个世界只能在幻想中存在。

萨特关切的是围绕着个人命运的东西。个人呈现出一种孤立的“存在”,既要摆脱自己的困境,又无能为力,于是便在自己的主体精神的深渊中发掘那些可以自我安慰的因素;或者,当这一探索终告绝望时,便又反过来回顾周围事物与“自我”的关系,试图在这“关系”中找出解释“自我”陷于困境的缘故。

人的生活充其量就是其本身的所作所为的总和。爱情,对于爱的追求,不过是防护孤独的围城而已:爱情并不能战胜孤独。孤独,是个人存在的本质特点。

萨特的老师海德格尔说:“深沉的烦恼像寂静的迷雾一样,遍布于生存的深渊之中,把外在事物、他人和我们自己莫名其妙地搅珠一种普遍的冷漠之中。这种烦恼显示出生存的全部面貌。”如果我们跟存在不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从意义上超越它,便会被存在所吞没。我们的苦恼表明我们毕竟有抉择的自由——在苦恼中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意识到可以把事物变成我们创造未来的工具,赋予事物一定意义。

一切对于外界的认识都是个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个人的不同的意识状态使得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实的认识是不同的。——“真正的内部世界,也即是真正的外部世界。”

人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的东西。他的存在为他的一切活动奠定了基础。人的意识的存在性,以及这种意识到自由性,确定了人的存在的特征。人的主观意识对现实存在的他物(即自我意识以外地一切),是无能为力的。(此区别于主观唯心主义)。

感觉是一种选择的意向的结果。人之所以对同一事物感觉可以因人、时、地而异,就是因为人的感觉始终都包含一种选择的意向或趋势。同时,感觉是被赋予的。当人的感官感受到某物时,是被分配定的,是不可选择的。这种双重性,说明所谓感觉,就是在必然与我的选择之间的这个偶然性。

存在本身就其本性而言就是含糊暧昧、模棱两可的。存在即人生,有一定的内聚力和附着力,又有一定的离散性,是难以把握的,是难以认识的。

克服他者的束缚,就是自由的真正目的。而超越他者的包围的意图,就是个人存在对自由的追求的表现。

自由固然是人们的理想,人们要为之奋斗牺牲;但行为的主人——人本身,往往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的发展及其后果的。因此,自由的履行往往酿成悲剧的结局。

萨特的道德观:

存在主义,常被误解,以为这一哲学派别过于强调个人的生存价值,忽略对他人的道德责任。萨特的道德笔记,做为对《存在与虚无》的补充,系统阐明了关于自由与道德的观点。

第一:人的自由是绝对的,一切选择,作为自我选择,就是一种选择的自由,所以,一切“不自由”也就是自由本身。

第二:既然人对自己的自由不能回避,人就必须对自己的自由承担责任。

第三:一切自由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一定的情势下的自由;而一切人寓于其中的那种环境,又是造成人本身做出抉择的无可逃避的条件,所以,每个人都要为其自身所处的异化了的处境负责。

简而言之,即在人的注定的自由中,就包含了对他人的无可回避的道德责任性。

这和卡夫卡所表达的原则一致:每个人都是由其自身,而不是由别的任何人,打开自己的认识命运的大门的。

萨特的自由观是与雷蒙•阿隆(与萨特并称20世纪法国的文化双生子)的自由主义有根本的分歧:理性。

阿隆认为:社会多数人往往是很容易被一种意识形态所煽动,社会的正义只能靠理性。理性就需要知识、法制和反思的态度,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间距,进行一定距离的观察和思索。

萨特则反对将理性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希望寄托在自为的个人所选择的自由。

关于想像:

想像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传统哲学把自身禁锢在理性和抽象概念的范围内,将想像拱手让给文学和艺术,实际上就是自我限制和放弃创造的能力。

想像是思想自由的本质表现。当代法国哲学的伟大成果,正是来自对于人的自由本质和人的尊严的绝对肯定。思想创造活动本来就是人的自由本质的集中流露和体现。人的生命的高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在思想上无止境地追求自由。自由在本质上就是追求新的生活目标。人的自由的无止境性质,决定于它的人性根源。

萨特的文学和哲学观:介入生活(engagement)、干预生活。

哲学是写作的最好工具,文学是哲学的最理想的表达渠道。

地狱便是他人——如果我们同他人的关系被扼杀、被污化,那么他人便只能是地狱。——萨特的存在主义人生观。

荒诞不在人,也不在世界,而在于两者的共存。承认荒诞的存在,仅仅是个出发点;重要的是对荒诞采取的态度:挑战、反抗。(加缪的《异乡人》主题)

萨特的恋母情结:

根据佛洛伊德理论,超我、自我和原我,构成了个人意识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原我,即潜意识,是人的一切精神生活的原动力。超我,是自我以外地权威在我的意识中的化身,是人们心理深处的潜意识的压迫者,也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支配者。萨特因为父亲早逝,使他享受到没有象征超我的父权压迫的自由生活,和寄人篱下的年轻寡母相依为命,独占母亲的爱心和时间,从而在“垄断母爱”的特殊环境中发展出恋母情结。

萨特的女性观:

萨特一生几乎没有很持久的男性知心朋友,他认为男性因为有过多的强权意识,所以很难相互间实现真正的平等。他对男性刻薄、严谨甚至霸道,相反,对女性,他谦虚、宽容且多情。女性与爱情是萨特创作的真正动力。

萨特特别珍视“感受性”,并将其视作创作的灵感源泉。所谓感受性,是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和风格,它不仅表现在对于生活和事物的敏感性,对人和对物的直观性认识能力,而且,也是忍耐性和灵活性的情感和意志基础。女性往往具有比男性强烈的多的感受性。她们善于放弃思想意识到约束,放任情感自身驱动心灵的创作,用情感陶冶精神,让情感更加细腻化和精致化,训练持久的耐力,使情感的潜流涌入身体的各个部分。

萨特一生风流,阅女无数,他最亲密的伴侣是携手共度近半个世纪的波伏娃。他们俩的情谊构成了一道人类情感史上的独特风景线,并成为现代两性关系的特殊典范。他们的思想融会贯通,无话不谈,亲密无间;他们自称是彼此唯一的理性对话者,是情人知己,是彼此的一面镜子。这是他们之所以能相伴一生,终生不婚,各自恋曲不断,但彼此始终能保持最亲密关系的不可撼动的坚实基础。他们为自由故,在肯定两人之间必要的爱情之外,又不妨碍阻止各自与他人的偶然的、次要的爱情,甚至联手共弹三重奏(波伏娃的《女房客》就描写了他们俩与其女学生奥尔加之间的三角关系,波伏娃曾说过:“当生活混乱的时候,文学就出现了。”可见,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写作的灵感源泉。)在情感上,他们只要求彼此诚实坦白,不要求独占和忠实。他们之间这种特殊的情感模式,是普通人所难以理解并效仿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