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日星期二

引爆点之我得 —— 《引爆点》



这是一本好书,至少它能让我抵御经年来根深蒂固的某类distraction,沉浸在这一被誉为智力历险记的读书之旅,两天内完成并且颇为记取了其中的一些精华所在。难怪有人会赞它魅力非凡,让人如痴如醉手不释卷。个人所喜的还是其中若干社会学心理学的法则原理并加以实例的诠释和佐证,对我这样的社会心理学的layman而言,还是耳目一新并且颇具启发性的,虽然读后还是不太能理解为何它的作者就能凭此占据《时代》所评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中的一席之地,但是,读书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为了让阅读所得在时间的推移中不至于流失,拮取其中一二,亦可飨无缘之人:

阿特拉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是半人半神的提坦族的第二代成员之一,被宙斯降罪用双肩支撑苍天,直到宙斯和赫拉被放逐到凡间之后,普罗米修斯下令其恢复自由。Gladwell在前言中将引爆点比喻成阿特拉斯身体上的敏感部位,一触,阿特拉斯就会发笑,而他耸耸肩,地球就会发生变化,以此代表被引爆点引发的流行潮。

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the law of the few),附着力法则(the stickiness factor,环境威力法则(power of context)。详解见书。

80比20法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菲尔费雷多·帕累托提出的一则应用很广的“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80/20原理”。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上,就是80%的价值来自20%的因子,其余20%的价值来自80%的因子。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顾客;80%的业绩来源于20%的销售精英;80%的看电视的时间花在20%的节目上; 80%的教师辅导时间花在20%的学生身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80%的地球资源被20%的人消费。

六度分割理论 (Six Degree of Separation):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提出的,简单来说,六度分割就是在这个社会里,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六个人(包括这两个人在内),无论这两个人是否认识,生活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他们之间只有六度分割。当然,它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与其它人是等量的六步之隔,而是其中个别人与其他所有人的相隔仅几步之遥,这些个别人,即Gladwell所define的联系员,他们是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在阐述该理论时还衍生出对交朋友的一些结论:朋友之间的近距离比他们拥有的共性更为重要;我们常常会与那些同自己共事的人或与那些与自己做事方式相似的人成为朋友等等,不尽然却又有不尽不然。

情绪感染(emotion contagious):情绪是自内向外流露的,可是情绪也可以是自外向内影响。模仿是人们相互感染情绪的一种方式。互相模仿对方表情是表达关心和支持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基本方式。善于表达各种情绪和感情的人比其它人更具备情绪感染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具备超凡的个人魅力和说服别人的能力的原因,他们更善于将别人纳入自己的节拍,决定谈话的氛围。Gladwell将这类人归纳为salesman. 一直读到这里,我终于可以将我最care的某人对号入座了,并稍稍明白了其魔力的由来有自。

信息的附着力因素揭示了: 排斥和接受之间,能够风行起来和不能风行起来之间的分野有时候比表面上看到的更窄。换个层面来将,也可以理解为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破窗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过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该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性格的一致性:环境威力法则一章中又探讨了情境对我们行事的一贯性,性格的一致性,诚实的基本特质性的影响,从而揭露了如果人类仅仅从内在特征去考虑,而忽略具体情境所起的作用,我们对于人类行为的真实原由的认识其实是自欺欺人的。这也是通常心理学家所说的“基本归因错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对他人行为归因时,人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性格特征,而忽视了引起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他的结论就是:性格不是固定不变,容易辨别,密切相关的特征组合,而更像是某个时刻,某中情况和环境下流露出的习惯,倾向和兴趣的集合体,互相联系却不是密不可分的。至于大多数人为何看来好象性格稳定一致,那是因为我们能够很好控制我们的环境。

在看环境威力法则的章节时,我同时又联想起当初参加inter culture的training时,和老外一起探讨东方国家中屡屡皆是的插队违纪现像的根源所在,以及西方人来到东方为环境所左右自觉不自觉的入乡随俗的原因,其实不是因为东西方人的素质差异,而起关键作用的是环境威力和资源稀缺。

150法则:认知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通道容量”,又可衍生出智力容量和情感容量,这也相应解释了为何会有个神奇数字150的存在。另外也充分支撑了我当年坚持的交友原则:朋友圈人数稍多一些,社交和智力负担会明显增加;而对一个人深切的关心是可能让人心力憔悴的。与其面面俱到追求广度,不如专心一致追求深度。我是情愿为一颗树放弃一片树林的。

互动记忆(transactive memory): 互动记忆是构成亲密关系的一部分,亲密的相互熟悉的人之间会无形中产生一种联合记忆系统。难怪自己总觉得朋友还是老的好,对朋友圈大小的变化也常常有潜意识的抗拒感。当然,“衣不如新,人不如旧”的感慨也自古有之,非我独有。夜深人静,和朋友促膝相对,互相拼凑记忆的碎片,描摹往事的轮廓,该是多么美的一件妙事啊!

最后,好奇得想问自己,如果当日的动念(读原版tipping point)落之以实行,我还会这么迅速的读完并有这样那样的所得嘛?

2008-03-18