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3日星期三

横看成岭侧成峰










时间的玫瑰这本书可以算是对20世纪世界诗歌黄金时代的9颗巨星的小览,有对他们的人生简介,有对其诗魂诗风的追根溯源,也有对各自诗作的管豹一窥,更有对不同中文译本的吹毛求疵。

北岛在诗人的各种中文译本之间做比较,推敲,用自己的准绳检阅不同译者用词是否精准,修辞是否严谨,句子长短是否合适,音调是否抑扬,节奏是否拖沓,语感是否上口,力度是否强大,意想是否清晰,从而推论出翻译就是一个文本细读的过程,是译者和诗人心灵相契的产物。如果缺乏细读的愿望与能力,是很难做到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的。他的批评或许苛刻,或许偏颇,未必全然,但既然是本着建立良性批评制度而去的目的,就该百家争鸣,故妄听之。而且他自己也试译不少,各版对照着读,的确有高下之分:他的风格无论是在其译诗中还是随笔中都很鲜明,属于言简意繁和凝练那一类的。

自己最近刚好买了两本翻译小说,比较着看,译者的水平高下立见:“第十三个故事”读来一气呵成,手难释卷。“隐之书”虽号称可比肩百年孤独,读来却诘屈聱牙,望而却步,几天过去,还停留在前两章。虽然此时下定论还嫌过早,毕竟后者只是刚刚开始阅读,不过,仅从文字看,还是能说明点问题。难怪当初买“隐之书”时,网上对译文的评价会呈两个极端,当时还曾犹豫少许是否要等待原版书到货,后来还是没耐心。希望继续沉潜下去,能有不同结论。

言归正传,时间的玫瑰以前其实读过一遍,“感谢”我可怜的记忆,再读仿佛初见。之所以再从书丛中翻出来,是最近连续看了北岛的两本散文集“失败之书”和“青灯”,对照着看,就能发现三本书互有重复,当然也有时间的轨迹,故事的延续。略举数例:

譬如“失败之书”中的“如果天空不死”和“青灯”里的同名文章,就是重复。

而“失败之书”中的“波兰来客”,“芥末”和“青灯”里的“与死亡干杯”,“芥末;是记录了人物命运随着时间更迭的延续发展。

至于“时间的玫瑰”中的诗人“特朗斯特罗默”和“失败之书”里的“蓝房子”则有重叠交叉叙事部分;诗人“艾基”和“青灯“里的“艾基在柏罗依特”亦然。

当然,三本书也各有侧重。放在一起读,内容更丰富,时间跨度更深,背景更广。有点象是在看一部立体的记录片,别有趣味。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